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水专利>正文

一种河道截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416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一种河道截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截污井,分布于河道两侧并与雨污管道相连用于截取污水;一截污渠,沿河道方向分布,并与河道沿岸的多个雨污管道相连截取覆盖范围内的污水,同时与各截污井连通汇流截取的污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使用截污井和截污渠等措施对排污口和驳岸渗漏进行全面收集汇集,以此来补救控源截污不彻底情况,隔绝污水流入河道,弥补了源头截污的不足也缓解了污水处理厂的压力,提高了对河道生态的治理效果,具有长远的意义。具有长远的意义。具有长远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截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
,尤其是一种河道截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河流都面临着来自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污染。位于城市附近的河道大多是较为浅窄的河流,但由于水环境容量小且河道浅窄,水体在受到污染后其水体自净能力差,很容易成为居民生活污水、雨水及垃圾的受纳体,从而导致水体溶解氧的大量消耗,造成水体缺氧而呈黑臭状态,使整个生态系统出现危机。
[0003]由于城镇化进行发展迅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远远落后城镇化进程,污水处理厂基本都处于饱的运行状态,导致污水管道部分污水外溢,最终流入河道。
[0004]管道私接偷排现象无法彻底根治,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相应的生活配套也成爆发式增长,商业污水如餐饮/洗车/理发/干洗等行业如雨后春笋,同时还有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原本应该是排到污水管道中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到河道中,但是目前由于排水私接现象较为混乱,这部分污水通常都是排入雨水井中,而雨水井直接与河道连通,从而导致这部分污水直接排向河道,污染河道;
[0005]同时城市中雨污混合管道也是常态,即采用合流制直接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城市附近的水域中,造成水体严重污染,水质急剧恶化,水体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
[0006]对于污水的截留能够直接避免污水进入到河道中,是作为河道治理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河道沿岸的雨水/雨污混合管道分布众多,而且还有排水私接的情况,如果针对每个雨水/雨污混合管道进行处理那处理难度和成本难于预估。
[0007]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河道截污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河道截污系统,通过提升井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再通过尾水生态调节系统进行生态净化,提高了对河道生态的治理效果。
[0009]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河道截污系统,分布在河道两侧驳岸上,包括:至少一个截污井,分布于河道两侧并与雨污管道相连用于截取污水;一截污渠,沿河道方向分布,并与河道沿岸的多个雨污管道相连截取覆盖范围内的污水,同时与各截污井连通汇流截取的污水。
[0011]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2]还包括提升井,提升井连接在截污渠端部并用于将污水导出。
[0013]所述截污井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雨污管道相连的污水汇流管,用于污水截留,且在截污井位于污水汇流管下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污水出水管,污水出水管通过压力管道与截污渠相连,且压力管道从污水出水管到截污渠的高度呈递减状态。
[0014]所述截污井位于污水汇流管上侧的内壁上连接有雨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另一段雨污管道相连,且雨污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能够向河道内排水的河道排水口,截污井内设置有溢流墙。
[0015]所述截污渠沿河道方向预埋于驳岸的深处,截污渠的侧壁下端与重力管道对接,用于收集截污井中的污水,且截污渠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雨污管道,用于对多个雨污管道中的污水同时截留。
[0016]所述提升井与截污渠呈“L”型分布,提升井包括用于储水的储水部以及将污水提升的提升部,同时储水部与截污渠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栅栏,提升部内设置有提升泵,且提升泵通过压力管道与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相连接。
[0017]当且仅当所述截污渠为一个时,截污渠与截污井分处河道的两侧。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使用截污井和截污渠等措施对排污口和驳岸渗漏进行全面收集汇集,以此来补救控源截污不彻底情况,隔绝污水流入河道,弥补了源头截污的不足也缓解了污水处理厂的压力,提高了对河道生态的治理效果,具有长远的意义。
[0020]同时,本技术还具备如下优点:
[0021](1).通过设置截污渠,能够根据河道沿岸的雨水/雨污混合管道数量、密集程度以及纵深长短来投入使用,能够对河道沿岸一段距离进行集中截污,防止污水排入河道中。
[0022](2).截污井其优点主要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可以简单有效的对污水进行收集,针对排污不是很集中的区域,针对性较强,截污井一般设置于雨水/雨污混合管道分布松散的地域,此时如果通过截污渠进行汇流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成本的增加,此时根据雨水/雨污混合管道对应设置截污井,能够对污水进行截流,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
[0023](3).同时根据截污渠和截污井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河道的两岸同时进行针对性截污,同时能够对污水进行汇流集中处理,减少管道长度,方便管道分布,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为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截污井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截污渠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截污渠和提升井组合结构的剖视图。
[0030]图7为图6中C

C截面的剖视图。
[0031]其中:1、河道;2、驳岸;3、截污井;4、雨污管道;5、截污渠;6、提升井;7、重力管道;8、压力管道;
[0032]301、雨水排水管;302、河道排水口;303、污水汇流管;304、污水出水管;
[0033]601、过滤栅栏;602、储水部;603、提升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5]如图1

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河道截污系统,用于对目前分布在河道1沿岸的多个雨水/雨污混合管道进行截流,将污水进行截流收集,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河道1中;
[0036]在实际使用时,会在河道1的两侧设置多个截污系统,相邻的两个截污系统之间的间距在200

500米之间,且两个截污渠5之间通过提升泵和压力管道8进行连接,能够将沿岸的多个截污渠5中的污水汇流到一起,后续可以通过同一个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降低处理成本。
[0037]截污系统为多个根据现场环境进行分布,每个截污系统包括一个截污井3,以及多个与截污井3相连接的截污渠5,同时还包括对截污井3内污水进行提升输送的提升井6;
[0038]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截污渠5沿河道1方向预埋于驳岸2的深处,截污渠5的侧壁下端与重力管道7对接,用于收集截污井3中的污水,截污渠5可以对管道污水,驳岸2渗漏污水和面源污染进行全部收集,全面隔绝污染源汇入河道。
[003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且截污渠5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雨污管道4,用于对多个雨污管道4中的污水同时截留,截污渠5沿驳岸2方向分布并用于汇流河道1一侧的污水,截污渠5的布置长度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根据河道1沿岸的雨水/雨污混合管道数量、密集程度以及纵深长短来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截污系统,分布在河道(1)两侧驳岸(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截污井(3),分布于河道(1)两侧并与雨污管道(4)相连用于截取污水;一截污渠(5),沿河道(1)方向分布,并与河道(1)沿岸的多个雨污管道(4)相连截取覆盖范围内的污水,同时与各截污井(3)连通汇流截取的污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井(6),提升井(6)连接在截污渠(5)端部并用于将污水导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井(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雨污管道(4)相连的污水汇流管(303),用于污水截留,且在截污井(3)位于污水汇流管(303)下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污水出水管(304),污水出水管(304)通过压力管道(8)与截污渠(5)相连,且压力管道(8)从污水出水管(304)到截污渠(5)的高度呈递减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井(3)位于污水汇流管(303)上侧的内壁上连接有雨水排水管(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水
申请(专利权)人:刘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