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96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包括韧性导管、软管和封口膜,韧性导管两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一连接端,韧性导管上设有防脱出结构;软管两端分别为第二自由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第一自由端用于与自身给药装置或注射器连接,第二自由端用于与大鼠颈静脉连接;封口膜缠绕于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在使用时,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一端置于大鼠颈静脉内,另一端位于大鼠背部以连接注射器或自身给药装置。其损伤小,符合动物伦理学;可多次取样或持续给药,取样量或给药量可控制,便于持续研究;采样过程中,动物处于清醒状态,稳定性好,不易脱出。不易脱出。不易脱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大鼠是医学、生物学科研和教学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常用于药物研究中。大鼠静脉自身给药是药物成瘾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通过颈静脉插管手术,建立了将药物直接注射至大鼠中心静脉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大鼠可通过主动按踏板或者鼻触,获得从颈静脉进入的药物,完成有效的自身给药行为。静脉自身给药模型的实验通常需要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静脉插管手术的成功率、术后留置导管的通畅度、大鼠整体状态的健康程度、留置导管使用的稳定性在实验中显得尤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大鼠颈静脉自身给药导管装置采用粘合材料将导管和底座垫片粘合在一起后埋于大鼠皮下,采用垫片型导管的手术创面大,易感染;常见的粘合材料热熔胶和塑料底座生物相容性差,伤口难以愈合;且大鼠异物感强烈,易使大鼠自行破坏创面,引起伤口溃烂。另一种常见的粘合方法是采用牙托粉和牙托水筑模,牙托材料气味刺鼻,且有毒性,且生物相容性一般、固化后异物感亦强烈,亦容易对大鼠伤口产生刺激导致感染。亦有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进口玻璃胶作为粘合材料的方法,感染较少,但因玻璃胶黏性较差,用量需要更多,异物感强烈,伤口愈合较慢且亦被大鼠自行破坏导致导管破漏,且固化时间长导,管制作周期长。
[0004]综上,现有技术容易引起大鼠伤口的反复感染难以愈合,无法满足长期给药的需求,而市售进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插管耗材价格昂贵且使用效率低下,迫切需要开发出制作方便成本低、满足实验需求的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包括韧性导管、软管和封口膜,韧性导管两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韧性导管上设有防脱出结构;软管两端分别为第二自由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端用于与自身给药装置或注射器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用于与大鼠颈静脉连接;封口膜缠绕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在使用时,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一端置于大鼠颈静脉内,另一端位于大鼠背部以连接注射器或自身给药装置。其损伤小,符合动物伦理学;可多次取样或持续给药,取样量或给药量可控制,便于持续研究;采样过程中,动物处于清醒状态,稳定性好,不易脱出。本新型实用的导管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材料易得,制造成本较低,且无需背件,有
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相容性一般的背件易引发伤口感染,使伤口难以愈合的缺陷。采用本技术的导管进行插管,插管成功率提高,手术时间缩短,符合国际上遵循的“3R”原则。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内径小于韧性导管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端扩张后套叠于第一连接端形成过盈连接,连接更为稳定。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和韧性导管的重叠处设置有第二结扎固定线,用于结扎血管。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结扎固定线。该靠近大鼠的血管,进一步结扎固定使得血管固定更为牢固。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脱出结构包括单结,结构简单没起到防脱的同时,不影响液体的顺利输送。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结位于所述封口膜处。封口膜可对单结进行加固。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单结的交叉处设置有固定扎紧线。进一步固定单结。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韧性导管和软管均为透明构件。便于观察血液回流,以判断是否正确置管。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韧性导管为PE聚乙烯构件。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为硅胶构件。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一实施例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一实施例韧性导管和软管重叠一厘米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一实施例韧性导管和软管未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一实施例韧性导管和软管封口膜加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28]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现有技术容易引起大鼠伤口的反复感染难以愈合,无法满足长期给药的需求,而市售进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插管耗材价格昂贵且使用效率低下,迫切需要开发出制作方便成本低、满足实验需求的导管。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克服现有技术手术创面大、材料生物相容性差易引起大鼠伤口感染或难以愈合且材料昂贵使用方法复杂的缺陷。
[0030]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作出如下实施例: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包括韧性导管100、软管200和封口膜300,韧性导管100两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韧性导管100上设有防脱出结构;软管200两端分别为第二自由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韧性导管(100),其两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韧性导管(100)上设有防脱出结构;软管(200),其两端分别为第二自由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端用于与自身给药装置或注射器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用于与大鼠颈静脉连接;封口膜(300),其缠绕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200)内径小于韧性导管(100)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端扩张后套叠于第一连接端形成过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200)和韧性导管(100)的重叠处设置有第二结扎固定线(4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磊曹玉音马树华庄泽林郑彦敏郭宝文黄子楷徐梓权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