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45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包括圆筒和收集装置,所述圆筒上端固定连接有格栅盖板,且所述格栅盖板与所述圆筒的内部相通,所述圆筒的外壁分别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圆筒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限位腔,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嵌合连接在所述限位腔的内壁,所述橡胶环位于所述限位腔外侧一端开设有限位槽,便于对过往的雨水进行引导,雨水穿越间隙通过不锈钢网格柱掉落在圆筒的底壁,进而漂浮物之间间隙对雨水所携带的杂质进行吸附,增加雨水过滤质量,同时,不锈钢网格柱对漂浮物及时有效的收集,避免了对排水管道造成堵塞的情况,便于对漂浮物统一清理,增加了雨水回收效率。增加了雨水回收效率。增加了雨水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雨水收集是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提升对资源的有效防护,在校园内雨水收集回收也是必不可少,雨水口是校园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雨水口内部设置有前置处理装置,对雨水进行预处理,但是,雨水口内部的雨水处理装置在对雨水进行处理时,夹着的草、树叶与其他杂质一同进行过滤处理装置内,无法对漂浮物进行有效收集,容易对排水管道造堵塞,降低雨水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
[000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设计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包括圆筒和收集装置,所述圆筒上端固定连接有格栅盖板,且所述格栅盖板与所述圆筒的内部相通,所述圆筒的外壁分别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圆筒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限位腔,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嵌合连接在所述限位腔的内壁,所述橡胶环位于所述限位腔外侧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橡胶环相配合的不锈钢网格柱,所述不锈钢网格柱与所述橡胶环相对应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设置有滑柱。
[0006]优选的,所述滑柱嵌合连接在所述滑槽的内壁,所述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所述不锈钢网格柱的一侧,所述橡胶环位于所述限位腔外侧开设有与所述滑柱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滑柱的一端嵌合连接在所述固定槽的内壁。
[0007]优选的,所述滑槽大于所述固定槽大小相适配,所述滑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滑柱紧密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网格柱嵌合连接在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所述不锈钢网格柱的上端外部与所述橡胶环呈水平状态,所述橡胶环通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不锈钢网格柱呈凹凸的整体。
[0009]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密封连接在所述圆筒的外壁,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上下倾斜对称设置,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圆筒内部相通。
[0010]优选的,所述若干个限位腔上下均匀设置在所述圆筒的内壁,所述限位腔与所述橡胶环大小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所述固定槽呈交错设置在所述橡胶环与所述限位槽一侧。
[001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3]1、通过设置不锈钢网格柱配合橡胶环与格栅盖板,通过格栅盖板对雨水进行引流
至圆筒的内壁,且雨水通过惯性向下移动掉落在不锈钢网格柱的内壁,漂浮物因惯性向下分散掉落在不锈钢网格柱的内壁,不锈钢网格柱对漂浮物进行有效收集,分散掉落的漂浮物彼此间存在间隙呈蓬松状态,便于对过往的雨水进行引导,雨水穿越间隙通过不锈钢网格柱掉落在圆筒的底壁,进而漂浮物之间间隙对雨水所携带的杂质进行吸附,增加雨水过滤质量,同时,不锈钢网格柱对漂浮物及时有效的收集,避免了对排水管道造成堵塞的情况,便于对漂浮物统一清理,增加了雨水回收效率。
[0014]2、通过设置滑柱配合滑槽与固定槽,通过圆筒内壁水位的增加对不锈钢网格柱位于圆筒内壁产生浮力,此时滑柱位于固定槽内壁向上移动,滑柱位于固定槽内壁彼此间增加相对摩擦力,滑柱位于固定槽内壁缓慢移动,对不锈钢网格柱位于限位槽内壁增加支撑,此时不锈钢网格柱通过滑柱位移,使其位于限位槽一侧向上移动,滑柱位于固定槽内壁对不锈钢网格柱限位,并且不脱离限位槽的内壁,配合限位槽对不锈钢网格柱位于橡胶环内壁呈相对卡合的整体,避免了不锈钢网格柱因浮力过大使其位于橡胶环内壁产生脱离的情况,提升了对漂浮物的精准收集,增加了本装置对漂浮物的收集持续性。
附图说明
[0015]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的限位腔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的橡胶环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的固定槽结构示意图。
[0020]上述附图标记表示:圆筒1、格栅盖板12、进水口13、出水口14、限位腔15、收集装置2、橡胶环21、限位槽22、不锈钢网格柱23、滑槽24、滑柱25、固定槽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4]参照图1

4,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包括圆筒1和收集装置2,圆筒1上端固定连接有格栅盖板12,且格栅盖板12与圆筒1的内部相通,圆筒1的外壁分别设置进水口13与出水口14,圆筒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限位腔15,收集装置2包括橡胶环21,橡胶环21嵌合连接在限位腔15的内壁,橡胶环21位于限位腔15外侧一端开设有限位槽22,限位槽22的内壁设置有与橡胶环21相配合的不锈钢网格柱23,不锈钢网格柱23与橡胶环21相对应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的滑槽24,滑槽24的内壁设置有滑柱25;
[0025]通过设置不锈钢网格柱23配合橡胶环21与格栅盖板12,通过格栅盖板12对雨水进行引流至圆筒1的内壁,且雨水通过惯性向下移动掉落在不锈钢网格柱23的内壁,漂浮物因惯性向下分散掉落在不锈钢网格柱23的内壁,不锈钢网格柱23对漂浮物进行有效收集,分散掉落的漂浮物彼此间存在间隙呈蓬松状态,便于对过往的雨水进行引导,雨水穿越间隙通过不锈钢网格柱23掉落在圆筒1的底壁,进而漂浮物之间间隙对雨水所携带的杂质进行吸附,增加雨水过滤质量,同时,不锈钢网格柱23对漂浮物及时有效的收集,避免了对排水管道造成堵塞的情况,便于对漂浮物统一清理,增加了雨水回收效率。
[0026]进一步的,滑柱25嵌合连接在滑槽24的内壁,滑柱25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不锈钢网格柱23的一侧,橡胶环21位于限位腔15外侧开设有与滑柱25相配合的固定槽26,滑柱25的一端嵌合连接在固定槽26的内壁;
[0027]通过圆筒1内壁水位的增加对不锈钢网格柱23位于圆筒1内壁产生浮力,此时滑柱25位于固定槽26内壁向上移动,滑柱25位于固定槽26内壁彼此间增加相对摩擦力,滑柱25位于固定槽26内壁缓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1)和收集装置(2),所述圆筒(1)上端固定连接有格栅盖板(12),且所述格栅盖板(12)与所述圆筒(1)的内部相通,所述圆筒(1)的外壁分别设置进水口(13)与出水口(14),所述圆筒(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限位腔(15),所述收集装置(2)包括橡胶环(21),所述橡胶环(21)嵌合连接在所述限位腔(15)的内壁,所述橡胶环(21)位于所述限位腔(15)外侧一端开设有限位槽(22),所述限位槽(22)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橡胶环(21)相配合的不锈钢网格柱(23),所述不锈钢网格柱(23)与所述橡胶环(21)相对应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的滑槽(24),所述滑槽(24)的内壁设置有滑柱(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回收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25)嵌合连接在所述滑槽(24)的内壁,所述滑柱(25)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所述不锈钢网格柱(23)的一侧,所述橡胶环(21)位于所述限位腔(15)外侧开设有与所述滑柱(25)相配合的固定槽(26),所述滑柱(25)的一端嵌合连接在所述固定槽(26)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水回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飞徐恒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雨水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