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0001]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电子产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用于电子产品散热的热管或者均温板等散热装置目前采用的散热结构,例如复合毛细结构,通过利用毛细结构做组合变化,来提升电子产品的散热能力。但是由于热管对于末端可能会有不同形状,导致毛细结构在制程上的难度增加,制造成本提高,而不对末端进行相应处理则会损失相应的散热面积,导致散热能力的损失。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散热结构以充分利用散热装置的所有散热面积,并提高其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增加毛细散热面积,提升复合毛细结构配合度,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包括:
[0005]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蒸发段,另一端设置有冷凝段;
[0006]第一散热结构,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内;
[0007]第二散热结构,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内壁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散热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散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壳体(10),所述散热壳体(10)的一端设置有蒸发段(13),另一端设置有冷凝段(12);第一散热结构(20),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10)内;第二散热结构(30),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10)的内壁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散热结构(20)、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散热结构(30)与所述蒸发段(13)相对应;其中,所述散热壳体(10)还包括第一末端部(11),所述第一末端部(11)位于所述蒸发段(13)远离所述冷凝段(12)一端,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散热结构(20)、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散热结构(30)均与所述第一末端部(11)对应设置并对应设置于第一末端部(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结构(30)包括:随形部(31),设置于所述第一末端部(11)内并贴合于所述第一末端部(11)的内壁,所述随形部(31)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20)对应所述第一末端部(11)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结构(30)还包括:直筒部(32),连接于所述随形部(31)并向所述冷凝段(12)的一侧延伸,所述直筒部(32)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20)对应所述蒸发段(13)的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结构(30)为烧结式结构、沟槽式结构和编织网结构中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结构(30)为编织网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30)包括:多个第一网丝(301),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多个第二网丝(302),沿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网丝(301)连接于所述第二网丝(302)并相互呈交叉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第一散热结构(20)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沿所述第一散热结构(20)的径向方向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一散热结构(20)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
,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散热结构(20)的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玮祥,王灿灿,黄世霖,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