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74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包括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中设置用于进行水氟热交换的板式换热器和支架组件,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于支架组件;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水侧连接管连接空调外壳,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氟侧连接管连接支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水侧换热器即板式换热器集成设置在空调外机中,可避免氟侧连接管和水侧连接管从空调外机中引出,降低管路连接的复杂程度。降低管路连接的复杂程度。降低管路连接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属于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空调设备
,大多数厂家采用增加水利模块的方式实现天氟地水系统,但由于空调室外机结构与普通多联机结构类似,只具有氟侧的连接管接口,若要连接水利模块,难免要增加复杂的水路管路,导致工程布设的难度增加,同时水利模块也会占用的较大的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本技术将水力模块部分零部件整合到室外机中,实现氟侧和水侧连接管都从外机连出,减少水路管路的布置,减少水利模块的占用空间。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
[0005]包括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包括空调底盘和外壳,所述空调外机中设置用于进行水氟热交换的板式换热器和支架组件,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于支架组件;
[0006]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有水侧连接管和氟侧连接管;
[0007]所述水侧连接管连接空调外壳,用于供热;
[0008]所述氟侧连接管连接支架组件,用于供冷;
[0009]所述连接板式换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水侧连接管,各所述水侧连接管均连接空调外机的外壳。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水侧连接管连接有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上设置法兰,用于连接空调外机的外壳;
[0011]所述空调外机的外壳配合各水侧连接管对应开设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大小可供水管接头及其上的法兰穿过,所述让位孔侧边开设有用于定位水管接头的第一定位槽,所述让位孔上覆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用于定位水管接头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开口相对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均为弧形槽,且内径与水管接头的外径相同。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液阀支架和板换支架,所述板换支架用于支撑板式换热器,所述板换支架包括板换支撑板,所述板换支撑板的一端的侧边外凸并翻折,与板换支撑板形成弯折状的底座架,所述底座架连接空调底盘;
[0014]所述板换支撑板另一端的侧边外凸并翻边形成换热器固定板,所述板换支撑板的侧边设置换热器撑板,述换热器撑板抵撑板式换热器底部,所述换热器固定板连接板式换热器侧面。
[0015]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撑板的自由端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空调外壳。
[0016]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撑板抵撑板式换热器底部的一面外凸并翻折形成用于支撑板式换热器的平台板。
[001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撑板靠近气阀的一侧内凹设置用于连接气阀的第三定位槽。
[0018]进一步地,所述液阀支架用于支撑板式换热器的液阀,所述液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连接空调底盘,另一端的侧边外凸并翻折设置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液阀的一侧边内凹设置用于连接液阀的第四定位槽;
[0019]所述第二支撑板平行于第一支撑板的侧边外凸并翻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板换支架。
[0020]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外机中还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侧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板式换热器的侧面。
[0021]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置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于空调底板。
[0022]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本技术将水侧换热器即板式换热器集成设置在空调外机中,板式换热器引出有水侧连接管和氟侧连接管,可分别用于供冷和供热,实现了供冷供热设备的集成设计。
[0024]同时将水侧连接管和氟侧连接管设置在空调外机中可避免氟侧连接管和水侧连接管从空调外机中引出,降低管路连接的复杂程度,降低工程布设的难度。
[0025]同时,本技术将水利模块放置在空调外机中可合理利用空调外机的内部空间,减少水利模块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的整体立体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中空调底盘、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板换支架和液阀支架的结构立体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中液阀支架的立体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中板换支架的立体图;
[00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中气液分离器、固定板和连接座的结构立体图;
[00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的第二立体图图(示出右侧板上密封板的爆炸结构);
[00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中水管接头和法兰的立体图;
[003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中空调的侧板的立体图;
[0034]图中:100、板式换热器;110、水管接头;111、法兰;200、支架组件;210、液阀支架;
211、第一支撑板;213、第二支撑板;214、第四定位槽;215、连接板;220、板换支架;221、板换支撑板;222、底座架;223、换热器撑板;224、换热器固定板;225、平台板;226、第三定位槽;230、加强板;300、侧板;310、让位孔;311、第一定位槽;320、密封板;321、第二定位槽;400、气液分离器;410、固定板;420、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在空调外机中设置板式换热器100、气液分离器400、支架组件200、固定板410和连接座420,通过支架组件200将板式换热器100固定在空调外机中,通过连接座420将气液分离器400固定在空调外机中,通过固定板410连接板式换热器100和气液分离器400,以进一步固定板式换热器100和气液分离器400;本技术通过上述设置,将水侧换热器即板式换热器100集成设置在空调外机中,可避免氟侧连接管和水侧连接管从空调外机中引出,降低管路连接的复杂程度。
[0037]在具体设计时,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空调外机,特别的是,在本技术的空调外机中设置有板式换热器100,以及用于支撑板式换热器100的支架组件200,支架组件200的一端连接空调外机的底板,支架组件200的另一端连接并支撑板式换热器100,实现将板式换热器100固定在空调外机中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包括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包括空调底盘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外机中设置用于进行水氟热交换的板式换热器(100)和支架组件(200),所述板式换热器(100)设置于支架组件(200);所述板式换热器(100)连接有水侧连接管和氟侧连接管;所述水侧连接管连接空调外壳,用于供热;所述氟侧连接管连接支架组件(200),用于供冷;所述板式换热器(100)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水侧连接管,各所述水侧连接管均连接空调外机的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侧连接管连接有水管接头(110),所述水管接头(110)上设置法兰(111),用于连接空调外机的外壳;所述空调外机的外壳配合各水侧连接管对应开设让位孔(310),所述让位孔(310)的大小可供水管接头(110)及其上的法兰(111)穿过,所述让位孔(310)侧边开设有用于定位水管接头(110)的第一定位槽(311),所述让位孔(310)上覆设有密封板(320),所述密封板(320)上开设有用于定位水管接头(110)的第二定位槽(321),所述第一定位槽(311)和第二定位槽(321)的开口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311)和第二定位槽(321)均为弧形槽,且内径与水管接头(110)的外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板换固定结构的整体式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200)包括液阀支架(210)和板换支架(220),所述板换支架(220)用于支撑板式换热器(100),所述板换支架(220)包括板换支撑板(221),所述板换支撑板(221)的一端的侧边外凸并翻折,与板换支撑板(221)形成弯折状的底座架(222),所述底座架(222)连接空调底盘;所述板换支撑板(221)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亮徐来福杨亚华周珩骏杨卫星陈家元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