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18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涉及医学实验设备领域,包括PCR管体和密封组件,所述PCR管体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PCR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并且连接组件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软性连接条,连接组件包含有第一连接环、弧形连接条和第二连接环。该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体积较大,PCR管内可容纳的体积为300ul,不仅能用于100ulPCR反应液在PCR过程中反应,也可用于较大体积需求的下游实验,同时锁扣设计避免了意外开盖的情况出现且密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且盖体最底端设计的弧形卡扣能够进一步提高盖体与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当放入反应液外部无侧向力干扰时,盖体不容易打开,另卡扣设计加强了盖体和管体的严丝合缝增加了PCR管的密封性。管体的严丝合缝增加了PCR管的密封性。管体的严丝合缝增加了PCR管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实验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

技术介绍

[0002]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广泛应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等分子生物学实验中,PCR反应需要在PCR实验装置中完成,而这种装置称为PCR管,为了更高通量的完成实验,有人专利技术了八连排PCR管,而常见的八连排PCR管由管体、盖体、连接体组成,管体和盖体连接在一起,盖体上可有空心圆柱形凸起,也可以是平面的,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八连排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3]第一,八连排PCR管最大容积不超过220ul,而在一些实验中,反应体积会大于220ul,比如文库构建中的磁珠分选步骤,磁珠分选步骤时,若反应体积大于220ul,则不能用八连排PCR管进行纯化操作,就需要将反应液至于1.5ml离心单管,这样就不能用多通道移液器就行纯化操作,造成纯化效率不高的情况出现。
[0004]第二,管体和盖体密封不够,且不能有效避免意外开盖,PCR反应结束后,然而有些实验接下来的操作是沸水浴、冷冻、孵育和样品储存等,从而容易造成管体与盖体之间出现松动甚至容易直接出现脱落,从而对实验人员的后续实验操作带来干扰。
[0005]第三,目前市面上的八连排PCR管多为管体和盖体分离样式,即便有管体连着盖体的八连排管,开盖时也存在容易导致交叉污染的情况。
[0006]因此,急需对此缺点进行改进,本技术则是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有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包括PCR管体和密封组件,所述PCR管体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PCR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并且连接组件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软性连接条,连接组件包含有第一连接环、弧形连接条和第二连接环,且第一连接环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条,并且弧形连接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环,而且第一连接环的内部与PCR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同时第二连接环的内部与另一个PCR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组件固定安装在软性连接条的另一端上,且密封组件包含有连接板、密封盖和弧形锁扣,且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盖,并且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锁扣。
[0009]进一步的,所述PCR管体的高度为21.8厘米,内部高度为21.3厘米,且PCR管体的内部直径为5.9厘米。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连接条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环的边侧固定连接,且弧形连接条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环的边侧固定连接,并且第二连接环通过弧形连接条与第一连接环构
成固定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边侧与软性连接条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软性连接条的另一端与PCR管体的边侧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板通过软性连接条与PCR管体构成固定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的外部尺寸与限位槽的内部尺寸完全吻合,且密封盖通过限位槽与PCR管体构成卡合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锁扣的内表面与第一连接环的边侧贴合连接,且弧形锁扣与第一连接环构成卡合结构。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体积较大,PCR管内可容纳的体积为300ul,不仅能用于100ulPCR反应液在PCR过程中反应,也可用于较大体积需求的下游实验,同时锁扣设计避免了意外开盖的情况出现且密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且盖体最底端设计的弧形卡扣能够进一步提高盖体与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当放入反应液,外部无侧向力干扰时,盖体不容易打开,另卡扣设计加强了盖体和管体的严丝合缝,增加了PCR管的密封性,从而有效增强了该 PCR管的防污染效果,并且由于连接组件为链条状的软连接,使得该PCR管处于开盖状态下(相对于无软连接的管)能够有效避免管内的液体飞溅出来,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该PCR管的防污染效果,同时连接组件能够将八个管体很好的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固定的管体也不会出现断裂现象。
[0016]2、本技术每个管体连着单独的盖体,且盖体呈现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的情况出现,盖体和管体呈现50度夹角,能有效避免交叉污染,且带锁扣的PCR离心管既可以提供和单盖一样的安全,又可以提供和多盖一样的方便,可以安全用于沸水浴、冷冻、孵育和样品储存,适合重要和常规实验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的PCR管体

连接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的单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的弧形锁扣

第一连接环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2]图中:1、PCR管体;2、限位槽;3、连接组件;31、第一连接环;32、弧形连接条;33、第二连接环;4、软性连接条;5、密封组件;51、连接板;52、密封盖;53、弧形锁扣。
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包括PCR管体1和密封组件5,PCR管体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PCR管体1的高度为21.8厘米,内部高度为21.3厘米,且PCR管体1的内部直径为5.9厘米,使得PCR管体1的内部能够装更多的检测溶液,且PCR管体1的
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包含有第一连接环31、弧形连接条32和第二连接环33,且第一连接环31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条32,弧形连接条32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环31的边侧固定连接,且弧形连接条3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环33的边侧固定连接,并且第二连接环33通过弧形连接条32与第一连接环31构成固定结构,通过设置成固定结构的第二连接环33和第一连接环31,使得实验人员在拿取该八连排PCR管时任意一个PCR管体1都不会出现脱落现象,并且弧形连接条3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环33,而且第一连接环31的内部与PCR管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同时第二连接环33的内部与另一个PCR管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弧形连接条32,使得第一连接环31与第二连接环33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且整体美观性更强,并且连接组件3边侧固定安装有软性连接条4,密封组件5固定安装在软性连接条4的另一端上。
[0025]如图1

图4所示,PCR管体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且PCR管体1的外表面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包括PCR管体(1)和密封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PCR管体(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且PCR管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3),并且连接组件(3)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软性连接条(4),连接组件(3)包含有第一连接环(31)、弧形连接条(32)和第二连接环(33),且第一连接环(31)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条(32),并且弧形连接条(3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环(33),而且第一连接环(31)的内部与PCR管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同时第二连接环(33)的内部与另一个PCR管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组件(5)固定安装在软性连接条(4)的另一端上,且密封组件(5)包含有连接板(51)、密封盖(52)和弧形锁扣(53),且连接板(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盖(52),并且连接板(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锁扣(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的八连排PCR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CR管体(1)的高度为21.8厘米,内部高度为21.3厘米,且PCR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韬杨神州高章平
申请(专利权)人:亿航苏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