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隔磁片的磁流变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隔磁片的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虽然智能振动控制领域对阻尼器的应用越来越广,阻尼器类型越来越多,其总的优化、设计目的是找到更加小型化、轻量化、出力值最大化的磁流变阻尼器,但是传统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凭借着其简单的结构以及较强的安全性仍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磁流变阻尼器,众多学者忽略对其的优化研究而去追寻更复杂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创新设计,以至于传统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优点被忽视,存在的问题也一直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0003]传统的磁流变阻尼器将活塞杆上的活塞设计为工字型轮廓,将单组励磁线圈缠绕于活塞中间区域的线圈槽上,阻尼间隙填充磁流变液,当励磁线圈通电时,有效长度内的磁流变液将发生流变现象从液体转变为类固体,从而完成磁流变阻尼器的减振耗能过程。
[0004]传统的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存在着在运动过程中阻尼力出力值输出不稳定的问题,即在阻尼器工作过程中随着活塞位置的改变,活塞盘上下端面所接触的材料的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隔磁片的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架(1
‑
1),活塞盘(1
‑
2),导磁臂(2),阻尼间隙(3),导磁上缸筒(4),励磁线圈(6),活塞杆(7),上隔磁端盖(8),隔磁片(9),线圈通道(10),下隔磁端盖(11),下缸筒(12),活塞杆螺纹(13),隔磁片螺纹(14),隔磁端盖螺纹(15),上下缸筒连接螺纹(16),连接端(17),导电滑轨(20)和引线管(21);所述隔磁片(9)为单独个体,为外大内小的圆台状,内沿(9
‑
2)设有螺纹,安装时与活塞杆(7)通过螺纹(14)进行组装,并与活塞(1)形成锁紧,所述导磁臂(2)与所述绕线架(1
‑
1)、所述活塞盘(1
‑
2)之间为一体形成所述活塞(1),所述活塞(1)与活塞杆(7)之间通过活塞杆螺纹(13)进行轴向连接,并直接穿过上隔磁端盖(8)、下隔磁端盖(11),上隔磁端盖(8)、下隔磁端盖(11)通过端盖螺纹(15)与导磁上缸筒(4)进行连接,在导磁上缸筒(4)内部,导磁臂(2)内壁一侧与励磁线圈(6)相接触,导磁臂(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