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机器人运载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68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机器人运载小车,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板、转动连接于两个侧板内侧两端的同步辊、啮合连接于两个同步辊外侧的同步带,两个侧板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同步带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两组定位凸起座,同步带的顶面上放置有物料箱;支撑板内固定安装有输送驱动电机,侧板的外侧面上转动安装有至少两组支撑轮,支撑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行走驱动电机;两个侧板上固定设置有两组车体定位传感器和两组料箱定位传感器;支撑板内还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池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单个物料箱的长距离转运,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轻度,可使物料箱快速并准确地处于码垛机器人的抓取位置,从而保证码垛机器人的码垛精度和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机器人运载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物流机器人运载小车。

技术介绍

[0002]在物流输送、产品生产或组装等领域,目前多采用自动化的机器人设备来替代人工实现输送、检查等工作,极大提升了物流配送的工作效率。在物料配送或机器部件转运环节,由于物料数量较多或体积较大等原因,各种物料成批量地进入加工或组装场地,装卸设备及输送设备是不可或缺的。物流机器人运载小车在物流转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配合工业码垛机器人进行箱装物料的转运和码垛的场合。由于码垛机器人的抓取位置和行进轨迹在示教学习之后是固定的,箱装物料能否在抓取位置准确定位,对于物料的后期码垛是否整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箱装物料在码垛机器人抓取位置的放置方式,多为人工码垛的形式,且需要在码垛机器人的工作位置附近进行操作,不仅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需要尽可能地码垛整齐,比较费力,效率不高,且往往因为装卸人员工作状态的不同而导致码垛整齐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物流机器人运载小车,具备直线往复运动和自动定位的功能,可实现单个物料箱的长距离转运,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轻度,通过在车体上设置同步传送机构,可实现物料箱位置的调整定位,通过车体的自动定位和物料箱的自动位置调整,可使物料箱快速并准确地处于码垛机器人的抓取位置,从而保证码垛机器人的码垛精度和工作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物流机器人运载小车,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板、转动连接于两个侧板内侧两端的同步辊、啮合连接于两个同步辊外侧的同步带,两个侧板的内侧顶部和内侧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同步带内侧表面滑动贴合的支撑板,所述同步带的顶面两侧对称地固定设置有两组定位凸起座,所述同步带的顶面上放置有定位于定位凸起座外侧的物料箱;
[0006]所述支撑板内固定安装有位于侧板内侧的输送驱动电机,其中一个同步辊的轴端与输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传动连接,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转动安装有至少两组支撑轮,支撑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行走驱动电机,其中一组支撑轮的转轴中部与行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传动连接;
[0007]两个所述侧板的外侧壁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板,两个第一安装架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车体定位传感器和第一料箱定位传感器,两个所述侧板的外侧壁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板,两个第二安装架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车体定位传感器和第二料箱定位传感器;
[0008]所述支撑板内还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池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输送驱动电机、行走驱动电机、第一车体定位传感器、第一料箱定位传感器、第二车体定位传感器、第二料
箱定位传感器和电池组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直齿轮,同步辊的轴端固定连接有与主动直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直齿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行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支撑轮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锥齿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同步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侧板的内侧壁内,侧板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同步辊轴端外侧的轴承盖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支撑板内固定安装有充电器,充电器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组和充电接口电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外侧壁内嵌装有控制器电连接的电量显示条。
[001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起座为锥台体结构,所述物料箱的底面开设有与定位凸起座相匹配的对位凹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箱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夹持凹槽。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两组支撑轮并由行走驱动电机驱动,使车体具备直线往复运动的功能,通过在车体前、后位置分别设置车体定位传感器以控制车体的自动停止,既可避免车体在行进过程中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又可使车体在指定的预设地点自动定位停止,因而可循环实现单个物料箱的长距离转运,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轻度;
[0018]2、本技术通过在车体上设置同步传送机构,可实现物料箱在车体上的位置调整和定位,通过车体的自身的自动定位和物料箱的自动位置调整,可使物料箱快速并准确地处于码垛机器人的抓取位置,从而保证码垛机器人的码垛精度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放置有物料箱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未放置物料箱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车体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侧板、2同步辊、3同步带、4支撑板、5输送驱动电机、51第一电机安装架、6主动直齿轮、7从动直齿轮、8支撑轮、9行走驱动电机、91第二电机安装架、10控制器、11电池组、12主动锥齿轮、13从动锥齿轮、14第一安装架板、15物料箱、151夹持凹槽、16第二安装架板、17第一车体定位传感器、18第一料箱定位传感器、19第二车体定位传感器、20第二料箱定位传感器、21充电接口、22轴承盖板、23定位凸起座、24充电器、25电量显示条、26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物流机器人运载小车,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板1、转动连
接于两个侧板1内侧两端的同步辊2、啮合连接于两个同步辊2外侧的同步带3。同步辊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侧板1的内侧壁内,同步带3位于两个侧板1之间,形成同步带输送机构。侧板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同步辊2轴端外侧的轴承盖板22,以对同步辊端部的轴承进行密封保护。两个侧板1的内侧顶部和内侧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同步带3内侧表面滑动贴合的支撑板4,多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板4与两个侧板1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整体的框架结构,作为车体的主框架。支撑板4对同步带3的水平段进行支撑,使得位于支撑板4顶部的同步带3的顶部端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保证同步带3表面上的物品可跟随同步带3同步地平稳前进。
[0027]同步带3的顶面两侧对称地固定设置有两组定位凸起座23,同步带3的顶面上放置有定位于定位凸起座23外侧的物料箱15。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座23为锥台体结构,数量为4个,并在同步带3的顶面两侧对称分布,物料箱15的底面开设有与定位凸起座23相匹配的对位凹槽。通过对位凹槽与定位凸起座23的配合,可使物料箱15在同步带3上按照既定位置放置,以便在码垛机器人抓取位置的准确定位。锥台体结构的定位凸起座23便于物料箱15在同步带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机器人运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板(1)、转动连接于两个侧板(1)内侧两端的同步辊(2)、啮合连接于两个同步辊(2)外侧的同步带(3),两个侧板(1)的内侧顶部和内侧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同步带(3)内侧表面滑动贴合的支撑板(4),所述同步带(3)的顶面两侧对称地固定设置有两组定位凸起座(23),所述同步带(3)的顶面上放置有定位于定位凸起座(23)外侧的物料箱(15);所述支撑板(4)内固定安装有位于侧板(1)内侧的输送驱动电机(5),其中一个同步辊(2)的轴端与输送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端传动连接,所述侧板(1)的外侧面上转动安装有至少两组支撑轮(8),支撑板(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行走驱动电机(9),其中一组支撑轮(8)的转轴中部与行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端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板(1)的外侧壁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板(14),两个第一安装架板(14)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车体定位传感器(17)和第一料箱定位传感器(18),两个所述侧板(1)的外侧壁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板(16),两个第二安装架板(16)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车体定位传感器(19)和第二料箱定位传感器(20);所述支撑板(4)内还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0)和电池组(11),所述控制器(10)分别与输送驱动电机(5)、行走驱动电机(9)、第一车体定位传感器(17)、第一料箱定位传感器(18)、第二车体定位传感器(19)、第二料箱定位传感器(20)和电池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理科余显武余天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食里挑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