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是一种将多个锂离子电池模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储能系统。现有包内的某个电池模组发生故障时,由于电芯底部是通过粘合胶于电池箱体进行固定连接的,因此电池模组拆卸不方便,从而导致整个电池包都要报废,造成资源浪费、使用周期短、电池包可维护性差。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210420848.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拆卸模组的电池箱体结构,其首先通过第一螺栓将模组底部支撑模块固定安装在下箱体,再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电池模组的端板和横梁,从而将电池模组固定在下箱体内。拆卸电池模组时,可分别拆除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由于模组底部支撑模块与下箱体之间没有打结构胶,因此电池模组可以直接带着粘接的模组底部支撑模块从下箱体内取出,从而减小了对电池箱体及电芯的损伤。但上述电池箱体内的零部件较多,单个电池模组拆装的过程较为繁琐,导致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0004]基于以上所述,现亟需一种电池包,来解决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端具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箱体(1)内具有用于放置电池模组(4)的空间,所述电池模组(4)的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通孔(410);分离板(2),所述分离板(2)固设于所述电池模组(4)的底部,并夹设于所述箱体(1)和所述电池模组(4)之间,所述分离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410)对应设置的第三连通孔(21);螺纹紧固件(3),包括螺栓(31)和螺母(32),所述螺栓(31)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通孔(410)、所述第三连通孔(21)和所述第一连通孔后,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母(32),所述螺母(32)抵接于所述箱体(1)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2)与所述电池模组(4)通过粘接胶(5)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5)采用导热结构胶、热熔胶或环氧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的边缘设有朝所述电池模组(4)折弯的第一折边(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22)包括依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喜,江吉兵,党奎,付俊儒,钟敬雄,秦维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