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排线转接针自动化测试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21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减少多信号测试时外界因素对线路信号传递的干扰,以及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测试效率的软排线转接针自动化测试治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和测试载具,底座上设置有上压板模组、运动模组以及信号集成模组,测试载具上设置有若干与产品配合的测试转接模块,上压板模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若干探针转接模块,若干探针转接模块均设置在升降机构的活动端,信号集成模组包括集成信号转接板以及设置在集成信号转接板上的若干集成转接针模,运动模组包括设置在上压板模组和信号集成模组之间的装载架以及直线驱动机构,装载架浮动设置在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动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用于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用于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排线转接针自动化测试治具


[0001]本技术应用于测试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软排线转接针自动化测试治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在对产品测试时,为了保证测试效率就需要增加测试的产品数量,导致测试时需要传递大量的信号,这就对信号的传递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解决产品多信号测试时,现有技术是将每路信号通过单独的线路依次分散传递到测试系统,这样就会给待测信号带来更多的外界干扰,会导致信号失真,丢失。
[0003]另外,在进行批量测试的时候测试对接装置的稳定性好坏,也会导致测试时产品传输信号的质量,传统的测试设备通常是人工进行产品的放置以及测试探针的对接锁定。在操作对接的过程中容易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探针接触不良,故而如果能够避免误操作便能够就减少检测过程中带来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减少多信号测试时外界因素对线路信号传递的干扰,以及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测试效率的软排线转接针自动化测试治具。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座和测试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上压板模组、运动模组以及信号集成模组,所述测试载具上设置有若干与产品配合的测试转接模块,所述上压板模组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若干探针转接模块,若干所述探针转接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所述信号集成模组包括集成信号转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成信号转接板上的若干集成转接针模,所述运动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压板模组和所述信号集成模组之间的装载架以及直线驱动机构,所述装载架浮动设置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动端,所述升降机构带动若干所述探针转接模块下降,下压过程中若干所述探针转接模块、若干所述测试转接模块以及若干所述集成转接针模对应依次导通。
[0006]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底座用于提供整体结构的支撑,所述测试载具用于进行待测产品的承载以及与所述上压板模组和所述信号集成模组配合进行信号测试。其中,由所述运动模组带动所述测试载具作往复直线运动,进而在上下料工位和测试工位之间切换。采用集成信号转接板与若干集成转接针模连接导通,实现采用电路板线路的形式进行多路信号的集成,通过集成后再进行统一线路的传输,相较于传统每路信号都通过单独线束连接,该结构大幅减少了外界信号干扰以及避免每条线束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降低设备的组成成本。通过上压板模组以及所述运动模组配合实现自动化测试,通过与外部的机械臂配合实现自动上下料,使得测试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同时提高
检测效率。
[0007]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测试载具还包括底板和载板,所述载板浮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若干所述测试转接模块阵列分布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载板上设置有若干与待测产品相适配的限位仿形槽,所述限位仿形槽设置有与所述测试转接模块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测试转接模块包括板对板转接针模以及WIB针模,所述板对板转接针模穿过所述通孔与待测产品对接导通,所述板对板转接针模以及所述探针转接模块均与所述WIB针模配合对接,所述WIB针模与所述集成转接针模对接导通。
[0008]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架、活动板以及压板组件,所述导向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板滑动配合在所述导向架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板传动连接的升降气缸,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至少两组的分离气缸,所述压板组件与所述分离气缸的活动端连接,若干所述探针转接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压板组件上。
[0009]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压板组件包括盖板、上压板以及导向板,若干所述测试转接模块固定在所述上压板上,所述盖板通过连杆固定在所述上压板的上端面,所述盖板与所述活动板相配合,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分离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导向板浮动设置在所述上压板的下端面,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与若干所述测试转接模块相适配的测试通口。
[0010]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探针转接模块包括若干cell探针、cell转接板以及若干cell转接针,若干所述cell探针与待测产品上表面的检测触点接触,若干所述cell探针通过所述cell转接板与若干所述cell转接针对应导通,若干所述cell转接针与对应的所述测试转接模块导通配合,所述cell转接板上还设置有与待测产品限位配合的弹性压棒。
[0011]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运动模组还包括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底部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动架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所述装载架浮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架上。
[0012]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集成信号转接板包括依次设置且一体连接的绝缘板以及电路板,若干所述集成转接针模穿过所述绝缘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所述升降机构以及所述运动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所述压板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所述探针转接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所述测试载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所述信号集成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技术的测试点位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底座1和测试载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上压板模组3、运动模组4以及信号集成模组5,所述测试载具2上设置有若干与待测产品6配合的测试转接模块,所述上压板模组3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若干探针转接模块,若干所述探针转接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所述信号集成模组5包
括集成信号转接板501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成信号转接板501上的若干集成转接针模502,所述运动模组4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压板模组3和所述信号集成模组5之间的装载架401以及直线驱动机构402,所述装载架401浮动设置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402的活动端,所述升降机构带动若干所述探针转接模块下降,下压过程中若干所述探针转接模块、若干所述测试转接模块以及若干所述集成转接针模502对应依次导通。所述集成信号转接板501包括依次设置且一体连接的绝缘板以及电路板,若干所述集成转接针模502穿过所述绝缘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绝缘板防止若干所述集成转接针模502之间的信号干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402为笔形气缸。
[0021]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载具2还包括底板201和载板202,所述载板202浮动设置在所述底板201上,若干所述测试转接模块阵列分布在所述底板201上,所述载板202上设置有若干与待测产品6相适配的限位仿形槽203,所述限位仿形槽203设置有与所述测试转接模块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测试转接模块包括板对板转接针模204以及WIB针模205,所述板对板转接针模204穿过所述通孔与待测产品6对接导通,所述板对板转接针模204以及所述探针转接模块均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排线转接针自动化测试治具,它包括底座(1)和测试载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上压板模组(3)、运动模组(4)以及信号集成模组(5),所述测试载具(2)上设置有若干与待测产品(6)配合的测试转接模块,所述上压板模组(3)包括升降机构以及若干探针转接模块,若干所述探针转接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所述信号集成模组(5)包括集成信号转接板(501)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成信号转接板(501)上的若干集成转接针模(502),所述运动模组(4)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压板模组(3)和所述信号集成模组(5)之间的装载架(401)以及直线驱动机构(402),所述装载架(401)浮动设置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402)的活动端,所述升降机构带动若干所述探针转接模块下降,下压过程中若干所述探针转接模块、若干所述测试转接模块以及若干所述集成转接针模(502)对应依次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排线转接针自动化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载具(2)还包括底板(201)和载板(202),所述载板(202)浮动设置在所述底板(201)上,若干所述测试转接模块阵列分布在所述底板(201)上,所述载板(202)上设置有若干与待测产品(6)相适配的限位仿形槽(203),所述限位仿形槽(203)设置有与所述测试转接模块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测试转接模块包括板对板转接针模(204)以及WIB针模(205),所述板对板转接针模(204)穿过所述通孔与待测产品(6)对接导通,所述板对板转接针模(204)以及所述探针转接模块均与所述WIB针模(205)配合对接,所述WIB针模(205)与所述集成转接针模(502)对接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排线转接针自动化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架(301)、活动板(302)以及压板组件,所述导向架(301)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活动板(302)滑动配合在所述导向架(30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板(302)传动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王斌刘智坤李文超朱彦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