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避孕套模具导出技术领域,尤其是避孕套模具浸胶后的模具导出输送组件,包括安装在外部输送机上的模具输送链带,在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的底部沿移动进方向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模具定位机构,在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的外侧间隔设置有一模具导升件,在所述模具导升件的外侧设置有一与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在所述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的右端安装有一模具自动导流机构。本输送组件存在两种工序状态下的输送模式,可以适用于浸胶工序后的竖直状态的避孕套模具的导出;模具导升件的结构简单,且通过其倾斜与上升结构的设计可以保证其对竖直状态下的模具进行导向支撑后转换为水平状态进行输送。输送。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避孕套模具浸胶后的模具导出输送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避孕套模具导出
,特别涉及一种在模具浸胶完成后实现对浸胶后的避孕套模具快速输送导出的新型组件,尤其是避孕套模具浸胶后的模具导出输送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避孕套是一种可以在性交过程中使用的屏障类器具,用来降低性传播感染和女性非意愿妊娠的风险,在避孕套生产工艺中主要时使用避孕套模具浸浆后在模具的外表面形成避孕套的毛坯件,经过后续的烘干工步对避孕套的毛坯件进行多次定型,然后通过碱洗实现模套分离,最终将避孕套脱模收集进行后续的检验车间进行检验。
[0003]传统的工艺中在进行避孕套模具浸胶处理时,利用链条或者皮带输送将模具以竖直方向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在含有浸胶浆料斗浸胶池处下沉来完成浸胶处理,浸胶后的磨具上粘附胶浆,然后跟随链条或者皮带输送带并以竖直方向导出后向下一个工序转移。
[0004]例如,在现有技术中进行输送带的输导时主要是采用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704749.3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避孕套生产线中的结构实现的,其主要结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顶端安装有轨道,且机架的一侧安装有主控制箱,所述轨道的底端通过旋转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模具,所述机架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酸洗架、清洗机构、干燥机构、浸胶槽、第一烘干机构、卷边机构、第二烘干机构、冲洗脱模机构、接水槽和收集箱,所述酸洗架的顶端两侧安装有升降架,两个所述升降架对称分布,且两个升降架的顶端安装有酸洗槽,所述浸胶槽的底部安装有浸胶支架,所述冲洗脱模机构的一侧开设有中间槽,且中间槽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一端安装有电机,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笼,所述转笼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干燥海绵层,所述接水槽的上半段内部嵌入有过滤网,
……
,所述清洗机构、干燥机构、第一烘干机构、卷边机构、第二烘干机构、冲洗脱模机构、光电计数器、排水控制阀、升降架和电机均与主控制箱内部安装的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5]由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浸胶槽处完成避孕套模具的初次浸胶后在将模具导出时主要是利用的轨道的上升来实现的,但是这种防止只能实现模具以竖直状态继续向下游输送进入二次浸胶或者烘干工序,以竖直状态进入到二次浸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以竖直状态下进行烘干的模具其上的浆料在重力作用下会存在底部涂胶过厚的情况,造成产品质量不均。
[0006]同时,在初次进行运行设备时一般需要运行一圈后对清洗后的模具表面的水分进行烘干后才能进行正式的浸胶工序,因此需要模具以水平状态运行且需要避开低位的浸胶池,上述对比文件对于浸胶前的模具预处理烘干操作也是无法实现的。
[0007]为此,本技术针对现有的避孕套模具导出的方式进行了优化一改进,特此设计了处一种能够控制浸胶后的竖直状态下的模具快速转换为水平状态下下向下游输送的新型导出输送结构,用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避孕套模具浸胶后的模具导出输送组件,包括安装在外部输送机上的模具输送链带,所述模具输送链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实现沿左右方向运转,在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的底部沿移动进方向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模具定位机构,在各所述模具定位机构的端部均安装有避孕套模具,在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的外侧间隔设置有一模具导升件,在所述模具导升件的外侧设置有一与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所述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固定设置,所述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用于在模具浸胶前对被所述模具输送链带水平输送过来的模具的外端支撑,在所述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的右端安装有一模具自动导流机构,所述模具自动导流机构在自然状态下其右端处于向上倾斜状态、工作状态下其右端处于水平状态且用于衔接所述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与所述模具导升件的右端。
[000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模具导升件由自左至右依次一体成型的低位段、外斜过渡导升段、高位平直支撑段组成。
[00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位段位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的下方且用于在模具浸胶工序中对安装在所述模具输送链带底部的各模具的后侧壁进行抵接,所述高位平直支撑段与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的外侧,所述外斜过渡导升段的左端向下且向内倾斜后与所述低位段相连接,所述外斜过渡导升段的右端向外且向上倾斜后与所述高位平直支撑段的左端连接,所述模具导升件用于将经过浸胶后处于竖直状态的模具导向转化为水平状态。
[00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模具自动导流机构包括一转动铰接座,所述转动铰接座通过铰接轴活动铰接在所述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的右端固连的固定铰座上,在所述转动铰接座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一配重杆,在所述配重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配重柱,在所述转动铰接座的顶部固定焊接有一过渡导流板,在自然状态下所述过渡导流板在所述配重柱的重力作用下实现翘起,在翘起状态下的所述过渡导流板与所述模具导升件的外斜过渡导升段之间形成供竖直状态下的模具自竖直过渡为水平的转化空间。
[00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模具定位机构包括通过铰轴活动铰接在所述模具输送链带底部的U型安装架,在所述U型安装架内固定安装有一水平定位轴,在所述水平定位轴的两侧分别套接有一回位扭簧,在所述水平定位轴的下部设置有一连接帽,所述连接帽的底部安装有避孕套模具。
[00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帽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00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当处于浸胶工序时,所述模具自动导流机构处于自然状态,当处于浸胶前的模具烘干工序时,所述模具自动导流机构处于工作状态。
[00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当处于浸胶工序时,各避孕套模具的外端不经过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及模具自动导流机构;当处于浸胶前的模具烘干工序时,竖直状态的避孕套模具在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的带动作用下经过模具导升件的导流支撑转化为水平状态向右继续输送。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输送组件存在两种工序状态下的输送模式,可以适用于浸胶工序后的竖直状态的避孕套模具的导出,并在导出时将竖直状态的避孕套模具经过模具导升件转化为水平
状态继续向右侧的下游输送,也可以使用在浸胶处理之前的避孕套模具的表面水渍的烘干处理,可以在模具输送链带的牵引作用下配合外侧的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的支撑作用,保持模具的近似水平状态的输送,同时配合模具自动导流机构可以实现将模具过渡至由模具导升件的右侧对模具的外端进行继续支撑后送入下游烘干工序。
[0018]2、模具导升件的结构简单,且通过其倾斜与上升结构的设计可以保证其对竖直状态下的模具进行导向支撑后转换为水平状态进行输送,整个结构设计巧妙且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换向的作用。
[0019]3、模具自动导流机构存在自然状态与工作状态,当处于浸胶工序时,所述模具自动导流机构处于自然状态,当处于浸胶前的模具烘干工序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避孕套模具浸胶后的模具导出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外部输送机上的模具输送链带,所述模具输送链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实现沿左右方向运转,在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的底部沿移动进方向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模具定位机构,在各所述模具定位机构的端部均安装有避孕套模具,在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的外侧间隔设置有一模具导升件,在所述模具导升件的外侧设置有一与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所述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固定设置,所述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用于在模具浸胶前对被所述模具输送链带水平输送过来的模具的外端支撑,在所述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的右端安装有一模具自动导流机构,所述模具自动导流机构在自然状态下其右端处于向上倾斜状态、工作状态下其右端处于水平状态且用于衔接所述水平位左侧支撑导轨与所述模具导升件的右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孕套模具浸胶后的模具导出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导升件由自左至右依次一体成型的低位段、外斜过渡导升段、高位平直支撑段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孕套模具浸胶后的模具导出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段位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的下方且用于在模具浸胶工序中对安装在所述模具输送链带底部的各模具的后侧壁进行抵接,所述高位平直支撑段与所述模具输送链带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模具输送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新民,王中雷,史勤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极美乳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