一种大行程往复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69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往复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行程往复锯,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表面贴合设置有条形环,条形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锯片支架,机壳的右侧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筒,滑筒的内壁与锯片支架的表面接触,锯片支架的右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贴合设置有第一矩形筒,第一矩形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条形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锯片支架、通孔、滑筒、凹槽、第一矩形筒、条形锯片、定位孔、定位块、第二矩形筒、第一连接块、弹簧和连接块的配合,使锯片支架与条形锯片之间拆装较为方便,进而使使用者在更换条形锯片时较为方便。进而使使用者在更换条形锯片时较为方便。进而使使用者在更换条形锯片时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行程往复锯


[0001]本技术涉及往复锯
,尤其涉及一种大行程往复锯。

技术介绍

[0002]往复锯是常见的电动工具,通过电机输出的旋转运动带动往复杆运动,进而带动锯片往复运动实现切割功能。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2384742U所公开的一种动力往复锯。但由于往复锯上的锯片与往复杆之间大多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进而在更换锯片时,需要使用工具才能对锯片进行拆装,从而导致使用者在更换锯片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由于往复锯上的锯片与往复杆之间大多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进而在更换锯片时,需要使用工具才能对锯片进行拆装,从而导致使用者在更换锯片时较为不便,而提出的一种大行程往复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大行程往复锯,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表面贴合设置有条形环,所述条形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锯片支架,所述机壳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内壁与锯片支架的表面接触,所述锯片支架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贴合设置有第一矩形筒,所述第一矩形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条形锯片,所述第一矩形筒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凹槽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和条形锯片的前后两侧均与定位块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一矩形筒的上下两侧和锯片支架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第二矩形筒,所述第二矩形筒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侧和锯片支架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上表面与机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表面与条形环的内壁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机壳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支架,所述电路板支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速电路板,所述机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钮开关,所述调速电路板分别与旋钮开关和驱动电机电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右侧与固定块的左侧接触,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槽与螺纹柱相互配合,且第二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槽相互垂直。
[0010]优选的,所述手柄的表面粘接有硅胶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锯片支架、通孔、滑筒、凹槽、第一矩形筒、条形锯片、定位孔、定位块、第二矩形筒、第一连接块、弹簧和连接块,其中,当第二矩形筒与第一矩形筒接触时,通过第一矩形筒、第二矩形筒、定位块和定位孔的配合,将条形锯片固定在锯片支架上,当第一矩形筒与第二矩形筒分离后,条形锯片能直接从锯片支架上取走,进而通过锯片支架、通孔、滑筒、凹槽、第一矩形筒、条形锯片、定位孔、定位块、第二矩形筒、第一连接块、弹簧和连接块的配合,使使用者在更换条形锯片时较为方便。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块、第一螺纹槽、螺纹柱、手柄和第二螺纹槽,其中,当螺纹柱拧在第一螺纹槽内后,通过螺纹柱和第一螺纹槽的配合,将手柄固定在固定块上,并使手柄与机壳之间相互垂直,同时,当螺纹柱拧在第二螺纹槽内后,通过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槽的配合,将手柄固定在固定块,并使手柄与机壳之间相互水平,进而通过固定块、第一螺纹槽、螺纹柱、手柄和第二螺纹槽的配合,使手柄与机壳之间夹角可根据握姿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

A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机壳的右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的正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锯片支架的俯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条形锯片的仰视图;
[0021]图8为本技术第一矩形筒的正视图。
[0022]图中:1、机壳;2、驱动机构;201、电机支架;202、驱动电机;203、转轴;204、偏心轮;3、条形环;4、锯片支架;5、通孔;6、滑筒;7、凹槽;8、第一矩形筒;9、条形锯片;10、定位孔;11、定位块;12、第二矩形筒;13、第一连接块;14、弹簧;15、第二连接块;16、电路板支架;17、调速电路板;18、旋钮开关;19、固定块;20、第一螺纹槽;21、螺纹柱;22、手柄;23、第二螺纹槽;24、硅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

8,一种大行程往复锯,包括机壳1,机壳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表面贴合设置有条形环3,条形环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锯片支架4,机壳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5,通孔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筒6,滑筒6的内壁与锯片支架4的表面接触,
通过滑筒6使锯片支架4仅能左右移动,锯片支架4的右侧开设有凹槽7,凹槽7的内壁贴合设置有第一矩形筒8,第一矩形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条形锯片9,第一矩形筒8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10,凹槽7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1,定位孔10的内壁和条形锯片9的前后两侧均与定位块11的表面接触,当定位块11与定位孔10接触时,通过定位块11和定位孔10的配合,使第一矩形筒8无法从凹槽7内水平移动,第一矩形筒8的上下两侧和锯片支架4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第二矩形筒12,当第二矩形筒12套在第一矩形筒8上时,通过第二矩形筒12、定位块11和定位孔10的配合,使第一矩形筒8无法从凹槽7内移出,第二矩形筒1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3,第一连接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的左侧和锯片支架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5,当锯片支架4左右摆动时,通过振动会使第二矩形筒12的位置发生改变,但由于第二矩形筒12与第一矩形筒8之间接触面积较大,进而使第二矩形筒12不会完全与第一矩形筒8分离,从而使第一矩形筒8不会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行程往复锯,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的表面贴合设置有条形环(3),所述条形环(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锯片支架(4),所述机壳(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筒(6),所述滑筒(6)的内壁与锯片支架(4)的表面接触,所述锯片支架(4)的右侧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壁贴合设置有第一矩形筒(8),所述第一矩形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条形锯片(9),所述第一矩形筒(8)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10),所述凹槽(7)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1),所述定位孔(10)的内壁和条形锯片(9)的前后两侧均与定位块(11)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一矩形筒(8)的上下两侧和锯片支架(4)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第二矩形筒(12),所述第二矩形筒(1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3),所述第一连接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左侧和锯片支架(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行程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支架(201),所述电机支架(201)的上表面与机壳(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霖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赤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