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59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炉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炉。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炉体、在所述炉体内嵌设的炉膛、在所述炉膛内嵌设的炉芯及在所述炉芯底部嵌设的卸灰架,在所述炉膛及炉芯的外圆周开设有同轴设置且贯穿炉膛及炉芯的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沿炉膛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层,每层的每个所述通气孔朝向炉膛上端开口倾斜且同向开设;在所述炉体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连通通气孔,风机固定在所述炉体外侧且其出风口连通通风口;在所述炉体下部开设有卸灰口,所述卸灰口连通炉芯内部的下端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部自然进风及侧部强制进风、燃烧时火焰高速旋转以使生物质燃烧充分且实现节能降耗。充分且实现节能降耗。充分且实现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燃烧炉


[0001]本技术涉及炉具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炉。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燃烧炉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碎木柴、秸秆、玉米芯、果壳以及各种生物质压块等),使燃料在炉膛内充分燃烧,具有取暖、烧水、炊事等多种功能,不仅解决了农林废物处理的问题,还减少了有毒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及节省了生产生活成本。
[0003]现有生物质燃烧炉一般设置有炉体,在炉体内嵌设炉膛,炉膛底部设置卸灰孔,炉膛内的生物质燃料多由卸灰孔引入的自然风进行燃烧,生物质燃料的燃烧不充分,导致燃料利用率低下。为了提高炉膛内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效率,一般采用风机对炉膛内部强制送风,虽然由于强制送风的作用,炉膛内的空气含量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物质燃料的助燃,但由于送入炉膛内的气流较乱,空气分布不够均匀,影响了炉膛内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此外,从炉膛上端开口处窜出的内部火焰对炊具进行加热,但其外部火焰向外逸出,从而无法对炊具进行有效加热,由此,现有生物质燃烧炉对生物质燃料的能量利用率较低,亟需设计出可节能降耗的生物质燃烧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带动火焰旋转、底部自然进风及侧部强制进风相结合的使生物质燃烧充分且节能降耗的生物质燃烧炉。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炉体、在所述炉体内嵌设的炉膛、在所述炉膛内嵌设的炉芯及在所述炉芯底部嵌设的卸灰架,在所述炉膛及炉芯的外圆周开设有同轴设置且贯穿炉膛及炉芯的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沿炉膛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层,每层的每个所述通气孔朝向炉膛上端开口倾斜且同向开设;在所述炉体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连通通气孔,风机固定在所述炉体外侧且其出风口连通通风口;在所述炉体下部开设有卸灰口,所述卸灰口连通炉芯内部的下端开口。
[0007]优选的,每层若干所述通气孔以炉膛轴线为中心呈螺旋上升方向设置,且每个所述通气孔沿螺旋上升方向设置,每个所述通气孔沿螺旋上升方向的炉膛上端开口倾斜开设。
[0008]优选的,在所述炉体上端面设置有拦火圈,在所述拦火圈上开设有进料口,在所述进料口两侧的拦火圈上开设有长条状进气通槽,所述拦火圈的内径大于炉芯的内径,在与所述进料口相对的拦火圈上开设有出烟口。
[0009]优选的,在所述拦火圈内的炉体上端面设置有支架,在所述支架上竖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出烟口设置且与出烟口相对设置,所述挡板的尺寸大于出烟口的尺寸。
[0010]优选的,在所述拦火圈内的炉体上端面设置有支架,在靠近所述进料口处的支架上开设有支架缺口,所述支架缺口的横向尺寸大于进料口的横向尺寸。
[0011]优选的,在所述炉体外侧固定连接有L形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连通通风口,在所述通气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朝向炉体的限位架,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穿设在通气管道内且所述风机与限位架抵接。
[0012]优选的,在所述炉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卸灰管道,所述卸灰管道与卸灰口连通,在所述卸灰管道开口处设置有可转动的可密封卸灰管道的卸灰门,紧固螺栓穿设在所述卸灰门上并螺纹连接在卸灰管道上,当旋紧紧固螺栓时,可将卸灰门固定在某一位置处。
[0013]优选的,在所述卸灰门外侧端面设置有把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卸灰口、风机及多层朝向炉膛开口处倾斜设置的若干通气孔,在实现底部进风与侧部强制进风以使炉芯内生物质燃料高效燃烧的同时,由于通气孔倾斜且同向设置,风机吹出的风在进入炉芯内会沿炉芯内壁旋转,形成高速旋转的风,从而使炉芯内的火焰顺着风势在炉芯内高速循环转动,以实现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更进一步的,将每层若干通气孔以炉膛轴线为中心呈螺旋上升方向设置,使得炉芯内部形成螺旋上升的旋转风,以进一步提高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效率及提高对炊具的加热效率。
[0016]2.通过设置拦火圈及进气通槽,使得从炉芯内窜出的火焰在拦火圈内实现二次燃烧,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通过设置支架,在实现对炊具支撑的同时,延长火焰在拦火圈内的存留时长,从而进一步促进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
[0017]3.通过设置通气管道、限位架,便于对风机的拆装;通过设置卸灰管道、卸灰门及紧固螺栓,便于卸灰口的开闭。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在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在取出风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的A

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炉膛及炉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炉膛及炉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的拦火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在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炉体,11、通风口,12、卸灰管道,13、卸灰门,14、紧固螺栓,15、把手,16、连接板,17、通气管道,18、限位架,2、炉膛,21、通气孔,3、炉芯,4、卸灰架,5、风机,6、拦火圈,61、进料口,62、进气通槽,63、出烟口,7、支架A,71、底座,72、支板,73、挡板,8、支架B,81、支撑环,82、支架缺口。
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
[0032]参见附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炉体1、炉膛2、炉芯3、卸灰架4、风机5、拦火圈6、支架A7。
[0033]炉体1为中空结构的圆筒状或方筒状,其上端开口且其下端密封,炉膛2固定嵌设在炉体1内部腔体。当炉膛2为圆柱形筒状的中空结构时,可在炉体1内壁上设置与炉膛2形状相匹配的支撑结构,以支撑炉膛2;当炉膛2为本实施例中上部带有凸缘的圆柱形筒状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炉体、在所述炉体内嵌设的炉膛、在所述炉膛内嵌设的炉芯及在所述炉芯底部嵌设的卸灰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膛及炉芯的外圆周开设有同轴设置且贯穿炉膛及炉芯的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沿炉膛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层,每层的每个所述通气孔朝向炉膛上端开口倾斜且同向开设;在所述炉体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连通通气孔,风机固定在所述炉体外侧且其出风口连通通风口;在所述炉体下部开设有卸灰口,所述卸灰口连通炉芯内部的下端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每层若干所述通气孔以炉膛轴线为中心呈螺旋上升方向设置,且每个所述通气孔沿螺旋上升方向设置,每个所述通气孔沿螺旋上升方向的炉膛上端开口倾斜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上端面设置有拦火圈,在所述拦火圈上开设有进料口,在所述进料口两侧的拦火圈上开设有长条状进气通槽,所述拦火圈的内径大于炉芯的内径,在与所述进料口相对的拦火圈上开设有出烟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全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河洛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