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塑装置。包括箱体组件、喷塑组件、动力组件、夹持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包括喷塑箱,所述喷塑组件包括粉桶、喷枪,所述粉桶的顶部连接有粉泵,所述粉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粉管,所述输粉管远离粉泵的一端连接有喷塑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动力箱,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基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夹持基座的内侧设置有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喷塑平台。当主动齿轮在电机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主动齿轮通过啮合传动带动被动齿轮的同步转动,然后转动轴在被动齿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并带动喷塑平台的转动,从而实现对家具的周面的喷塑工作。塑工作。塑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喷塑装置
,具体为一种喷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喷塑是指利用静电发生器使塑料粉末带电,是将塑料粉末喷涂在零件上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0003]喷塑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静电粉末喷涂涂装,其处理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采用较为普遍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的装饰技术。其工作原理在于将塑料粉末通过高压静电设备充电,在电场的作用下,将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粉末会被均匀地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而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后流平固化,塑料颗粒会融化成一层致密的效果各异的最终保护涂层;牢牢附着在工件表面。
[0004]随着喷塑技术的推进,喷塑装置也逐渐用于对新型家具生产成型时的使用,现有的喷塑装置在对家具进行喷塑工作时,大多数还是使用者手握喷枪对家具进行操作,这样使喷塑工作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塑装置,解决使用者手握喷枪对家具进行操作,这样使喷塑工作的效率较低,粉料由粉桶输送至喷塑主管,然后喷塑主管里面的粉料进行分流并进入喷塑分管,然后喷塑分管里面的粉料从相应的喷枪喷出并用于对家具的喷塑工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喷塑装置,包括箱体组件、喷塑组件、动力组件、夹持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包括喷塑箱,所述喷塑组件包括粉桶、喷枪,所述粉桶的顶部连接有粉泵,所述粉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粉管,所述输粉管远离粉泵的一端连接有喷塑机,所述喷塑机的一端连接有喷塑主管,所述喷塑主管靠近喷塑箱的一端连接有喷塑分管,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动力箱,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基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夹持基座的内侧设置有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喷塑平台,所述被动齿轮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喷塑平台的外圈连接有转动环,所述喷塑平台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持板。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主动齿轮在电机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主动齿轮通过啮合传动带动被动齿轮的同步转动,然后转动轴在被动齿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并带动喷塑平台的转动,从而实现对家具的周面的喷塑工作,将家具平稳放置于喷塑平台顶部后,开启伸缩杆的运行,然后伸缩杆推动夹持板向家具进行逐渐靠近的移动,然后直至防护层与家具壁体接触贴合,进而实现对家具的夹持固定。
[0008]为了能够观察对家具进行喷塑工作的进程: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塑箱前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
箱门的内侧设置有长方形透明的观察窗,所述箱门与喷塑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0]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对家具进行喷塑时,先将箱门打开,然后将家具平稳的放置于喷塑平台上面并对家具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关闭箱门后进行喷塑工作,通过观察窗的设置,能够观察对家具进行喷塑工作的进程。
[0011]为了将粉桶里面的粉料输送至喷枪: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塑组件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喷塑组件对称设置于喷塑箱的两侧,所述粉桶的内侧设置有微孔硫化板,所述粉泵包括6
㎜
气管接口、8
㎜
气管接口、插输粉管三个接口。
[0013]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对家具进行喷塑时,开启粉泵的运行,然后粉泵将粉桶里面的粉料输送至喷枪,通过粉桶的设置,用于对粉料的储存。
[0014]为了喷塑分管里面的粉料从相应的喷枪喷出并用于对家具的喷塑工作: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塑机为静电喷塑机,所述喷塑箱的内壁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侧设置有喷枪,所述喷塑分管远离喷塑主管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板的内侧并与相应的喷枪相连接。
[001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粉料由粉桶输送至喷塑主管,然后喷塑主管里面的粉料进行分流并进入喷塑分管,然后喷塑分管里面的粉料从相应的喷枪喷出并用于对家具的喷塑工作。
[0017]为了连接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主动齿轮的同步转动: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与操作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动力箱与夹持基座的外壁相连接,所述连接轴远离联轴器的一端贯穿夹持基座的壁体并延伸至与主动齿轮相连接。
[001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开启电机的运行后,电机进行工作并通过联轴器带动连接轴的同步转动,然后连接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主动齿轮的同步转动。
[0020]为了转动轴在被动齿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并带动喷塑平台的转动: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为伞齿轮,所述转动轴远离被动齿轮的一端贯穿隔板并延伸至与喷塑平台相连接,所述夹持基座的内壁连接有隔板,所述转动轴通过连接件与隔板转动连接。
[002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主动齿轮在电机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主动齿轮通过啮合传动带动被动齿轮的同步转动,然后转动轴在被动齿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并带动喷塑平台的转动,从而实现对家具的周面的喷塑工作。
[0023]为了提高转动轴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固性: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基座的下端与喷塑箱下底面内壁相连接,所述夹持基座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尺寸与转动环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喷塑平台为圆柱形结构设置。
[002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转动槽的设置,用于转动环进行转动时的通道,通过隔板的设置,用于提高转动轴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固性。
[0026]为了实现对家具的夹持固定: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共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限位板对称设置,所述伸缩杆与操作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夹持板远离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防护层,所
述防护层为长方形结构的橡胶垫层。
[002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将家具平稳放置于喷塑平台顶部后,开启伸缩杆的运行,然后伸缩杆推动夹持板向家具进行逐渐靠近的移动,然后直至防护层与家具壁体接触贴合,进而实现对家具的夹持固定。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喷塑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动力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夹持基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喷塑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箱体组件;11、喷塑箱;12、箱门;13、观察窗;2、喷塑组件;21、粉桶;22、粉泵;23、输粉管;24、喷塑机;25、喷塑主管;26、喷塑分管;27、定位板;28、喷枪;3、动力组件;31、电机;32、联轴器;33、连接轴;34、转动轴;35、主动齿轮;36、被动齿轮;37、动力箱;4、夹持组件;41、夹持基座;42、隔板;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塑装置,包括箱体组件(1)、喷塑组件(2)、动力组件(3)、夹持组件(4),所述箱体组件(1)包括喷塑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塑组件(2)包括粉桶(21)、喷枪(28),所述粉桶(21)的顶部连接有粉泵(22),所述粉泵(22)的输出端连接有输粉管(23),所述输粉管(23)远离粉泵(22)的一端连接有喷塑机(24),所述喷塑机(24)的一端连接有喷塑主管(25),所述喷塑主管(25)靠近喷塑箱(11)的一端连接有喷塑分管(26),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电机(31)、动力箱(37),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夹持基座(41),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32),所述联轴器(32)远离电机(3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33),所述夹持基座(41)的内侧设置有主动齿轮(35)、被动齿轮(36)、喷塑平台(44),所述被动齿轮(36)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34),所述喷塑平台(44)的外圈连接有转动环(45),所述喷塑平台(44)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板(46),所述限位板(46)的一端连接有伸缩杆(47),所述伸缩杆(47)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持板(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塑箱(11)前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箱门(12),所述箱门(12)的内侧设置有长方形透明的观察窗(13),所述箱门(12)与喷塑箱(1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塑组件(2)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喷塑组件(2)对称设置于喷塑箱(11)的两侧,所述粉桶(21)的内侧设置有微孔硫化板,所述粉泵(22)包括6
㎜
气管接口、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木之秀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