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具风机和燃气阀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420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炉具风机和燃气阀的控制电路,涉及炉具控制领域。包括单片机、风机控制单元;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通过第一电阻与5V供电端电性连接,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还连接有与第一电阻构成RC滤波电路的第三十二电容,第三十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二电容与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第十四二极管,第十四二极管的阳极接地;单片机设有四个联动输入端口以及一个联动输出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能准确检测燃气灶主气阀所在位置,根据不同的主气阀位置,单片机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驱动风机以不同的速度运行,达到风气联动的效果,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未开主气时的风机运行速度,降低了噪音,节约了能源。能源。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炉具风机和燃气阀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炉具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炉具风机和燃气阀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商业炉具中,主火的产生需要先将空气和燃气输送进炉头进行混合,然后用火种点燃。燃烧效率及热值与燃气和空气的合理混合相关,火力的大小跟混合燃气量的多少相关。风机负责输送空气,燃气阀负责控制燃气的输送,现有的风机与燃气阀都是通过电控分控的方式来控制。但风机和燃气阀电控分控的方式需要用户分别调整风量和燃气量的大小,其操作不仅麻烦,而且往往会出现风量和燃气量不匹配的现象。另外,由于炉具的使用环境复杂且不确定,比如高温、近干扰源等都会对控制电路中的元器件产生影响。而控制电路中的常规单片机电源端仅有滤波电容,滤波效果差。并且滤波电容容易受到恶劣环境的干扰而使单片机供电电源出现干扰纹波,严重时会使单片机死机,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炉具风机和燃气阀的控制电路。
[0004]本技术所述的炉具风机和燃气阀的控制电路,它包括单片机、风机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炉具风机和燃气阀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片机(U1)、风机控制单元;所述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通过第一电阻(R1)与5V供电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电源输入端还连接有与第一电阻(R1)构成RC滤波电路的第三十二电容(C32),所述第三十二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二电容(C32)与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第十四二极管(D14),所述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阳极接地;所述单片机(U1)设有四个联动输入端口以及一个联动输出端口;燃气阀的操作柄上设有感应头,所述燃气阀上设有可与感应头位置相对应的四个霍尔元件,四个所述联动输入端口与四个霍尔元件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所述联动输出端口通过风机控制单元与风机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风机和燃气阀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联动输入端口分别通过一滤波电容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风机和燃气阀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控制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八电阻(R8)、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四电阻(R34)、双向可控硅(D1)、第六三极管(Q6)、第二十九电容(C29)、第四十八电容(C48)和光电耦合器(IC2);所述单片机(U1)的第八引脚通过第三十一电阻(R31)与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第八引脚通过第三十四电阻(R34)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成威吴其平江烨唐记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东霸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