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害虫杀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59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蔬菜害虫杀虫剂,一种蔬菜害虫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各占总份量10~90%的甲维盐和氰氟虫腙混合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甲维盐和氰氟虫腙复配剂,有效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提高杀虫效果,有效提高对小菜蛾的毒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蔬菜害虫杀虫剂,尤其是指一种蔬菜害虫杀虫剂。
技术介绍
单独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Proclaim)和氰氟虫腙 (metaflumizone)防治蔬菜害虫斜纹夜蛾等时,由于以往不规范的连续大量使用,使得斜纹 夜蛾的抗药性增长极快,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药剂使用量增大大,而且使用效果相对 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为提高药剂的使用寿命,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 生,减少用药量,降低使用成本的一种蔬菜害虫杀虫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的一种蔬菜害虫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各占总份 量10 90%的甲维盐和氰氟虫腙混合组成。 上述的蔬菜害虫杀虫剂,所述甲维盐的浓度为0. 8 2. 5%,其它为填充剂。 上述的蔬菜害虫杀虫剂,所述氰氟虫腙的浓度为5 20%,其它为填充剂。 上述的蔬菜害虫杀虫剂,所述填充剂为有机溶剂或乳化剂或植物油或矿物油。 上述的甲维盐对照药剂,由生产厂家提供原药样品,自配成乳油。 上述的氰氟虫腙对照药剂,由生产厂家提供原药样品,自配成乳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甲维盐和氰氟虫腙复配剂,其中为了有效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提高杀虫效果,经反复筛选试验,专利技术甲维盐和氰氟虫腙复配后可以有效提高对小菜蛾的毒力。本专利技术具有提高药剂的使用寿命,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减少用药量的显著效果。甲维盐和氰氟虫腙复配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比分别单独使用要提高l倍以上。填充剂可以是有机溶剂或乳化剂或植物油或矿物油,这些填充剂的作用是增加药剂的渗透、粘附和乳化。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 1、供试药剂 (1)、20%氰氟虫腙乳油,对照药剂,由生产厂家提供原药样品,自配成乳油。(2)、4%甲维盐乳油,对照药剂,由生产厂家提供原药样品,自配成乳油。(3)、12%试验药剂的配制。IO克氰氟虫腙原药(折百)加上2克甲维盐原药(折百),再加上10克乳化剂和78克二甲苯配成100克的复配剂。 2、试验方法 采用浸叶法,即将3种供试药剂按倍数稀释法分别用水兑成500 8000倍5个浓 度。将菜芯叶片浸入药液中10秒,取出晾干,接入2 3龄斜纹夜蛾幼虫20头。每处理重3复3次。48小时后检查活虫数,计算校正死亡率。以浓度对数值及死亡几率值计算致死中浓度(LC50)。 3、结果及分析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复配剂较2个对照药剂致死中浓度低,说明有较强的毒 力(见表l)。 表1复配剂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 从室内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试验药剂24 %复配剂比两个单剂毒力更强,共毒系数 达280,大于IOO,表示有较强的增效作用。随着氰氟虫腙应用的普遍化,生产成本将逐步下降,为斜纹夜蛾药剂筛选提供了有效的药源。 实施例2 1、供试药剂 (1)、10%氰氟虫腙乳油,对照药剂,由生产厂家提供原药样品,自配成乳油。(2)、2%甲维盐乳油,对照药剂,由生产厂家提供原药样品,自配成乳油。(3)、11.5%试验药剂的配制。IO克氰氟虫腙原药(折百)加上1.5克甲维盐原药(折百),再加上10克乳化剂和78. 5克二甲苯配成100克的复配剂。 2、试验方法 采用浸叶法,即将3种供试药剂按倍数稀释法分别用水兑成500 8000倍5个浓 度。将菜芯叶片浸入药液中10秒,取出晾干,接入2 3龄斜纹夜蛾幼虫20头。每处理重 复3次。48小时后检查活虫数,计算校正死亡率。以浓度对数值及死亡几率值计算致死中 浓度(LC50)。 3、结果及分析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复配剂较2个对照药剂致死中浓度低,说明有较强的毒 力(见表l)。 表2复配剂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 从室内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试验药剂11.5%复配剂比两个单剂毒力更强,共毒系 数亦达268,大于100,表示有较强的增效作用。随着氰氟虫腙应用的普遍化,生产成本将逐 步下降,为斜纹夜蛾药剂筛选提供了有效的药源。 实施例3 2、供试药剂 (1)、10%氰氟虫腙乳油,对照药剂,由生产厂家提供原药样品,自配成乳油。 (2) 、0. 85%甲维盐乳油,对照药剂,由生产厂家提供原药样品,自配成乳油。 (3)、5.425%试验药剂的配制。5克氰氟虫腙原药(折百)加上0. 425克甲维盐原 药(折百),再加上10克乳化剂和84. 575克二甲苯配成100克的复配剂。 2、试验方法 采用浸叶法,即将3种供试药剂按倍数稀释法分别用水兑成500 8000倍5个浓 度。将菜芯叶片浸入药液中10秒,取出晾干,接入2 3龄斜纹夜蛾幼虫20头。每处理重 复3次。48小时后检查活虫数,计算校正死亡率。以浓度对数值及死亡几率值计算致死中 浓度(LC50)。 3、结果及分析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复配剂较2个对照药剂致死中浓度低,说明有较强的毒 力(见表l)。 表3复配剂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 药剂48小时致死中浓度共毒系数LC50 (Ag/ml)*20%氰氟虫腙乳油88.464%甲维盐乳油16.0212%复配剂乳油9.69171 从室内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试验药剂24 %复配剂比两个单剂毒力更强,共毒系数 达280,大于IOO,表示有较强的增效作用。随着氰氟虫腙应用的普遍化,生产成本将逐步下 降,为斜纹夜蛾药剂筛选提供了有效的药源。 注毒力指数(TI)和共毒系数(CTC)计算方法按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方法 计算 (1)毒力指数(Toxicity index),简称TI 标准剂的LD50或LC50 (假定A剂为标准剂)毒力指数(TI)- -------------------------------------------------------------- xlOOB剂的LD50或LC50 (2)计算混合剂(M)的实际毒性指数(Actual toxicity index)简称ATI。 标准剂的LD50或LC50混合剂实际毒力指数(ATl)- --------------------------------------------- xlOO合剂的LD50或LC50 (3)混合剂(M)的理论毒力指数(Theroretical Toxicity index)简称TTI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 + (4)最后求出共毒系数(Co-toxicity index)简称CTC。 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共毒系数(CTC)------------------------------------- xlOO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综上所述,专利技术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上述三 个实施例中的氰氟虫腙乳油和甲维盐乳油含量调转过来,如2克氰氟虫腙原药(折百)加 上10克甲维盐原药(折百),再加上10克乳化剂和78克二甲苯配成100克的复配剂,其共 毒系数亦达到275,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蔬菜害虫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各占总份量10~90%的甲维盐和氰氟虫腙混合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瑜李振宇冯夏张德雍胡珍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