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64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0
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用以驱动第一光学元件,包括固定部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第一光学元件可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光学元件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光学元件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光学元件相对固定部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0003]前述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设有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驱动光学元件(例如为镜头)沿着光轴进行移动,进而达到自动对焦(Auto Focus,AF)或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lization,OIS)的功能。光线可穿过前述光学元件在感光元件上成像。然而,现今移动装置的趋势是希望可具有较小的体积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用度,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尺寸以及提升其耐用度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用以驱动第一光学元件,包括固定部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第一光学元件可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光学元件相对固定部运动。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面朝不同方向。光线沿着第一轴行进,并由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口入射进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线由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口沿着第二轴离开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第一轴与第二轴不平行。第一轴与第二轴不相交。第一轴通过第一开口的中心。第二轴通过第二开口的中心。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至少部分重叠。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不重叠。第二方向与第二轴不平行。第二方向与第二轴互相垂直。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面积不同。第一开口小于第二开口。第一表面具有平面的结构。第二表面具有平面的结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互相垂直。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还包括延伸部、外框、底座、以及框架。延伸部由第二表面突出。外框具有容置空间。底座设置于容置空间并固定地连接外框。框架设置于容置空间并固定地连接外框。延伸部邻近第二开口。延伸部具有一回避部,对应第二开口。回避部具有渐缩的结构。第一表面延伸至延伸部。外框具有金属材质。底座具有塑胶材质。框架具有塑胶材质。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或底座包括连接强化部,对应底座或框架。连接强化部具有渐缩的结构。连接强化部具有连接强化面,面朝底座或框架。连接强化面与第一表面不平行。连接强化面与第一表面不垂直。连接强化面与第二表面不平行。连接强化面与第二表面不垂直。连接强化面与第三轴不平行。第三轴与第二方向平行。连接强化面与第三轴不垂
直。底座至少部分位于延伸部。框架未设置于延伸部。底座包括第三开口对应第一开口。第三开口具有封闭的结构。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元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第一光学元件可相对固定部于第一维度运动。第二光学元件可相对固定部于第二维度运动。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二光学元件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维度与第二维度不同。沿着第三方向观察时,第一光学元件的中心与第二光学元件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三轴不平行。第三方向与第一轴平行。沿着第三方向观察时,第一光学元件的中心与第二光学元件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三轴不垂直。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底座。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框架。第一驱动组件未设置于框架。第二驱动组件未设置于底座。第一驱动组件至少部分位于延伸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维度为以第一转轴为轴心的转动。第二维度为以第二转轴为轴心的转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互相不平行。第一转轴与第一轴不平行。第一转轴与第二轴不平行。第一转轴与第三轴不平行。第二转轴与第一轴平行。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互相对应的第一线圈以及第一磁性元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互相对应的第二线圈以及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可相对运动。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线圈不可相对运动或第一线圈与第二磁性元件不可相对运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弹性组件以及支撑组件。第一光学元件经由弹性组件活动地连接固定部。第二光学元件经由支撑组件活动地连接固定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互相垂直。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磁元件、第三磁性元件。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磁元件。第一导磁元件与第二导磁元件不可相对运动。第一导磁元件固定地连接第一磁性元件。第二导磁元件固地连接第二线圈。第三磁性元件对应第一线圈。第一磁性元件、第三磁性元件之间具有间距,对应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固定地连接固定部。第一光学元件经由弹性组件的一弹性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弹性部具有可挠性。弹性组件的第一固定端固定地连接第一光学元件。弹性组件的第二固定端固定地连接固定部。支撑组件可相对第二光学元件或固定部运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以第一频率驱动第一光学元件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二驱动组件于第二频率范围驱动第二光学元件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二频率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一频率。第一开口的中心与第一光学元件的中心相隔第一距离。第二开口的中心与第二光学元件的中心相隔第二距离。第一光学元件的中心与第二光学元件的中心相隔第三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不同。第一距离与第三距离不同。第二距离与第三距离不同。光线的路径依序经过第一开口、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元件、第二开口。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率至少大于第二频率范围的最大值10倍。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三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三距离。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公开各元件的特殊相对位置、大小关系不但可使驱动机构达到特定方向的薄型化、整体的小型化,另外经由搭配不同的光学模块使系统更进一步提升光学品质(例如拍摄品质或是深度感测精度等),更进一步地利用各光学模块达到多重防震系统以大幅提升防手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以下将配合所附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依据在业界的标准做法,多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示出且仅用以说明例示。事实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的特征。
[0017]图1A、图1B、图1C、图1D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从不同角度观察时的示意图。
[0018]图2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0019]图3A、图3B、图3C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运作时从不同方向观察时的示意图。
[0020]图4A、图4B、图4C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一些元件的示意图。
[0021]图5A、图5B、图5C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一些元件的示意图。
[0022]图5D是沿着图5B的线段A

A示出的剖面图。
[0023]附图标记如下:
[0024]100: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0025]200:固定部
[0026]210:外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一第一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部,该第一光学元件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以及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一光学元件相对该固定部运动;其中该固定部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面朝不同方向;一光线沿着一第一轴行进,并由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一开口入射进入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该光线由该第二表面的一第二开口沿着一第二轴离开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该第一轴与该第二轴不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与该第二轴不相交;该第一轴通过该第一开口的中心;该第二轴通过该第二开口的中心;沿着一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至少部分重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一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不重叠;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二轴不平行;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二轴互相垂直;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的面积不同;该第一表面具有平面的结构;该第二表面具有平面的结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互相垂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还包括:一延伸部,由该第二表面突出;一外框,具有一容置空间;一底座,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固定地连接该外框;以及一框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固定地连接该外框;该第一开口小于该第二开口;该延伸部邻近该第二开口;该延伸部具有一回避部,对应该第二开口;该回避部具有渐缩的结构;该第一表面延伸至该延伸部;该外框具有金属材质;该底座具有塑胶材质;该框架具有塑胶材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或该底座包括一连接强化部,对应该底座或该框架;
该连接强化部具有渐缩的结构;该连接强化部具有一连接强化面,面朝该底座或该框架;该连接强化面与该第一表面不平行;该连接强化面与该第一表面不垂直;该连接强化面与该第二表面不平行;该连接强化面与该第二表面不垂直;该连接强化面与一第三轴不平行;该第三轴与该第二方向平行;该连接强化面与该第三轴不垂直;该底座至少部分位于该延伸部;该框架未设置于该延伸部;该底座包括一第三开口对应该第一开口;该第三开口具有封闭的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光学元件,可相对该固定部于一第二维度运动;以及一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二光学元件相对该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一光学元件可相对该固定部于一第一维度运动;该第一维度与该第二维度不同;沿着一第三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光学元件的中心与该第二光学元件的中心的连线与该第三轴不平行;该第三方向与该第一轴平行;沿着该第三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光学元件的中心与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修陈怡和王英任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