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吊膜和应用其的污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55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臭气收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更均匀地收集臭气的反吊膜和应用其的污水池。该反吊膜包括:钢骨架和固定在钢骨架的内侧的膜材,以及第一收集风管组件,钢骨架包括沿反吊膜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环形桁架和沿反吊膜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纵向桁架,每个纵向桁架同时与各环形桁架相连。第一收集风管组件包括与位于反吊膜的顶部的环形桁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集气主管和与其相连通的多个第一集气支管,第一集气主管与外部的除臭装置相连通,各第一集气支管分别与不同的纵向桁架固定连接,膜材的上部区域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吸风层,其包括沿其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吸气口,一个第一集气支管分别与一个第一吸气口相连通。一个第一吸气口相连通。一个第一吸气口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吊膜和应用其的污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臭气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反吊膜和应用其的污水池。

技术介绍

[0002]反吊膜是一种钢结构骨架在外,将膜材反吊的结构形式,是一种污水池加盖方式。污水池加盖反吊膜可将污水池产生的臭气密封在一个密闭空间内,通过在反吊膜上开设吸风口来将其中的臭气抽出并使臭气最终被除臭装置统一处理。
[0003]在现有的反吊膜中,大部分反吊膜均为在侧面开设吸风口,吸风口处连接收集风管与除臭装置相连。然而,由于反吊膜结构一般较大,侧面开设的吸风口只能保证该吸风口周围区域的臭气收集,无法保证整体密闭空间内的臭气不逸散,有时侧面开设的吸风口在抽吸时还极易形成短流。另外,由于密闭空间内的臭气的成分较为复杂,有比空气重的硫化氢气体,有比空气轻的氨气等,侧面开设的吸风口只能抽吸到下部的比空气重的气体,上部比空气轻的气体较难收集或者收集不全面,更加重了臭气的散逸。
[0004]此外,在现有的反吊膜中,还有一部分反吊膜在顶部开设吸风口,吸风口处连接一根收集风管与除臭装置相连,该收集风管需要通过额外的固定架进行支撑以维持其自身结构以及在吸风时的稳定性。然而,由于反吊膜结构一般较高、较大,使得顶部的收集风管的结构较长,从而所需的额外设置的固定架的结构也需相应设置的较大,且需要沿收集风管的整个长度方向进行支撑以确保对收集风管支撑的稳定性,这不但提高了经济成本还增加了固定架的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更均匀地收集臭气以防止臭气逸散的反吊膜和应用其的污水池。
[0006]根据本技术的反吊膜,包括:钢骨架和固定在钢骨架的内侧的膜材,以及第一收集风管组件,钢骨架包括沿反吊膜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环形桁架和沿反吊膜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纵向桁架,每个纵向桁架同时与各环形桁架相连,其中,第一收集风管组件包括与位于反吊膜的顶部的环形桁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集气主管和与第一集气主管相连通的多个第一集气支管,第一集气主管与外部的除臭装置相连通,各第一集气支管分别与不同的纵向桁架固定连接,膜材的上部区域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吸风层,第一环形吸风层包括沿其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吸气口,一个第一集气支管分别与一个第一吸气口相连通。
[0007]进一步地,各纵向桁架沿反吊膜的周向均匀布置,第一集气支管的个数与纵向桁架的个数相等。
[0008]进一步地,第一集气主管形成为与位于反吊膜的最顶部的环形桁架相同的环状。
[0009]进一步地,第一集气支管包括与第一集气主管相连通的第一主管体和与第一主管体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沿第一主管体的轴向布置的第一立管体,各第一立管体分别与不同的
第一吸风层内的第一吸气口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第一集气支管的长度与纵向桁架的长度的比值的范围为0.25至0.5。
[0011]进一步地,反吊膜还包括第二收集风管组件,第二收集风管组件包括与位于反吊膜的下部的环形桁架固定连接的主环管体和与主环管体相连通的多个第二立管体,主环管体与外部的除臭装置相连通,膜材的下部区域形成有第二环形吸风层,第二环形吸风层包括沿其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吸气口,一个第二立管体分别与一个第二吸气口相连通。
[0012]进一步地,相邻第二立管体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相邻第二吸气口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3]进一步地,钢骨架由碳钢制成,第一收集风管组件和第二收集风管组件由有机玻璃钢制成。
[0014]进一步地,膜材为聚二氟乙烯膜或聚四氟乙烯膜。
[0015]根据本技术的污水池,包括:池体和密封盖设在池体上的上述反吊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反吊膜的上部设置第一收集风管组件,并依靠其原有的钢骨架的结构,使第一集气主管固定在顶部的环形桁架上,第一集气支管固定在周向布置的纵向桁架上,一方面使得反吊膜内上部的难以被进行吸出收集的臭气(如比空气轻的氨气等)可被吸出收集并处理,从而可有效防止臭气的逸散;另一方面直接将原有的钢骨架作为固定第一收集风管组件的固定架,这就省略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额外用于固定收集风管的固定架,因此可有效降低成本。另外,本技术的反吊膜通过多个集气支管配合相应的第一吸气口的设置可实现对反吊膜内上部的各区域的臭气进行更充分地吸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第一收集风管组件对臭气的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吊膜的结构的俯视图;
[0018]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污水池的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吊膜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反吊膜100可包括:钢骨架1和固定在钢骨架1的内侧的膜材2,以及第一收集风管组件3,钢骨架1包括沿反吊膜10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环形桁架11和沿反吊膜100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纵向桁架12,每个纵向桁架12同时与各环形桁架11相连。其中,第一收集风管组件3包括与位于反吊膜100的顶部的环形桁架11固定连接的第一集气主管31和与第一集气主管31相连通的多个第一集气支管32,第一集气主管31与外部的除臭装置相连通,各第一集气支管32分别与不同的纵向桁架12固定连接,膜材2的上部区域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吸风层,第一环形吸风层包括沿其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吸气口(图中未示出),一个第一集气支管32分别与一个第一吸气口相连通。
[0021]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吊膜100可应用于任意需要对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处理的开口容器,以该开口容器为如图2所示的污水池201为例,其在工作时,在负压抽吸下,污水池201内产生的臭气通过各第一吸气口进入相应的第一集气支管32内,由于各第一吸气口
的间隔排布,可使反吊膜100内上部的各区域的气体能够更充分地进入各第一集气支管32,并在第一集气主管31内汇集,进入第一集气主管31内的臭气最终被除臭装置处理。
[0022]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吊膜100通过在反吊膜100的上部设置第一收集风管组件3,并依靠其原有的钢骨架1的结构,使第一集气主管31固定在顶部的环形桁架11上,第一集气支管32固定在周向布置的纵向桁架12上,一方面使得反吊膜100内上部的难以被进行吸出收集的臭气(如比空气轻的氨气等)可被吸出收集并处理,从而可有效防止臭气的逸散;另一方面直接将原有的钢骨架1作为固定第一收集风管组件3的固定架,这就省略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额外用于固定收集风管的固定架,因此可有效降低成本。另外,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吊膜100通过多个集气支管32配合相应的第一吸气口的设置可实现对反吊膜100内上部的各区域的臭气进行更充分地吸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第一收集风管组件3对臭气的收集效率。
[0023]在如图1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各纵向桁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吊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骨架和固定在所述钢骨架的内侧的膜材,以及第一收集风管组件,所述钢骨架包括沿所述反吊膜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环形桁架和沿所述反吊膜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纵向桁架,每个所述纵向桁架同时与各所述环形桁架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收集风管组件包括与位于所述反吊膜的顶部的所述环形桁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集气主管和与所述第一集气主管相连通的多个第一集气支管,所述第一集气主管与外部的除臭装置相连通,各所述第一集气支管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纵向桁架固定连接,所述膜材的上部区域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吸风层,所述第一环形吸风层包括沿其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吸气口,一个所述第一集气支管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吸气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吊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纵向桁架沿所述反吊膜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一集气支管的个数与所述纵向桁架的个数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吊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气主管形成为与位于所述反吊膜的最顶部的所述环形桁架相同的环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吊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气支管包括与所述第一集气主管相连通的第一主管体和与所述第一主管体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主管体的轴向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庆玲董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原环保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