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7316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包括木质底板,所述木质底板顶面固接环体,所述环体顶面固接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滑动连接多个观测组件,所述观测组件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观测组件包括滑板,所述滑板顶面固接小型电缸,所述小型电缸顶面固接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顶面固接光轴夹具,所述光轴夹具上水平开设夹孔,所述夹孔内插接工业摄像仪端部,所述滑板底面四角处转动连接四个轮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絮团沉降的多角度观测,从以前的二维观测提升至三维或准三维观测,工业摄像仪可以在底部导轨实现自由滑动,底部设置的角度标尺可以协助调整不同的观测角度,观测到的数据更多,在絮团的三维结构重建时更加接近真实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絮团沉降实验
,具体为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水中的可沉物质在沉淀过程中相互豁结,结合成较大的絮凝体,从而使沉淀速度加快。发生絮凝沉降的条件是:废水的悬浮固体浓度不高,但颗粒具有凝聚性能。凝聚性越好,形成的絮凝体颗粒越大,沉速也越快,颗粒问碰撞次数就越多,引起的颗粒间翻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这类沉降过程中悬浮物的去除率不仅与沉淀速度有关,还与沉淀容器的深度有关,针对于此,研究絮团在不同介质或深度中的沉降情况对废水处理领域有较高的价值,目前的絮团沉降实验主要采用工业摄像仪或高速摄像仪进行记录,再利用算法重建絮团沉降的模型,但是目前的絮团沉降实验装置有以下缺陷:
[0003]目前在絮团沉降实验中,通常只能在一侧进行摄像仪采集图像,实现二维观测,无法观测多个角度的絮团沉降情况,使得模型重建时与真实沉降情况差距较大。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包括木质底板,所述木质底板顶面固接环体,所述环体顶面固接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滑动连接多个观测组件,所述观测组件数量至少为三个;
[0007]所述观测组件包括滑板,所述滑板顶面固接小型电缸,所述小型电缸顶面固接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顶面固接光轴夹具,所述光轴夹具上水平开设夹孔,所述夹孔内插接工业摄像仪端部,所述滑板底面四角处转动连接四个轮辐,所述轮辐滚动连接环形导轨侧壁。
[0008]优选的,所述光轴夹具顶面中心垂直开设顶口,所述顶口连通夹孔,所述光轴夹具上部位于顶口同一水平位置水平开设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锁紧螺栓,所述轮辐底端螺纹连接限位板。
[0009]优选的,所述木质底板顶面中心位置通过螺丝固接多个内L型脚块,所述木质底板顶面位于多个内L型脚块外侧位置固接多个外L型脚块,多个所述内L型脚块之间插接絮团沉降实验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絮团沉降实验组件包括透明沉降槽及自主沉降柱,所述透明沉降槽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自主沉降柱周侧固接稳定架,所述稳定架周侧水平固接三个横支杆,所述横支杆端部底面开设卡口,所述卡口插接在透明沉降槽顶面边缘位置,所述透明沉降槽底端插接在多个内L型脚块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自主沉降柱包括滴加管,所述滴加管底端固接并连通沉降管,所述沉降管顶端周侧固接稳定架,所述沉降管侧壁位于稳定架下方位置固接并连通流速阀。
[0012]优选的,多个所述外L型脚块靠近絮团沉降实验组件一侧固接多个立板,所述立板顶端靠近絮团沉降实验组件一侧固接光源,所述立板数量至多为三个,所述木质底板顶面位于环形导轨与絮团沉降实验组件之间位置固接环形标尺,所述木质底板四角处底面分别固接四个底脚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可以实现絮团沉降的多角度观测,从以前的二维观测提升至三维或准三维观测,工业摄像仪可以在底部导轨实现自由滑动,底部设置的角度标尺可以协助调整不同的观测角度,观测到的数据更多,在絮团的三维结构重建时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第一、二个实施例中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二个实施例中观测组件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絮团沉降实验组件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自主沉降柱处结构上示意图。
[0019]图中:1、木质底板;2、观测组件;3、絮团沉降实验组件;11、环体;12、环形导轨;13、内L型脚块;14、外L型脚块;15、立板;16、光源;17、环形标尺;18、底脚块;21、滑板;22、小型电缸;23、升降台;24、光轴夹具;25、夹孔;26、工业摄像仪;27、顶口;28、螺纹通孔;29、锁紧螺栓;210、轮辐;211、限位板;31、透明沉降槽;32、自主沉降柱;33、稳定架;34、横支杆;35、卡口;321、滴加管;322、沉降管;323、流速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包括木质底板1,木质底板1顶面固接环体11,环体11顶面固接环形导轨12,环形导轨12上滑动连接多个观测组件2,观测组件2数量至少为三个,通过至少三个观测组件2中的工业摄像仪26同时观测絮团沉降,可以获得絮团更多面的信息,重建的三维结构更接近真实状况,将现有技术的二维观测提升至三维或准三维观测;
[0023]观测组件2包括滑板21,滑板21顶面固接小型电缸22,小型电缸22用于调整工业摄像仪26的高度,小型电缸22顶面固接升降台23,升降台23顶面固接光轴夹具24,光轴夹具24上水平开设夹孔25,夹孔25内插接工业摄像仪26端部,可以微调工业摄像仪26与絮团沉降实验组件3的间距,微调焦距,滑板21底面四角处转动连接四个轮辐210,轮辐210滚动连接环形导轨12侧壁。
[0024]实施例2:
[0025]请参阅图1

4,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光轴夹具24顶面中心垂直开设顶口27,顶口27连通夹孔25,光轴夹具24上部位于顶口27同一水平
位置水平开设螺纹通孔28,螺纹通孔28螺纹连接锁紧螺栓29,拧紧锁紧螺栓29后可以紧固住工业摄像仪26,轮辐210底端螺纹连接限位板211。
[0026]木质底板1顶面中心位置通过螺丝固接多个内L型脚块13,木质底板1顶面位于多个内L型脚块13外侧位置固接多个外L型脚块14,多个内L型脚块13之间插接絮团沉降实验组件3,采用插接放置的方式定位,方便取下絮团沉降实验组件3。
[0027]絮团沉降实验组件3包括透明沉降槽31及自主沉降柱32,透明沉降槽31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自主沉降柱32周侧固接稳定架33,稳定架33周侧水平固接三个横支杆34,横支杆34端部底面开设卡口35,卡口35插接在透明沉降槽31顶面边缘位置,透明沉降槽31底端插接在多个内L型脚块13之间。
[0028]自主沉降柱32包括滴加管321,滴加管321底端固接并连通沉降管322,沉降管322顶端周侧固接稳定架33,沉降管322侧壁位于稳定架33下方位置固接并连通流速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包括木质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底板(1)顶面固接环体(11),所述环体(11)顶面固接环形导轨(12),所述环形导轨(12)上滑动连接多个观测组件(2),所述观测组件(2)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观测组件(2)包括滑板(21),所述滑板(21)顶面固接小型电缸(22),所述小型电缸(22)顶面固接升降台(23),所述升降台(23)顶面固接光轴夹具(24),所述光轴夹具(24)上水平开设夹孔(25),所述夹孔(25)内插接工业摄像仪(26)端部,所述滑板(21)底面四角处转动连接四个轮辐(210),所述轮辐(210)滚动连接环形导轨(12)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夹具(24)顶面中心垂直开设顶口(27),所述顶口(27)连通夹孔(25),所述光轴夹具(24)上部位于顶口(27)同一水平位置水平开设螺纹通孔(28),所述螺纹通孔(28)螺纹连接锁紧螺栓(29),所述轮辐(210)底端螺纹连接限位板(2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观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底板(1)顶面中心位置通过螺丝固接多个内L型脚块(13),所述木质底板(1)顶面位于多个内L型脚块(13)外侧位置固接多个外L型脚块(14),多个所述内L型脚块(1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路晟陈志超叶雷平郭奕亮陈奂君黄玺恒吴国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