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76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仪,包括采样安装筒和玻璃抵接座,所述采样安装筒一端与所述玻璃抵接座顶部连接;所述玻璃抵接座底部为抵接面,其抵接面上设置有制冷片,所述玻璃抵接座从其顶部到底部方向开设有观察通孔,该观察通孔穿过制冷片;在所述采样安装筒内安装有摄像机,该摄像机的图像采集端正对所述观察通孔。有益效果:结露过程可直观获取,实现准确、快速地获取中空玻璃结露点,提高了中空玻璃隔热检测精度。空玻璃隔热检测精度。空玻璃隔热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仪


[0001]本技术属于中空玻璃隔热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玻璃的研发、设计、生产,为了提高玻璃的隔热、隔音等性能,设计了中空玻璃。其中,对于中空玻璃的保温性能,其设计原理是利用减少热传导介质来进行保温性能提高,即减少中空玻璃中水蒸气含量来减少热传导。
[0003]目前,在中空玻璃生产过程中,采用中空玻璃露点仪对中空玻璃进行保温性能检测,现有中空玻璃露点仪包括测量管和温度探头,预先设定露点观察温度和玻璃接触时间,将测量管置于中空玻璃上,将温度探头置于测量管底部,向测量管内多次少量加入干冰,观察温度探头降低变化值,当到达预先设定的露点观察温度后进行温度保持,到达接触时间后,将测量管从中空玻璃上拿开,观察中空玻璃是否结露,若结露、结霜,则记录为结露点,否则改变露点观察温度,重复上述步骤,来找到结露点。
[0004]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现有中空玻璃露点仪存在以下缺陷:
[0005]第一:结露临界点需要多次试验获取。每次结露试验的露点温度均预先设计,要找到结露点,需要多次改变露点观察温度,重复检测多次后才能找到。
[0006]第二:结露临界点不准确。在查找结露临界点时,虽采用多次改变露点观察温度来进行露点试验,找到最为接近的结露临界点,但是由于相邻两个露点观察温度之间存在一定差值,则导致露点可能在两个露点观察温度之间,而不是其中一个露点观察温度,所以最终找到的结露临界点和实际的结露临界点存在差值。
[0007]第三:结露从无到有的过程不能直观地看到,都是通过快速的取走中空玻璃露点仪后来获取结露现场画面,则获取到的结露画面与结露时间点存在误差。
[0008]第四:降温控制难。采用干冰降温,温度难以保持在特定温度,并且温度变化速度也难以控制。
[0009]综上所述,对于发展相对成熟的中空玻璃生产检测技术,为了精益求精,上述中空玻璃结露检测技术仍存在待改进之处,检测精度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仪,准确地获取结露时刻,并直观地观察结露过程,提高中空玻璃隔热效果检测准确性。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2]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仪,其关键技术在于:包括采样安装筒和玻璃抵接座,所述采样安装筒一端与所述玻璃抵接座顶部连接;所述玻璃抵接座底部为抵接面,其抵接面上设置有制冷片,所述玻璃抵接座从其顶部到底部方向开设有观察通孔,该观察通孔穿过制冷片;
在所述采样安装筒内安装有摄像机,该摄像机的图像采集端正对所述观察通孔。
[0013]通过上述设计,对中空玻璃进行结露检测时,将玻璃抵接座抵接面抵接在中空玻璃表面,制冷片对中空玻璃内部进行降温,同时,摄像机正对观察通孔实时拍摄中空玻璃结露结霜画面。准确地获取结露时间以及对应的结露温度,提升中空玻璃隔热检测精度。由于结露结霜过程完整记录下来,则结露检测只需要一次降温控制过程即可完成结露点的获取,大大缩减检测时间,采用电子式制冷片,温控更容易且温度变化速度更稳定。
[0014]为了防止中空玻璃外侧因降温结露造成检测误差,在玻璃抵接座抵接面抵接在中空玻璃表面前,预先在中空玻璃外侧涂覆防结露液体,例如乙醇或丙酮。
[0015]优选地,所述玻璃抵接座的抵接面开设有贴片槽,所述制冷片边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制冷片经螺钉固定在所述贴片槽内,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玻璃抵接座的抵接面齐平。
[0016]贴片槽为二级阶梯槽,该二级阶梯槽与制冷片形状相适应,恰好地将制冷片安装在贴片槽内,从而使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玻璃抵接座的抵接面恰好齐平。当玻璃抵接座的抵接面抵接在玻璃表面时,可以保证制冷片的制冷面也恰好贴附在玻璃表面,使制冷片制冷温度和玻璃表面接收到的温度保持一致。并且玻璃抵接座紧贴玻璃,降低热传导,提高保冷效果。
[0017]优选地,所述制冷片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玻璃抵接座伸入所述采样安装筒内。
[0018]电源线连接在制冷片背部(即远离制冷面的一侧)。
[0019]优选地,为了将玻璃抵接座、采样安装筒相互连接固定,所述玻璃抵接座顶部设置有连接台,在该连接台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采样安装筒一端伸入所述连接槽经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槽底部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0020]优选地,为了对采样安装筒端部进行密封,所述采样安装筒另一端设置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采样安装筒另一端螺纹连接,并经第二密封圈密封。
[0021]优选地,为了将线路从采样安装筒内伸出后对外连接,所述端盖顶部延伸出有线路连接头,该线路连接头与所述端盖一体成型;所述线路连接头内沿该线路连接头延伸方向开设有线路穿线孔,所述线路穿线孔与所述采样安装筒连通。
[0022]优选地,所述采样安装筒内设置有摄像机安装架和电路板;所述摄像机安装架底部安装有所述摄像机;所述电路板经螺柱与所述端盖覆盖面连接。
[0023]其中,电路板上布置有微处理器MCU、电源电路、通讯模块电路,微处理器MCU连接有触控屏和电源接头,电源接头用于连接电源,电源接头、触控屏设置在采样安装筒外,经线路穿过线路连接头的线路穿线孔与微处理器MCU连接。微处理器MCU经电源电路、电源线与制冷片连接,微处理器MCU的图像采集端与摄像机连接,微处理器MCU与通讯模块电路连接,并经通讯伸出采样安装筒与外界进行通讯连接。电源电路为调压电路,微处理器MCU获取触控屏设定的制冷片制冷最低温度值,对电源电路进行调压,实现制冷片制冷温度调节。
[0024]优选地,所述玻璃抵接座的抵接面侧设置有保护盖。实现对制冷片保护,当需要进行制冷结露检测时,取下保护盖,将玻璃抵接座的抵接面抵接在中空玻璃上。
[0025]优选地,为了方便移动结露检测仪,所述采样安装筒外壁上连接有便携把手。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开设观察通孔,并结合摄像机实时拍摄结露画面,实现实时观察,并且可以结合获取的图像和制冷片实时温度,准确地获取中空玻璃结露点。相比于现有技术只能获取结露点接近范围的缺陷,本技术技术方案可检测精准,有效提高检测精度。
[0028]2、由于从结露检测仪安装到中空玻璃表面到结露过程均实时拍摄,则其结露点经一次检测即可准确获取,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设定温度进行结露观察的缺陷,本技术大大缩减了检测次数,降低检测工程量。
[0029]3、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干冰等方式进行降温结露,本技术采用制冷片进行供电降温,容易控制温度变化,例如使温度保持某一温度值或者使温度在一定时间内均匀下降/上升。
[0030]4、测量方便,方便携带、移动,不用考虑仪器倾倒导致设备损坏等。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安装筒和玻璃抵接座,所述采样安装筒一端与所述玻璃抵接座顶部连接;所述玻璃抵接座底部为抵接面,其抵接面上设置有制冷片,所述玻璃抵接座从其顶部到底部方向开设有观察通孔,该观察通孔穿过制冷片;在所述采样安装筒内安装有摄像机,该摄像机的图像采集端正对所述观察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抵接座的抵接面开设有贴片槽,所述制冷片边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制冷片经螺钉固定在所述贴片槽内,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玻璃抵接座的抵接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片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玻璃抵接座伸入所述采样安装筒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抵接座顶部设置有连接台,在该连接台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采样安装筒一端伸入所述连接槽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翔苏中华黄太忠云腾王娇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