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56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0
本申请涉及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包括针头部、内管、注液推杆、外壳及操纵部,注液推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外壳内,内管的一端与针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注液推杆连接于外壳内,外壳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孔,操纵部通过容置槽孔连接于注液推杆的侧面;操纵部包括操作杆、传动杆,操作杆与传动杆相铰接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点,传动杆与注液推杆活动连接的位置为第二位置点,沿注液推杆的轴向,第二位置点相较于第一位置点邻近针头部。本申请可以在进退针时不触碰注液推杆,注液推杆与内管间无需弹性配合,减少了配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操作简便等优势。操作简便等优势。操作简便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技术介绍

[0002]自上世纪80年代,内窥镜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消化道疾病,经过长期发展内窥镜技术日臻完善,镜下治疗已成为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镜下注射治疗技术更是以手术微创、可直接患部注药的优点,被越来愈多的消化道疾病患者所接受,尤其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效果更为突出。
[0003]目前与内窥镜配套使用的一次性内窥镜用注射针被广泛应用于内窥镜下注射治疗。现有技术中,内窥镜用注射器具通常设有可插入到内窥镜通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连接于该插入部端部位置的操作部,其中,插入部包括双重管,该双重管具有外管和以进退自由的方式插入到该外管内的内管,操作部进行内外管进退的操作,内管的前端安装有中空状的针体。但是,现有的内窥镜用注射器具通常只具有单纯的注射功能,使用时需要用完成全部的进针和退针操作,且全程离不开操作者的手部控制,较为费力,给手术带来不便,经临床验证,使用威尔逊

库克医学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包括针头部(1)、内管(2)、注液推杆(3)、外壳(4)、及操纵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推杆(3)内设有供药液流通的通道,所述注液推杆(3)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内管(2)的一端与所述针头部(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液推杆(3)连接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外壳(4)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孔(430),所述操纵部(5)通过所述容置槽孔(430)连接于所述注液推杆(3)的侧面;所述操纵部(5)包括操作杆(51)、传动杆(52),所述操作杆(51)的一端穿过所述容置槽孔(430)与所述传动杆(52)连接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操作杆(51)与所述传动杆(52)相铰接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点(A),所述传动杆(52)与所述注液推杆(3)活动连接的位置为第二位置点(B),沿所述注液推杆(3)的轴向,所述第二位置点(B)相较于所述第一位置点(A)邻近所述针头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52)于水平面内斜向连接于所述操作杆(51),所述操纵部(5)的力臂位于邻近针头部(1)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部(5)还包括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板(53)与所述操作杆(51)连接,并通过所述容置槽孔(430)容置于所述注液推杆(3)与所述外壳(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包括外管(41)、外筒(42)、板机外壳(43),所述外筒(42)为内部中空的筒结构,所述外筒(42)的一端与所述外管(41)贯通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板机外壳(43)的内部,所述内管(2)设置于所述外管(41)内,所述外管(41)与所述内管(2)相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经桑媛王锡彬陈孟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