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燃气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381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燃气锅,包括红外燃气炉、锅体及罩体,红外燃气炉具有加热部,锅体底壁呈球面状,罩体具有上开口及下开口,上开口与锅体底部连接,下开口与加热部连接,罩体将锅体底部以及加热部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容腔,罩体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与第一容腔相连,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红外燃气炉,加热部被燃烧从而辐射出红外线,红外线对锅体底部进行加热,而罩体可以将加热部及锅体底部之间围合为第一容腔,通过罩体的阻挡,使得大部分热量能够保留于第一容腔中,而排气孔则能够排出燃烧的废气,保持红外燃气炉正常燃烧加热,能够在使用球面锅底的情况下,减少热量散失,在保证加热效率的同时也能在红外燃气炉上使用圆底锅。使用圆底锅。使用圆底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燃气锅


[0001]本技术涉及炊具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红外燃气锅。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燃气灶是在现有煤气灶上设置辐射板,在辐射板下燃烧,辐射板将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红外线辐射传递,这样不但大大减少了有害烟气的排放,而且几乎无可见火焰,在现有技术中,炊具一般架设于红外燃气灶上,为了满足加热效率,炊具一般是平底的,因此不能满足使用圆底锅的烹饪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红外燃气锅,能够解决不能满足圆底锅烹饪需求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燃气锅,包括:红外燃气炉、锅体及罩体,所述红外燃气炉具有加热部,所述锅体底壁呈球面状,所述罩体具有上开口及下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所述锅体底部连接,所述下开口与所述加热部连接,所述罩体将所述锅体底部以及所述加热部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容腔,所述罩体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第一容腔相连。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燃气锅,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红外燃气炉,加热部被燃烧辐射出红外线,红外线对球面的锅体底部进行加热,而罩体可以将加热部及锅体底部之间围合为第一容腔,通过罩体的阻挡,使得大部分热量能够保留于第一容腔中,而排气孔则能够排出燃烧的废气,保持红外燃气炉正常燃烧加热,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使用球面锅底的情况下,减少热量散失,在保证加热效率的同时也能在红外燃气炉上使用圆底锅。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体底部与加热部具有间隙。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气孔设于远离所述加热部的所述罩体侧壁上。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体侧壁上设有向锅体内凹陷的第一阶梯,所述第一阶梯与所述罩体的上端抵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阶梯下方还设有向所述锅体内凹陷的第二阶梯,所述第二阶梯与所述罩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间隙相邻的所述罩体的侧壁上。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罩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绕所述罩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罩体内设有隔热层。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红外燃气炉还包括基座、燃气接口、燃气阀及燃烧腔,所述燃气接口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燃烧腔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燃气阀设于所述基座
中,所述燃气阀具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燃气接口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燃烧腔连通,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燃烧腔上。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烧腔内具有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燃烧腔内壁,并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出气口处,所述挡板用于改变所述出气口射出的气流方向。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部包括辐射板及网状层,所述网状层铺设于所述辐射板上。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总体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分解图;
[0019]图3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红外燃气炉100、燃气接口110、燃烧腔120、挡板121、加热部130、辐射板131、网状层132、基座140、燃气阀150、进气口151、出气口152;
[0022]锅体200、第一阶梯210、第二阶梯220;
[0023]罩体300、第一容腔310、排气孔3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燃气锅,包括红外
燃气炉100、锅体200及罩体300,红外燃气炉100具有加热部130,锅体200底壁呈球面状,锅体200底壁可以通过冲压制成,罩体300具有上开口及下开口,上开口与锅体200底部连接,下开口与加热部130连接,罩体300将锅体200底部以及加热部130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容腔310,罩体300上设有排气孔320,排气孔320与第一容腔310相连,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红外燃气炉100,加热部130被燃烧从而辐射出红外线,红外线对锅体200底部进行加热,而罩体300可以将加热部130及锅体200底部之间围合为第一容腔310,通过罩体300的阻挡,使得大部分热量能够保留于第一容腔310中,而排气孔320则能够排出燃烧的废气,保持红外燃气炉100正常燃烧加热,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使用球面锅底的情况下,减少热量散失,在保证加热效率的同时也能在红外燃气炉上使用圆底锅。
[0028]参照图1至图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锅体200底部与加热部130具有间隙,能够便于红外线对整个锅底进行加热,并且较为均匀地加热。
[0029]参照图1至图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气孔320设于远离加热部130的罩体300侧壁上,具体地,罩体300呈环形状,罩体300下部靠近加热部130,热量较大,不适宜开设排气孔320,排气设置于罩体300的上部,能够较少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效率。
[0030]参照图1至图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锅体200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燃气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燃气炉(100),具有加热部(130);锅体(200),所述锅体(200)底壁呈球面状;罩体(300),具有上开口及下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所述锅体(200)底部连接,所述下开口与所述加热部(130)连接,所述罩体(300)将所述锅体(200)底部以及所述加热部(130)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容腔(310),所述罩体(300)上设有排气孔(320),所述排气孔(320)与所述第一容腔(31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燃气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00)底部与所述加热部(130)具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燃气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320)设于远离所述加热部(130)的所述罩体(300)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燃气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00)侧壁上设有向锅体(200)内凹陷的第一阶梯(210),所述第一阶梯(210)与所述罩体(300)的上端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外燃气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210)下方还设有向所述锅体(200)内凹陷的第二阶梯(220),所述第二阶梯(220)与所述罩体(30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排气孔(320)位于所述间隙相邻的所述罩体(300)的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外燃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仕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莲山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