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62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衣,尤其是涉及一种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所述防护衣边缘处作出密闭热压处理,所述外接管路(4)端部的单向阀(3)联通压缩气体瓶(6)的出气管,在单向阀与压缩气体瓶出气管的根部之间设有支撑体(8),所述拉紧弹簧(13)的上端顶在压缩气体瓶的底部,拉紧弹簧的下端连接连接线(12)的一端,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外接管路端部的连接套(15)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服装设置为充气气囊,出现事故时,由事先连接在车体其它部位的外接连线在重力的带动下,使支撑体脱离气瓶的出气口,这时拉紧弹簧作用使连接线拉紧,外接管路内的单向阀接通压缩气体瓶,防护衣开始充气并形成防护层,保护驾乘人员身体免受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衣,尤其是涉及一种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出现翻车事故时 的防伤害安全防护衣。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露天矿生产流程中将矿石运送出矿区是一件必须做的工作,由于大型 露天矿开采区的进出大多是建立在临时性且坡度、路宽很不规范的临时道路上;不仅非常 危险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驾驶技术,但是在矿石日常的运输中遇有恶劣天气或驾驶人员分 心或车辆出现问题时,出现事故是在所难免的,目前的小型车辆大多设有安全气囊系统,可 以部分化解来至前方的冲击力,但是矿山车辆却没有这种设置,这是由于矿山车辆大多事 故是翻车、车辆跌入深谷,安全气囊系统无法克服这种不确定攻击方位的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 本专利技术将服装设置为充气气囊,出现事故时,防护衣开始充气并形成防护层,保护驾乘人员 身体免受伤害。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所述防护衣为夹克状或马甲状结构,在 夹克状或马甲状结构的防护衣前部开口处设置为拉链或扣子,所述防护衣为整个服装面、 内面之间形成全空腔且在边缘处作出密闭热压处理,在服装面、内面上均勻分布设有复数 个固定通气孔,固定通气孔的外端压紧服装面,固定通气孔的内端压紧内面;在所述服装面 的任意部位上设有至少一个外接管路,在外接管路的端部设有单向阀,所述气瓶口袋设置 在外接管路的任意一侧,所述外接管路端部的单向阀联通压缩气体瓶的出气管,在单向阀 与压缩气体瓶出气管的根部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外部面连接外接连线的一端,在压缩 气体瓶的底部设有拉紧弹簧,所述拉紧弹簧的上端顶在压缩气体瓶的底部,拉紧弹簧的下 端连接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外接管路端部的连接套固接。所述的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在压缩气体瓶的中部套接中部定位 环,所述连接线的中部穿过中部定位环外部等距勻部的穿过环。所述的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布料采用现有汽车安全气囊相同材质 布料。所述的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压缩气体瓶内的压缩气体为二氧化碳。所述的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所述支撑体为“C”形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通过将服装设置为充气气囊,出现 事故时,由事先连接在车体其它部位的外接连线在重力的带动下,使支撑体脱离气瓶的出3气口,这时拉紧弹簧作用使连接线拉紧,外接管路内的单向阀接通压缩气体瓶,防护衣开始 充气并形成防护层,保护驾乘人员身体免受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囊形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气体瓶紧固、释放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通气孔;2、服装面;3、单向阀;4、外接管路;5、气瓶口袋;6、压缩气 体瓶;7、内面;8、支撑体;9、外接连线;10、穿过环;11、中部定位环;12、连接线;13、拉紧弹 簧;14、空腔;15、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结合附图1、2或3中所述的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所述防护衣为夹 克状或马甲状结构,在夹克状或马甲状结构的防护衣前部开口处设置为拉链或扣子,布料 采用现有汽车安全气囊相同材质布料便可,所述防护衣为整个服装面2、内面7之间形成全 空腔14且在边缘处作出密闭热压处理,在服装面2、内面7上均勻分布设有复数个固定通气 孔1,固定通气孔1的外端压紧服装面2,固定通气孔1的内端压紧内面7 ;在所述服装面2 的任意部位上设有至少一个外接管路4,在外接管路4的端部设有单向阀3,所述气瓶口袋5 设置在外接管路4的任意一侧,所述外接管路4端部的单向阀3联通压缩气体瓶6的出气 管,在单向阀3与压缩气体瓶6出气管的根部之间设有“C”形环状支撑体8,其中“C”形环 状支撑体8是为了脱离压缩气体瓶6出气管,以便确保对防护衣的充气,支撑体8外部面连 接外接连线9的一端,在压缩气体瓶6的底部设有拉紧弹簧13,所述拉紧弹簧13的上端顶 在压缩气体瓶6的底部,拉紧弹簧13的下端连接连接线12的一端,连接线12的另一端与 外接管路4端部的连接套15固接;在压缩气体瓶6的中部套接中部定位环11,所述连接线 12的中部穿过中部定位环11外部等距勻部的穿过环10。由于考虑到出现事故时可能同时出现火灾,所以本专利技术选用二氧化碳为压缩气体 瓶6内的压缩气体。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通过将服装设置为充气气囊 结构,将连接在防护衣外接管路4上的压缩气体瓶6出气口通过支撑体8、拉紧弹簧13及连 接线12形成待发状态,将外接连线9的外端绕过方向盘下部的连杆上或分别连接在驾驶室 内的不同部位,一旦出现翻车事故人体必然会大幅度的晃动;此时,由事先连接在车体其它 部位的外接连线9在重力和距离的限制作用而出现的带动下,使支撑体8脱离气瓶的出气 口,这时拉紧弹簧13作用使连接线拉紧12,外接管路4内的单向阀接通压缩气体瓶,防护衣 开始充气并形成气囊式防护层,保护驾乘人员身体免受伤害。其中压缩气体瓶6的出气嘴为专利“CN90203334. 4(气体打火机注气嘴)”所公开 结构或类似的按压出气的注气嘴结构。 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权利要求一种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所述防护衣为夹克状或马甲状结构,在夹克状或马甲状结构的防护衣前部开口处设置为拉链或扣子,其特征是所述防护衣为整个服装面(2)、内面(7)之间形成全空腔(14)且在边缘处作出密闭热压处理,在服装面(2)、内面(7)上均匀分布设有复数个固定通气孔(1),固定通气孔(1)的外端压紧服装面(2),固定通气孔(1)的内端压紧内面(7);在所述服装面(2)的任意部位上设有至少一个外接管路(4),在外接管路(4)的端部设有单向阀(3),所述气瓶口袋(5)设置在外接管路(4)的任意一侧,所述外接管路(4)端部的单向阀(3)联通压缩气体瓶(6)的出气管,在单向阀(3)与压缩气体瓶(6)出气管的根部之间设有支撑体(8),支撑体(8)外部面连接外接连线(9)的一端,在压缩气体瓶(6)的底部设有拉紧弹簧(13),所述拉紧弹簧(13)的上端顶在压缩气体瓶(6)的底部,拉紧弹簧(13)的下端连接连接线(12)的一端,连接线(12)的另一端与外接管路(4)端部的连接套(15)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其特征是在压缩气体 瓶(6)的中部套接中部定位环(11),所述连接线(12)的中部穿过中部定位环(11)外部等 距勻部的穿过环(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其特征是压缩气体瓶 (6)内的压缩气体为二氧化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体 ⑶为“C”形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衣,尤其是涉及一种矿区运载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衣,所述防护衣边缘处作出密闭热压处理,所述外接管路(4)端部的单向阀(3)联通压缩气体瓶(6)的出气管,在单向阀与压缩气体瓶出气管的根部之间设有支撑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石磙王斌高延民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