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81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内胆以及设于内胆外侧的保温罩,内胆的侧壁设有变径部,保温罩的侧壁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和变径部之间具有接触区域,保温罩和内胆在接触区域下方具有装配间隙,以增加支撑部下部与变径部下部之间的间隙,继而避免内胆或保温罩出现变形时,内胆与保温罩会相互干涉的情况,从而避免内胆出现卡滞的情况,进而保证内胆的正常拿取。同时,避免了因存在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导致内胆与保温罩相互干涉的情况,从而对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进行弥补,进而保证内胆的正常安放。另外,还降低了对烹饪器具的装配难度,提高了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


[0001]本申请属于厨房电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烹饪器具一般包括内胆、设于内胆外侧的保温罩以及位于内胆下方加热装置,为了获得更高的加热效率以及加热的均匀性,有些机型采用电磁线圈作为加热装置,以利用电磁加热的方式对内胆进行加热。
[0003]由于用于固定电磁线圈的线盘固定架通常为塑料材料,因此其强度较低,不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继而需要设置对内胆起到承托作用的承托结构。
[0004]有些烹饪器具将用于承托内胆的承托结构设置于保温罩,例如,在保温罩的侧壁设置支撑台阶,内胆的侧壁设置有与支撑台阶配合的配合台阶,以使内胆放置到保温罩中后,支撑台阶对配合台阶进行承托。而为了增加内胆的稳定性,通常是将支撑台阶的下部向下延伸设置。而为了使支撑台阶的延伸部分对内胆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通常使该部分与内胆接触,从而将内胆限制在居中的位置。但是,这也就造成用户在取放内胆时,内胆外壁容易与保温罩发生刮擦,产生外观缺陷,甚至造成涂层损伤,并且当内胆或保温罩出现变形时,内胆与保温罩会相互干涉,导致内胆无法放入或者无法取出。
[0005]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内胆的外壁和保温罩的内壁会存在液体(如水、食物汤汁等),烹饪结束后,由于内胆与保温罩支撑台阶处容易出现吸合的情况,同样使内胆难以从保温罩内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7]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内胆以及设于所述内胆外侧的保温罩,所述内胆的侧壁设有变径部,所述保温罩的侧壁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变径部之间具有接触区域,所述保温罩和所述内胆在所述接触区域下方具有装配间隙。
[0009]本申请中所述的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还包括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0010]所述装配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设置。
[0011]所述变径部将所述内胆分为第一腔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下部的第二腔体,所述内胆的至少部分区域为球形结构,以使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0012]所述变径部的外壁具有朝向所述内胆内部凹陷的搭靠弧面,所述支撑部的内壁具有朝向所述内胆凸出的支撑弧面,所述搭靠弧面的曲率小于所述支撑弧面的曲率。
[0013]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胆下方的电磁加热装置,所述支撑部具有承托面,所述承托面沿所述保温罩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向下凹陷以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安装沉槽。
[0014]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内胆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壁,所述加强壁位于所述承托面
和所述安装沉槽之间且环绕所述内胆。
[0015]所述保温罩在所述安装沉槽下方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遮挡筋位,所述遮挡筋位的下边沿不高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下边沿。
[0016]所述支撑部将所述保温罩的内部分为上腔体以及位于所述上腔体下部的下腔体,所述上腔体的内径大于所述下腔体的内径。
[0017]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倾斜向下设置。
[0018]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抵顶支撑所述变径部,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内胆之间具有间隙。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申请通过在保温罩侧壁设置支撑部使保温罩对内胆进行承托,避免了需要在内胆的底部单独设置部件对其支撑的情况,释放了内胆的底部空间,使得内胆的底部空间增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装配人员对位于内胆下方的部件进行组装,降低了装配难度,避免了在狭小的空间中对多个部件进行组装的情况,提高了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
[0021]保温罩和内胆在接触区域下方具有装配间隙,为保温罩和内胆形变留出足够的空间,继而避免内胆或保温罩出现变形时,内胆与保温罩会相互干涉的情况,从而避免内胆出现卡滞的情况,进而保证内胆的正常拿取。同时,避免了因存在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导致内胆与保温罩相互干涉的情况,从而对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进行弥补,进而保证内胆的正常安放。另外,还降低了对烹饪器具的装配难度,提高了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
[0022]另外,由于保温罩和内胆在接触区域下方具有装配间隙,继而减少了内胆与保温罩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内胆和保温罩的摩擦面积,降低了内胆和保温罩相互摩擦导致涂层容易脱落的风险,保证了内胆和保温罩的美观性。并且,装配间隙使得位于内胆和保温罩之间的液体可以向下流动,降低了内胆和保温罩在液体的作用下容易吸合的风险,进一步保证便于内胆从保温罩内取出。
[0023]同时,装配间隙使得内胆与保温罩的接触面积减小,继而减少了内胆向保温罩的导热量,从而降低了保温罩上的涂层容易熔化的风险,若保温罩和内胆上的涂层熔化时,由于内胆和保温罩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使得保温罩与内胆之间的粘结力较小,进而并不会影响用户正常将内胆从保温罩内取出。
[0024]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装配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设置,以进一步增加支撑部下部与变径部下部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内胆与保温罩的可变形空间,进一步保证内胆的正常拿取。同样增加了对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的弥补量,进一步保证内胆的正常安放。并且装配间隙下方具有较大的开口,使得内胆与支撑部之间的液体能够从开口流出,并且将两者之间的间隙与保温罩内空间连通,避免内胆与保温罩发生吸合,确保内胆能够轻松取出。
[0025]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变径部的外部具有朝向内胆内部凹陷的搭靠弧面,支撑部的内壁具有朝向内胆凸出的支撑弧面,搭靠弧面的曲率小于支撑弧面的曲率,以使内胆放置到保温罩中后,搭靠弧面搭靠于支撑弧面,以使保温罩通过搭靠弧面与支撑弧面的搭靠对内胆进行承托,一方面,由于内胆和保温罩的接触位置均为弧面,继而减少了内胆与保温罩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内胆和保温罩发生摩擦的面积,进而减少内胆和保温罩上的涂层容易脱落的情况,另一方面,搭靠弧面的曲率较小使得变径部更加的平缓,支
撑弧面使得支撑部更加的平缓,从而避免了变径部容易积存食材的情况,避免了支撑部容易积存灰尘的情况,同时达到了便于对内胆和保温罩进行清洁的效果。
[0026]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烹饪器具还包括电磁加热装置,支撑部具有承托面,承托面沿保温罩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凹陷部,凹陷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固定电磁加热装置的安装沉槽,装配电磁加热装置时,可先将电磁加热装置搭靠于安装沉槽,实现电磁加热装置和保温罩的定位,定位方式简单方便,方便了后续的固定操作,优化了装配步骤,进而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此外,使得保温罩和电磁加热装置的连接力,不仅由连接件提供,安装沉槽也能够对固定凸筋起到承托的作用,从而缓解连接件的受力,降低连接件损坏的风险,提高电磁加热装置与保温罩的连接稳定性。
[0027]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内胆以及设于所述内胆外侧的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侧壁设有变径部,所述保温罩的侧壁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变径部之间具有接触区域,所述保温罩和所述内胆在所述接触区域下方具有装配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间隙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部将所述内胆分为第一腔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下部的第二腔体,所述内胆的至少部分区域为球形结构,以使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部的外壁具有朝向所述内胆内部凹陷的搭靠弧面,所述支撑部的内壁具有朝向所述内胆凸出的支撑弧面,所述搭靠弧面的曲率小于所述支撑弧面的曲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操作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胆下方的电磁加热装置,所述支撑部具有承托面,所述承托面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王涛于凌振龚益官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