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放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72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放线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载放线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设有一号轮,所述一号轮的上方设有二号轮,所述一号轮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二号轮的中部套设有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得二号轮通过轴承与一号轮顶部的固定轴套接,使得二号轮可以在一号轮顶部顺畅的转动,且使得线缆盘保持卧姿套接在固定轴的外侧,并着落在二号轮的顶部,配合夹紧机构的夹紧固定,使得进行车载放线时,随着外部放出的线缆一端固定下,并在不断车载放线时拉扯线缆出线,利用线缆拉出放线的侧向力,使得线缆盘连同二号轮旋转,实现快捷出线,实际线缆盘布置出现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卧姿套接的线缆盘同二号轮稳定旋转,放线更加稳定。放线更加稳定。放线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放线轮


[0001]本技术属于放线设备
,具体为一种车载放线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线缆布置时,将绕卷有大量线缆的线缆盘置于布线场所,并进行线缆盘的推动,实现线缆的放线敷设,其中针对长距离放线时,同行将放线轮置于车体中,进行车载放线。
[0003]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放线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将线缆盘纵向装配在车载放线用托架上,并在实际组装时需要进行线缆盘中心套孔的套接夹紧,并在夹紧后进行电机启动,带动线缆盘进行电动转动,并随着车体移动完成放线,然而实际纵向布置时需要将线缆盘悬在托架中部,并配合两侧转轴夹紧卡接,线缆盘总体积和质量较大,实际在装配时难度较大,在悬挂固定后对整体压力较大,实际转动运动时对转轴的压力影响大,使得存在一定下弯变形,并在转动放线时出现震动,实际放线组装困难且放线稳定性不佳,使用效果差。
[0004]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放线轮,在进行放线时,通常使得线缆盘连同放线托架置于车厢中,针对纵向放线过程中,一次仅仅能完成一组线缆的放线操作,纵向放线时放线托架体积大,方向方形固定,一方面难以布置第二组放线托架,另一方面实际增设两组时,两组线缆放线时容易出现缠绕,从而针对多组线缆敷设时,需要往复进行多次放线,实际放线效率较低,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放线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放线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设有一号轮,所述一号轮的上方设有二号轮,所述一号轮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二号轮的中部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表面与固定轴固定套接,所述二号轮的顶部设有夹紧机构,所述二号轮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位于一号轮的顶面,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线缆盘,所述固定框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设有线缆架。
[0007]优选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安装架、中间轴和滚轮,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在二号轮的底面上,所述中间轴固定连接在安装架的内部,所述滚轮活动套接在中间轴的外表面上,所述滚轮的底面与一号轮的顶面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滚动机构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滚动机构等间距环形分布在二号轮的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杆、套筒、侧板、压紧垫和螺纹套,所述固定杆固定
连接在二号轮的顶面上,所述套筒活动套接在固定杆的外表面上,所述侧板固定连接在套筒的外表面上,所述压紧垫固定连接在侧板的底面上,所述螺纹套螺纹套接在固定杆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套筒的上方。
[0010]优选的,所述一号轮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套杆与固定框活动套接且穿过固定框,所述套杆的外面面螺纹套接有锁紧帽。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底面开设有底部槽,所述固定框的顶面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孔与底部槽相连通,所述套孔的内表面与套杆活动套接。
[0012]优选的,所述活动槽为T型槽,所述活动板为T型板,所述活动板的正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表面螺纹套接有螺纹杆。
[0013]优选的,所述线缆架包括安装臂、线缆环和侧槽,所述安装臂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正面上,所述线缆环固定连接在安装臂的顶面上,所述侧槽开设在线缆环的外侧面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将固定框焊接在车厢中,并在固定框的顶部安装一号轮和二号轮,且使得二号轮的底面增设滚动机构,并使得二号轮通过轴承与一号轮顶部的固定轴套接,使得二号轮可以在一号轮顶部顺畅的转动,且使得线缆盘保持卧姿套接在固定轴的外侧,并着落在二号轮的顶部,配合夹紧机构的夹紧固定,使得进行车载放线时,随着外部放出的线缆一端固定下,并在不断车载放线时拉扯线缆出线,利用线缆拉出放线的侧向力,使得线缆盘连同二号轮旋转,实现快捷出线,实际线缆盘布置出现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卧姿套接的线缆盘同二号轮稳定旋转,放线更加稳定。
[0016]2、本技术通过使得固定框配合套杆完成一号轮和二号轮的安装固定,并使得固定框固定焊接在车厢中,使得线缆盘的承托机构简单,针对线缆盘的布置安装更加便捷,同时一号轮和二号轮便于拆卸,保留固定体积的固定框的情况下,车厢可以进行相对正常的装载操作,避免车体在装配好车载放线设备后丧失有效的装载能力,实际保留一定的装载能力,使用效果好。
[0017]3、本技术通过在固定框的正面开设活动槽,并在活动槽中活动套接活动板,且使得活动板正面的安装板上增设线缆架,在两组线缆盘位于车厢中前后布置时,保持两组线缆盘的出线方向左右相反,通过使得两组线缆盘中的线缆分别套入到两组线缆架中,并使得两组线缆架沿着对应的出线放线左右移动调节,从而使得两组线缆的出线端左右错开,分离情况下完成两组线缆的同时出线,且出线过程互不干扰,不缠绕,两组线缆同时放线提高了多组线缆敷设的效率,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底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固定框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号轮和二号轮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滚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夹紧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线缆架和安装板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中:1、固定框;2、一号轮;3、二号轮;4、滚动机构;41、安装架;42、中间轴;43、滚轮;5、固定轴;6、轴承;7、夹紧机构;71、固定杆;72、套筒;73、侧板;74、压紧垫;75、螺纹套;8、线缆盘;9、底部槽;10、套杆;11、锁紧帽;12、活动槽;13、活动板;14、安装板;15、线缆架;151、安装臂;152、线缆环;153、侧槽;16、螺纹孔;17、螺纹杆;18、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放线轮,包括固定框1,固定框1的顶部设有一号轮2,一号轮2的上方设有二号轮3,一号轮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5,二号轮3的中部套设有轴承6,轴承6的内表面与固定轴5固定套接,二号轮3的顶部设有夹紧机构7,二号轮3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滚动机构4,滚动机构4位于一号轮2的顶面,固定轴5的外表面套设有线缆盘8,固定框1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放线轮,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顶部设有一号轮(2),所述一号轮(2)的上方设有二号轮(3),所述一号轮(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5),所述二号轮(3)的中部套设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表面与固定轴(5)固定套接,所述二号轮(3)的顶部设有夹紧机构(7),所述二号轮(3)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滚动机构(4),所述滚动机构(4)位于一号轮(2)的顶面,所述固定轴(5)的外表面套设有线缆盘(8),所述固定框(1)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12),所述活动槽(12)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的正面设有线缆架(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放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机构(4)包括安装架(41)、中间轴(42)和滚轮(43),所述安装架(41)固定连接在二号轮(3)的底面上,所述中间轴(42)固定连接在安装架(41)的内部,所述滚轮(43)活动套接在中间轴(42)的外表面上,所述滚轮(43)的底面与一号轮(2)的顶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放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机构(4)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滚动机构(4)等间距环形分布在二号轮(3)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放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7)包括固定杆(71)、套筒(72)、侧板(73)、压紧垫(74)和螺纹套(75),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玉军王凯苟小林孙汶波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安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