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48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站,包括格栅井、调节池、絮凝反应池、一级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氧化池、SBR反应池、生物滤池、清水池和污泥池;一级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氧化池、SBR反应池和二级沉淀池的底部均依次通过一级污泥管道和二级污泥管道与污泥池相连接,污泥池通过排泥管道与板框压滤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的多级沉淀处理,以及过滤池的过滤处理,可以大大降低清水池中的杂质含量;清水池中的清水可通过反冲洗管道对生物滤池和过滤池进行反冲洗处理。滤池和过滤池进行反冲洗处理。滤池和过滤池进行反冲洗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站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站。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指的是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其中生活污水占比很大。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
[0003]如图1的对比文件1,污水统一排放至污水池中,之后依次经由调节池、沉淀池和SBRA反应池进行处理后排放至清水池中,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池中。
[0004]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5327196U的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SBR改良型一体化污水设备,包括箱体,且箱体内部由左到右依次开设有调节池、SBR反应池、设备间和消毒池,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溢流堰板以及膜组件,且设备间的内部设置有电控柜,连接在膜组件和电控柜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膜出水泵、膜出水电动阀和曝气风机,并在设备间设置清洗管,且清洗管的外部连接有膜清洗电动阀和膜清洗泵,所述清洗管的一端与膜组件连通,另一端与消毒池连通。本技术所述的一种SBR改良型一体化污水设备,通过将MBR膜组件替换滗水器,数倍提高活性污泥浓度、高精密过滤,既能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又可省略掉SBR工艺里最耗时的沉淀、滗水阶段,缩短整个反应周期,提高处理效率,节省投资。
[0005]综上所述,现有的技术中的污水处理系统一般是将污水池中的废水经过一道絮凝沉淀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清水排放至清水池中,将处理后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池中,但是这种处理工艺会导致废水的杂质较多,并可能会对后续的反应造成影响。
[0006]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污水处理站,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站。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污水处理站,包括格栅井、调节池、絮凝反应池、一级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氧化池、SBR反应池、生物滤池、清水池和污泥池;
[0010]格栅井的左侧设置有污水进水管道,格栅井与右侧的调节池相连接,调节池的右侧底部通过第一泵水管道与右侧的絮凝反应池的左侧顶部相连接,絮凝反应池的右侧顶部与右侧的一级沉淀池的左侧顶部相连接,一级沉淀池的右侧顶部通过第二泵水管道与右侧的水解酸化池的左侧底部相连接,水解酸化池的右侧顶部通过第三泵水管道与氧化池的左侧底部相连接,氧化池的右侧顶部与右侧的SBR反应池的左侧顶部相连接,SBR反应池的右侧中部通过第六泵水管道与右侧的中间水池的左侧中部相连接,中间水池的右侧底部通过第七泵水管道与右侧的生物滤池的左侧底部相连接,生物滤池的右侧顶部通过第四泵水管
道与二级沉淀池的右侧顶部相连接,二级沉淀池的右侧顶部通过第五泵水管道与右侧的过滤池的左侧顶部相连接,过滤池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滤芯,过滤池的右侧底部通过第八泵水管道与清水池的左侧底部相连接,清水池的右侧顶部设置有排水管道;
[0011]一级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氧化池、SBR反应池和二级沉淀池的底部均依次通过一级污泥管道和二级污泥管道与污泥池相连接,污泥池通过排泥管道与板框压滤机相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加药器,加药器内置絮凝剂,加药器内的絮凝剂通过加药管道输送至絮凝反应池内。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第一鼓风机通过第一风管与SBR反应池相连接,第二鼓风机通过第二风管与生物滤池相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生物滤池的右侧顶部还设置有第一回流管道,第一回流管道与调节池相连接;过滤池的右侧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回流管道,第二回流管道与调节池相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清水池的左侧底部还设置有反冲洗管道,反冲洗管道分别与生物滤池的右侧底部、过滤池的左侧底部相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备用池,备用池的左侧顶部通过第九泵水管道与调节池相连接,备用池的右侧底部通过第十泵水管道与絮凝反应池的左侧顶部相连接。
[0017]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技术通过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的多级沉淀处理,以及过滤池的过滤处理,可以大大降低清水池中的杂质含量;
[0019]清水池中的清水可通过反冲洗管道对生物滤池和过滤池进行反冲洗处理。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是现有技术中对比文件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25]格栅井1、污水进水管道2、调节池3、加药器4、加药管道5、第一泵水管道6、絮凝反应池7、一级沉淀池8、第一鼓风机9、第二泵水管道10、第一风管11、水解酸化池12、第三泵水管道13、氧化池14、SBR反应池15、第二鼓风机16、中间水池17、第二风管18、生物滤池19、第四泵水管道20、二级沉淀池21、第五泵水管道22、过滤池23、第二回流管道24、清水池25、排水管道26、第九泵水管道27、备用池28、第十泵水管道29、二级污泥管道30、污泥池31、排泥管道32、板框压滤机33、第六泵水管道34、第七泵水管道35、一级污泥管道36、第一回流管道
37、反冲洗管道38、第八泵水管道39。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污水统一排放至污水池中,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井(1)、调节池(3)、絮凝反应池(7)、一级沉淀池(8)、水解酸化池(12)、氧化池(14)、SBR反应池(15)、生物滤池(19)、清水池(25)和污泥池(31);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井(1)的左侧设置有污水进水管道(2),所述格栅井(1)与右侧的调节池(3)相连接,所述调节池(3)的右侧底部通过第一泵水管道(6)与右侧的絮凝反应池(7)的左侧顶部相连接,所述絮凝反应池(7)的右侧顶部与右侧的一级沉淀池(8)的左侧顶部相连接,所述一级沉淀池(8)的右侧顶部通过第二泵水管道(10)与右侧的水解酸化池(12)的左侧底部相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12)的右侧顶部通过第三泵水管道(13)与氧化池(14)的左侧底部相连接,所述氧化池(14)的右侧顶部与右侧的SBR反应池(15)的左侧顶部相连接,所述SBR反应池(15)的右侧中部通过第六泵水管道(34)与右侧的中间水池(17)的左侧中部相连接,所述中间水池(17)的右侧底部通过第七泵水管道(35)与右侧的生物滤池(19)的左侧底部相连接,所述生物滤池(19)的右侧顶部通过第四泵水管道(20)与二级沉淀池(21)的右侧顶部相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21)的右侧顶部通过第五泵水管道(22)与右侧的过滤池(23)的左侧顶部相连接,所述过滤池(23)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滤芯,所述过滤池(23)的右侧底部通过第八泵水管道(39)与清水池(25)的左侧底部相连接,所述清水池(25)的右侧顶部设置有排水管道(26);所述一级沉淀池(8)、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向前林娜杨乾罡梁胜娜
申请(专利权)人:鲁控锦睿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