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01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管组件,包括底板和控制系统,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刀片,所述底板上且位于刀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刀片;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整列组件,所述整列组件将聚酰亚胺管排列整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聚酰亚胺管通过整列组件进行排列整齐之后,通过调节组件预设需要裁剪的聚酰亚胺管的长度,向调节组件方向推动聚酰亚胺管,聚酰亚胺管经过拦截,位于刀片左侧长度相同,通过控制电动推杆的延伸端带动刀片下压,通过刀片和第二刀片实现对聚酰亚胺管的整切,通过气缸带动刀具进行裁切,切口平整度能够满足产品使用标准,且通过机器裁剪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调节组件能够减少产品切割长度的误差。度的误差。度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管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芯片加工
,具体为一种切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Polyimide,简写为PI)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

CO

NR

CO

)[2]的一类聚合物,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其耐高温达400
°
C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

200~300
°
C,部分无明显熔点,高绝缘性能,103赫兹下介电常数4.0,介电损耗仅0.004~0.007,属F至H级绝缘。
[0003]在芯片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聚酰亚胺管,需要对聚酰亚胺管进行裁剪,标准为:长度为55
±
0.2mm,且管口平整,现有的聚酰亚胺管在进行裁剪时,采用裁纸刀进行裁剪,裁纸刀只能对1—5根左右的聚酰亚胺管进行裁剪,在切割前,需要操作人员反复进行对裁剪长度进行确认,保证裁剪误差,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由于刀片在进行切割时,是切斜方式的切割,会导致切口会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管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管组件,包括底板和控制系统,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刀片,所述底板上且位于刀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刀片;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整列组件,所述整列组件将聚酰亚胺管排列整齐;所述底板的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调节聚酰亚胺管的整切长度。
[0006]可选地,所述整列组件包括下盖板和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上盖板转动连接,所述下盖板和上盖板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下盖板上连接有吸铁石,所述吸铁石和上盖板之间磁性连接,两个所述卡槽的限制空间半径大于聚酰亚胺管的半径。
[0007]可选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整列组件在滑槽内滑动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0009]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上表面和第二刀片的刀尖位于同一水平线。
[0010]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的往复组件和与往复组件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夹持组件。
[0011]可选地,所述往复组件包括往复气缸,所述往复气缸的延伸端连接有连接片。
[0012]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框,所述夹持框的内壁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气囊和下气囊,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上共同连接有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连接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二电动阀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将聚酰亚胺管通过整列组件进行排列整齐之后,通过调节组件预设需要裁剪的聚酰亚胺管的长度,向调节组件方向推动聚酰亚胺管,聚酰亚胺管经过拦截,位于刀片左侧长度相同,通过控制电动推杆的延伸端带动刀片下压,通过刀片和第二刀片实现对聚酰亚胺管的整切,通过气缸带动刀具进行裁切,切口平整度能够满足产品使用标准,且通过机器裁剪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调节组件能够减少产品切割长度的误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底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整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切管组件,包括底板100和控制系统,底板100上连接有电动推杆110,电动推杆110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刀片120,底板100上且位于刀片12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刀片;底板100上设置有整列组件200,整列组件200将聚酰亚胺管排列整齐;底板100的上设置有调节组件300,调节组件300能够调节聚酰亚胺管的整切长度。
[0021]通过将聚酰亚胺管通过整列组件200进行排列整齐之后,通过调节组件300预设需要裁剪的聚酰亚胺管的长度,向调节组件300方向推动聚酰亚胺管,聚酰亚胺管经过拦截,位于刀片120左侧长度相同,通过控制电动推杆110的延伸端带动刀片120下压,通过刀片120和第二刀片实现对聚酰亚胺管的整切。
[0022]如图2和图3所示,整列组件200包括下盖板210和上盖板220,下盖板210和上盖板220转动连接,下盖板210和上盖板220上均开设有卡槽230,下盖板210上连接有吸铁石240,吸铁石240和上盖板220之间磁性连接,两个卡槽230的限制空间半径大于聚酰亚胺管的半径,底板100上开设有滑槽101,整列组件200在滑槽101内滑动连接。通过拉动整列组件200在滑槽101内滑动,将整列组件200与第二刀片的位置错开,防止进行整列过程中,第二刀片划伤操作人员的问题,然后打开上盖板220,将聚酰亚胺管铺在下盖板210上,操作人员使用手指搓动聚酰亚胺管,聚酰亚胺管卡入相对应的卡槽230内,操作人员将多余聚酰亚胺管收起,然后闭合上盖板220,吸铁石240将上盖板220吸住,两个卡槽230的闭合之后构成的限制空间大于聚酰亚胺管的半径,能够保证聚酰亚胺管能够在整列组件200内滑动。
[0023]如图2所示,调节组件300包括固定在底板100上的固定座310,固定座310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0,螺纹杆3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30,通过转动螺纹杆320,螺纹杆320在固定座310上转动,在底座100的作用下挡板330无法转动,只能进行左右移动,通过挡板330左右运动控制聚酰亚胺管的遮挡端点到切割点的距离,实现对于聚酰亚胺管切割长度的控制。
[0024]如图2所示,底板100上设置有凸块102,凸块102的上表面和第二刀片的刀尖位于
同一水平线,通过设置的凸块102能够对聚酰亚胺管的切割部分起到支撑效果,能够防止聚酰亚胺管没有支撑,会以第二刀片的刀尖为端点产生弯曲,从而影响了切割长度,造成切割产品不合格的问题。
[0025]如图1和图4所示,底板100上设置有上料组件400,上料组件400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00上的往复组件420和与往复组件420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夹持组件410,往复组件420包括往复气缸422,往复气缸422的延伸端连接有连接片421,夹持组件410包括夹持框411,夹持框411的内壁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气囊412和下气囊413,上气囊412和下气囊413上共同连接有出气管414和进气管416,出气管414上连接有第一电动阀门415,进气管416上连接有第二电动阀门417,通过将聚酰亚胺管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和控制系统,所述底板(100)上连接有电动推杆(110),所述电动推杆(110)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刀片(120),所述底板(100)上且位于刀片(12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刀片;所述底板(100)上设置有整列组件(200),所述整列组件(200)将聚酰亚胺管排列整齐;所述底板(100)的上设置有调节组件(300),所述调节组件(300)能够调节聚酰亚胺管的整切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列组件(200)包括下盖板(210)和上盖板(220),所述下盖板(210)和上盖板(220)转动连接,所述下盖板(210)和上盖板(220)上均开设有卡槽(230),所述下盖板(210)上连接有吸铁石(240),所述吸铁石(240)和上盖板(220)之间磁性连接,两个所述卡槽(230)的限制空间半径大于聚酰亚胺管的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上开设有滑槽(101),所述整列组件(200)在滑槽(101)内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0)包括固定在底板(10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志勇张春林黄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领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