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中的底模顶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613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中的底模顶推装置,包括:底模运输轨道,用于为底模提供滑行的轨道;千斤顶走行轨道,其设置在所述底模运输轨道的一侧和/或两侧;轨道夹紧机构,其可夹紧地与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连接;走行顶推千斤顶,其外缸体后端与所述轨道夹紧机构连接,活塞杆前端用于推动所述底模前移;千斤顶走行车,其能带动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沿着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位转移的过程中采用千斤顶顶推的方式实现底模及箱梁的整体转移,制造成本低,工位转移效率高。转移效率高。转移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中的底模顶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速铁路箱梁预制
,尤其是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中的底模顶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高速铁路箱梁采用固定台位预制方式,从钢筋笼入模、模板合模、浇筑到初张拉完成均在一个台位上完成,目前这种预制方式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但同样缺点明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施工成本高;(2)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3)由于传统固定台位浇筑模式很难做到密闭空间蒸养,导致蒸养效率低;(4)浇筑成本高:多个台位同时浇筑,混凝土需罐车从搅拌站运输到浇筑现场,效率低,耗油大。
[0003]目前箱梁在预制场内的转移主要通过整体吊装转移,整体吊装转移多为利用提梁机提梁转移,提梁机需要悬吊箱梁的整体重量完成转移,这种转移方式需要的提梁机工装设备大、成本高,且吊装过程中需要底模来承载大吨位高速铁路箱梁,则对底模的强度和刚度提出了很高要求,另外,还存在在吊装转移过程中控制难度大、难以保证低强度混凝土不发生形变、开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中的底模顶推装置,在工位转移的过程中采用千斤顶顶推的方式实现底模及箱梁的整体转移,制造成本低,工位转移效率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中的底模顶推装置,包括:
[0007]底模运输轨道,其至少设置有两条,用于为底模提供滑行的轨道;
[0008]千斤顶走行轨道,其设置在所述底模运输轨道的一侧和/或两侧;
[0009]轨道夹紧机构,其可夹紧地与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连接;
[0010]走行顶推千斤顶,其外缸体后端与所述轨道夹紧机构连接,活塞杆前端用于推动所述底模前移;
[0011]千斤顶走行车,其与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的外缸体前部连接,并能带动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沿着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移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支座、夹紧千斤顶、制动片、第一轨道保持单元,所述夹紧千斤顶固定于所述夹紧支座内部,其活塞杆前端穿出所述夹紧支座与所述制动片连接;所述制动片设置在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上面;所述第一轨道保持单元上端与所述夹紧支座连接,中部及下端夹住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所述夹紧支座与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外缸体后端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支座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支座封板,所述支座封板抵于所述夹紧千斤顶的上面;所述夹紧支座内壁环设有支座限位板,中间穿设有通孔匹配容纳所
述夹紧千斤顶穿过,所述夹紧千斤顶的外缸体外壁固定有千斤顶限位板,所述千斤顶限位板匹配卡在所述支座限位板上面。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片包括制动钢板、粘结隔热层和摩擦块,所述粘结隔热层下面与所述摩擦块黏合连接,上面与所述制动钢板连接,且所述制动钢板设置有与所述夹紧千斤顶活塞杆前端相匹配的凹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走行车包括走行车外壳和滚轮,所述走行车外壳上部固定住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外缸体,下端与所述滚轮滚动连接,所述滚轮滚动走行于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上面。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走行车外壳下端两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所述第二轨道保持单元上端,所述第二轨道保持单元的中部及下端夹住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走行车外壳包括两个对称的走行车外壳单元,走行车外壳单元拼接后,上部具有通孔容纳所述顶推千斤顶外缸体穿过并将所述顶推千斤顶外缸体固定住,下端之间设置有空隙容纳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滚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走行车外壳单元连接。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顶推点连接机构,所述顶推点连接机构一端与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模或底模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19]更进一步的,所述顶推点连接机构包括法兰连接件和铰接支座,所述法兰连接件一侧与所述底模或底模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铰接支座连接,所述铰接支座与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的活塞杆铰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底模运输轨道设置有三条,位于中间的底模运输轨道两侧对称设置有千斤顶走行轨道,位于两侧的底模运输轨道的外侧或内侧均设置有千斤顶走行轨道,以位于中间的底模运输轨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布置。
[0021]以上所述的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中的底模顶推装置,在使用时,走行顶推千斤顶的外缸体后端与轨道夹紧机构连接,在底模下面固定有纵梁,能匹配在底模运输轨道上滑动,将底模通过顶推点连接机构与走行顶推千斤顶的活塞杆前端连接,轨道夹紧机构启动,夹紧千斤顶走行轨道,形成顶推反力保证走行顶推千斤顶不后移,走行顶推千斤顶活塞杆前伸,顶推底模载着箱梁沿着底模运输轨道走行,走行顶推千斤顶完成一个顶推行程时,关闭轨道夹紧机构,轨道夹紧机构松开千斤顶走行轨道,走行顶推千斤顶活塞杆回缩,带动轨道夹紧机构前移,完成走行顶推千斤顶活塞杆回程后,启动轨道夹紧机构,开始下一行程顶推作业,如此循环,直至底模载着箱梁完成一次工位转移;完成工位转移后,顶推点连接机构与底模分离,走行顶推千斤顶进行生产线其它工位转移作业,这时启动千斤顶走行车,带动走行顶推千斤顶在千斤顶走行轨道走行到相应的顶推工位,进入指定工位后,千斤顶走行车停止移动,走行顶推千斤顶开始新的工位转移作业。
[002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1)本技术采用液压千斤顶来实现底模工位的转移,相比传统整体吊装转移,工位转移阻力实现数量级的减小,且制造成本低,使用简单,工装体积小,控制环节少,具备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优势。
[0024](2)本技术结合液压千斤顶来实现对千斤顶走行轨道的夹紧,有效地解决了机械夹紧装置动力不足的问题。
[0025](3)本技术设计了千斤顶走行车,利用走行顶推千斤顶的伸缩完成同一底模载箱梁工位的转移,也能实现走行顶推千斤顶在整个生产线的自由走行,提高了预制箱梁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应用时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应用时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应用时另一实施方式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轨道夹紧机构在图4视图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图5的中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千斤顶走行车在图4视图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图7的中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9是滑道面层和滑道支撑底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是滑道面层和滑道支撑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是顶推点连接结构在图4视图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底模1,轨道夹紧机构2,支座封板201,夹紧支座202,夹紧千斤顶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中的底模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运输轨道,其至少设置有两条,用于为底模提供滑行的轨道;千斤顶走行轨道,其设置在所述底模运输轨道的一侧和/或两侧;轨道夹紧机构,其可夹紧地与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连接;走行顶推千斤顶,其外缸体后端与所述轨道夹紧机构连接,活塞杆前端用于推动所述底模前移;千斤顶走行车,其与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的外缸体前部连接,并能带动所述顶推千斤顶沿着所述走行千斤顶走行轨道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支座、夹紧千斤顶、制动片、第一轨道保持单元,所述夹紧千斤顶固定于所述夹紧支座内部,其活塞杆前端穿出所述夹紧支座与所述制动片连接;所述制动片设置在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上面;所述第一轨道保持单元上端与所述夹紧支座连接,中部及下端夹住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所述夹紧支座与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外缸体后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模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支座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支座封板,所述支座封板抵于所述夹紧千斤顶的上面;所述夹紧支座内壁环设有支座限位板,中间穿设有通孔匹配容纳所述夹紧千斤顶穿过,所述夹紧千斤顶的外缸体外壁固定有千斤顶限位板,所述千斤顶限位板匹配卡在所述支座限位板上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模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片包括制动钢板、粘结隔热层和摩擦块,所述粘结隔热层下面与所述摩擦块黏合连接,上面与所述制动钢板连接,且所述制动钢板设置有与所述夹紧千斤顶活塞杆前端相匹配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唐俊孙启科杨帅葛志勇冷炎张豪杨旭张湘元韦怡许华耀南岳轼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