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箱体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60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组箱体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其包括底板及两个第一立板,两个第一立板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相对的两侧,两个第一立板与底板围合形成框架;所述框架内部开口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框架共同围合形成用于放置单体电芯的容纳腔;所述第一立板和底板内部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却液的液冷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模组箱体结构,可以使液冷结构共用箱体结构,无需在电池模组上再设置液冷板,将液冷和模组箱体集成在一起,减少零部件的使用,从而实现电池模组的轻量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箱体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模组箱体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当今世界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使得新能源汽车受到各界广泛关注。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需要提高电池包内部集成度。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57319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底板液冷集成系统及电池模组,它对模组内侧板及端板重新设计,在底板内部设置液冷流道,将液冷板与底板集成,减少了电池模组内部单独设置液冷板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然而仅在电池模组底部设置液冷结构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电池模组的高效率散热,在一些相关技术中,还需要在电池模组侧面设置液冷结构来和底面液冷结构相配合实现对电池模组多个表面冷却,有助于增加冷却面积,有助于提升换热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对电池模组的冷却效果。
[0004]由于电池模组需要端板、侧板及底板等结构相互装配来作为模组箱体对单体电芯进行固定,同时底面液冷结构和侧面液冷结构也需要装配到模组箱体中,一方面,液冷结构和模组箱体装配时需要其他零部件的参与,会导致装配工艺复杂,同时也增加了电池模组的体积和质量,不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另一方面,电池包采用多模组形式进行组装,现有的电池模组由于体积及质量较大,在装配到电池包的箱体中,会降低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从而降低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模组箱体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来解决现有的电池模组零部件复杂繁多,集成程度不高,无法实现轻量化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组箱体结构,其包括底板及两个第一立板,两个第一立板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相对的两侧,两个第一立板与底板围合形成框架;
[0008]所述框架内部开口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框架共同围合形成用于放置单体电芯的容纳腔;
[0009]所述第一立板和底板内部设置有连通的液冷通道,用于供冷却液的流动。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开口端设置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连通所述液冷通道。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内设置有第一液腔,所述第一立板内设置有第二液腔,所述第二液腔和第一液腔相互连通构成液冷通道。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立板,第二立板与底板垂直连接,第二立板将容纳腔分隔为多个容纳槽。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板内设置有与所述液冷通道相连通的第三液腔。
[00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端板设置一个,所述端板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立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端板的底面与底板可拆卸连接。
[0015]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端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端板分别设置在容纳槽中,并与所述容纳槽可拆卸连接。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及底板的两端均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用于封堵液冷通道。
[0017]另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电芯组,还包括所述模组箱体结构,所述电芯组设置在容纳腔中,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层叠排布的单体电芯。
[001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及设置在电池箱体中至少一个所述的电池模组。
[0019]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将两个第一立板与底板围合形成框架,方便将单体电芯放置框架中,通过端板与框架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进而构成电池模组的箱体结构,实现对放置到容纳腔中的多个单体电芯进行围护固定,从而构成结构稳定的电池模组,通过在第一立板和底板内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却液的液冷通道,可以实现第一立板和底板分别为单体电芯表面进行散热,使液冷结构共用箱体结构,无需在电池模组上再设置液冷板,将液冷和模组箱体集成在一起,减少零部件的使用,从而实现电池模组的轻量化;
[0021](2)通过在容纳腔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二立板,第二立板将容纳腔分隔为多个容纳槽,从而可以在每个容纳槽中分别设置多个单体电芯来构成一个电芯组,多个电芯组共用一个模组箱体结构,从而构成高集成化的电池模组,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0022](3)通过在第二立板内设置与液冷通道相连通的第三液冷腔,从而可以使第二立板在对相邻的两个容纳槽中的单体电芯进行散热,提高集成式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0023](4)通过设置封盖,方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及底板通过挤出成型工艺形成液冷通道后,利用封盖与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及底板长度方向两端进行焊接,来实现对框架内部的液冷通道进行封堵,方便框架的加工成型。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模组箱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模组箱体结构去除端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模组箱体结构带端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模组箱体结构去除端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公开的模组箱体结构带端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公开的电池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位本技术公开的电池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底板;2、第一立板;3、端板;100、容纳腔;P1、进液接头;P2、出液接头;11、第一液腔;12、第二液腔;4、第二立板;41、第三液腔;110、容纳槽;200、封盖;S、电芯组;S1、单体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如图1所示,结合图2

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组箱体结构,用于装配多个单体电芯S1来构成电池模组。本实施例的模组箱体结构包括底板1及两个第一立板2,两个第一立板2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1相对的两侧,两个第一立板2与底板1围合形成框架,框架的开口朝上,方便将多个单体电芯S1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箱体结构,其包括底板(1)及两个第一立板(2),两个第一立板(2)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1)相对的两侧,两个第一立板(2)与底板(1)围合形成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部开口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端板(3),所述端板(3)与框架共同围合形成用于放置单体电芯(S1)的容纳腔(100);所述第一立板(2)和底板(1)内部设置有连通的液冷通道,用于供冷却液的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开口端设置有进液接头(P1)和出液接头(P2),所述进液接头(P1)和出液接头(P2)连通所述液冷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内设置有第一液腔(11),所述第一立板(2)内设置有第二液腔(12),所述第二液腔(12)和第一液腔(11)相互连通构成液冷通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2)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立板(4),第二立板(4)与底板(1)垂直连接,第二立板(4)将容纳腔(100)分隔为多个容纳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为哲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