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335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涉及电动童车技术领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设置有转向协调器,所述转向协调器的两侧均连接有气杆,所述气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外侧底部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前轮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底盘,通过在底盘的顶部设置有转向协调器,可以实现及时响应驾驶者的转向需求,极大提高了转向的反应速率,保证转向的安全,通过在转向协调器的两侧均连接有气杆,气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向轴,转向轴的外侧底部连接有转向轴,可以实现通过组件整体的转动带动童车转向,提高了转向的灵活性。提高了转向的灵活性。提高了转向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童车
,尤其涉及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玩具也越来越丰富,童车作为一种可玩性较强的儿童玩具,深受孩子喜欢,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也很有帮助。市面上的童车一般包括儿童自行车、儿童推车、儿童电动玩具车等。电动汽车多数带有遥控器,由于有包围式的座位,一般不容易从车上摔下来,1岁以上的可以独立乘坐但还不懂控制的儿童可以由家长使用遥控器进行控制,等小孩到了3岁左右可以自行控制的时候,就可以由小孩使用儿童电动车的油门踏板自行控制,但仍需有家长在一边照看,以确保安全。电动汽车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儿童电动车种类。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8585318U的“一种四驱儿童电动童车的转向机构”,包括连杆,分别与连杆左、右两端活动铆接的左前车轮支架、右前车轮支架,所述的左前车轮支架和右前车轮支架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车架前端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左前车轮支架和右前车轮支架上均安装有车轮组件,所述的连杆的中部前侧设置有滑片,所述的滑片上沿着前后方向设置有供转向盘底部所连拨杆滑动的滑槽。本技术一种四驱儿童电动童车的转向机构,结构合理,通过对转向机构进行改进,满足四驱儿童电动童车的转向需求,保证了儿童电动童车的前轮也有动力输出,遇到上坡、转弯时也能提供牵引力,防止出现打滑、翻车等情况的发生。
[0004]但是现有的四驱童车无法快速完成的响应转向需求,导致儿童在驾驶转向时,会发生转向不及时,转向角度不够的问题,从而使得童车失去控制,发生撞击或侧翻等现象,伤害到儿童的身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快速完成的响应转向需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设置有转向协调器,所述转向协调器的两侧均连接有气杆,所述气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前轮毂。
[0007]优选的,所述转向协调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所述转向协调器的两侧设置有支架,所述万向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转向协调器的顶部连接有转向控制轴,所述转向控制轴的顶部连接有转向盘,所述转向盘的顶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连接有方向盘。
[0009]优选的,所述底盘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多个驱动器。
[0010]优选的,所述一端的单个所述驱动器的两侧均连接有半轴,且另一端的单个所述驱动器的两侧均连接有联动转轴,所述联动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后轮毂。
[0011]优选的,所述底盘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前轮毂和后轮毂的表面均设置有车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底盘,通过在底盘的顶部设置有转向协调器,可以实现及时响应驾驶者的转向需求,极大提高了转向的反应速率,保证转向的安全,通过在转向协调器的两侧均连接有气杆,气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向轴,转向轴的外侧底部连接有转向轴,可以实现通过组件整体的转动带动童车转向,提高了转向的灵活性,通过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前轮毂,可以实现通过转动转向节改变车轮的方向进行车体转向,极大提高转向的效率,同时有效提升安全性。
[0014]2、本技术中,通过在转向协调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可以实现减轻冲击震动对转向机构的影响,保证转向功能的正常运转,延长转向机构的使用寿命,通过在转向协调器的两侧设置有支架,万向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可以实现固定这个转向机构,保证转向机构运行时的稳定性,提升童车转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的部分运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1、底盘;2、车轮;3、防护板;4、驱动器;5、半轴;6、万向节;7、连接轴;8、连接杆;9、转向轴;10、气杆;11、转向协调器;12、第一减震组件;13、支架;14、转向盘;15、转轴;16、方向盘;17、前轮毂;18、第二减震组件;19、驱动轴;20、联动转轴;21、后轮毂;22、转向控制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包括底盘1,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转向协调器11,转向协调器11的两侧均连接有气杆10,气杆10的一端连接有转向轴9,转向轴9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6,万向节6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7,连接轴7的一端连接有前轮毂17。
[00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转向协调器11,可以实现控制童车快速
转向,通过在转向协调器11的两侧均连接有气杆10,气杆10的一端连接有转向轴9,转向轴9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8,可以实现通过组件连接转动快速调整转向角度,通过在连接杆8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6,万向节6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7,连接轴7的一端连接有前轮毂17,可以实现快速调整车轮进行转向。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1

图4所示,转向协调器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12,转向协调器11的两侧设置有支架13,万向节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18,转向协调器11的顶部连接有转向控制轴22,转向控制轴22的顶部连接有转向盘14,转向盘14的顶部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顶部连接有方向盘16,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轴19,驱动轴19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多个驱动器4,一端的单个驱动器4的两侧均连接有半轴5,且另一端的单个驱动器4的两侧均连接有联动转轴20,联动转轴20的一端连接有后轮毂21,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板3,前轮毂17和后轮毂21的表面均设置有车轮2。
[00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向协调器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12,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转向协调器(11),所述转向协调器(11)的两侧均连接有气杆(10),所述气杆(10)的一端连接有转向轴(9),所述转向轴(9)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6),所述万向节(6)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的一端连接有前轮毂(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协调器(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12),所述转向协调器(11)的两侧设置有支架(13),所述万向节(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驱童车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协调器(11)的顶部连接有转向控制轴(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涛张迪徐同洪刘春喜许安琼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星宝童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