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物分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414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絮凝物分滤装置,包括反应釜连接管、滤筒、导出管件以及连接固定件,反应釜连接管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连通于反应釜的输出部,滤筒与反应釜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导出管件安装于滤筒,连接固定件套接于反应釜连接管外部;滤筒包括延长管、透明管以及锁止头,延长管连通于反应釜连接管,所述透明管内部安装有可拆卸式滤网,所述透明管与所述延长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出管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透明管,所述锁止头安装于所述延长管并延伸至所述延长管内。该絮凝物分滤装置,通过透明管对反应釜连接管导出的物料进行观察,若出现大量絮凝物可通过对透明管的拆卸,通过对透明管的拆装可对絮凝物进行回收,对透明管进行清洗。清洗。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凝物分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絮凝物分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0003]在进行化工生产过程中,会在反应釜内形成油性物质和水的混合物,在静置后,油性物质悬浮于水上形成分层,但是在水和油性物质的分界面上会存在大量的絮凝物,难以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絮凝物分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反应釜内的化工生产过程中,水和油性物质的分界面上存在的大量絮凝物难以有效处理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絮凝物分滤装置,包括反应釜连接管、滤筒、导出管件以及连接固定件,所述反应釜连接管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连通于反应釜的输出部,所述滤筒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导出管件安装于所述滤筒,所述连接固定件套接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外部;所述滤筒包括延长管、透明管以及锁止头,所述延长管连通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所述透明管内部安装有可拆卸式滤网,所述透明管与所述延长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出管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透明管,所述锁止头安装于所述延长管并延伸至所述延长管内,以供开启和闭合所述延长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滤筒还包括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固定杆以及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连接盘固定安装于所述延长管外部,所述第二连接盘固定安装于所述导出管件的外部,所述固定杆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盘和所述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一螺帽螺接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盘和所述第二连接盘相抵触。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固定件包括锁止环、连接板以及第二螺帽,所述锁止环套接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外部,所述连接板沿竖直方向抵触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一侧,且所述锁止环穿过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螺帽螺纹连接于所述锁止环且与所述连接板抵触。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头,所述延长管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可拆卸式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延长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可拆卸式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固定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固定套接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外部,所述锁止环套接于所述套筒外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套筒相抵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周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锁止环位于所述限位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盘和所述第二连接盘上均开设有供固定杆穿过的槽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锁止环穿过的通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锁止环设置为“∪”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絮凝物分滤装置,通过反应釜连接管、滤筒和导出管件的设置,反应釜内导出的物料经过反应釜连接管至滤筒,滤筒包括延长管、透明管以及锁止头,延长管和透明管可过滤出絮凝物中的油性物质和水,水和油性物质经过导出管件导出,通过透明管对反应釜连接管导出的物料进行观察,若出现大量絮凝物可通过对透明管的拆卸,通过对透明管的拆装可对絮凝物进行回收,对透明管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絮凝物分滤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絮凝物分滤装置,包括反应釜连接管10、滤筒20、导出管件30以及连接固定件40,所述反应釜连接管10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连通于反应釜的输出部,所述滤筒20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1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导出管件30安装于所述滤筒20,所述连接固定件40套接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10外部;导出管件30与滤筒20相连通。
[0019]所述滤筒20包括延长管21、透明管22以及锁止头23,所述延长管21连通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10,所述透明管22内部安装有可拆卸式滤网,滤网安装于透明管22底端,所述透明管22与所述延长管2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出管件30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透明管22,所述锁止头23安装于所述延长管21并延伸至所述延长管21内,以供开启和闭合所述延长管21。透明管22安装于延长管21远离反应釜连接管10的一端。透明管22内出现絮凝物时,通过锁止头23对延长管21进行锁止。
[0020]通过反应釜连接管10、滤筒20和导出管件30的设置,反应釜内导出的物料经过反应釜连接管10至滤筒20,滤筒20包括延长管21、透明管22以及锁止头23,延长管21和透明管22可过滤出絮凝物中的油性物质和水,水和油性物质经过导出管件30导出,通过透明管22对反应釜连接管10导出的物料进行观察,若出现大量絮凝物可通过对透明管22的拆卸,通过对透明管22的拆装可对絮凝物进行回收,对透明管22进行清洗。
[0021]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而言,所述滤筒20还包括第一连接盘24、第二连接盘25、固定杆26以及第一螺帽27,所述第一连接盘24固定安装于所述延长管21外部,所述第二连接盘25固定安装于所述导出管件30的外部,所述固定杆26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盘24和所述第二连接盘25,所述第一螺帽27螺接连接于所述固定杆26的两端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盘24和所述第二连接盘25相抵触。所述第一连接盘24和所述第二连接盘25上均开设有供固
定杆26穿过的槽口。
[0022]第一连接盘24固定套接在延长管21外部,第二连接盘25固定套接在导出管件30的外部,固定杆26为螺纹杆,固定杆26的数量设置有四根,四根固定杆26均穿过第一连接盘24和第二连接盘25,四根固定杆26通过第一螺帽27将第一连接盘24和第二连接盘25固定。
[0023]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而言,所述连接固定件40包括锁止环41、连接板42、第二螺帽43以及套筒44,所述锁止环41套接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10外部,所述连接板42沿竖直方向抵触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10一侧,且所述锁止环41穿过所述连接板42,所述第二螺帽43螺纹连接于所述锁止环41且与所述连接板42抵触。所述套筒44固定套接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10外部,所述锁止环41套接于所述套筒44外部,所述连接板42与所述套筒44相抵触。所述套筒44的周壁开设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物分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连接管、滤筒、导出管件以及连接固定件,所述反应釜连接管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连通于反应釜的输出部,所述滤筒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导出管件安装于所述滤筒,所述连接固定件套接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外部;所述滤筒包括延长管、透明管以及锁止头,所述延长管连通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所述透明管内部安装有可拆卸式滤网,所述透明管与所述延长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出管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透明管,所述锁止头安装于所述延长管并延伸至所述延长管内,以供开启和闭合所述延长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物分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还包括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固定杆以及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连接盘固定安装于所述延长管外部,所述第二连接盘固定安装于所述导出管件的外部,所述固定杆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盘和所述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一螺帽螺接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盘和所述第二连接盘相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物分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件包括锁止环、连接板以及第二螺帽,所述锁止环套接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外部,所述连接板沿竖直方向抵触于所述反应釜连接管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臣陈元夏志勇刘开希林祥斌史篇史铁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海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