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48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6
本申请公开了茶油过滤装置,涉及茶油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机架,机架底部设置有支架,机架右侧上端设置有控制架,控制架上端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正面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下端依次设置有控制按钮和急停旋钮,机架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机架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电缸,电缸上端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上端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端设置有电机,通过本申请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过滤箱的摇摆和升降过程中将液体及微粒通过滤孔滤出,将滤渣留在过滤箱内,结构简单,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效率,还通过形成三角形结构带动过滤箱摇摆,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用新型的实用性。用新型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油过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茶油领域,具体涉及茶油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油,中药材名。本品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种子的脂肪油。甘,凉。具有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的功能。主治痧气腹痛,疥癣,汤火伤等。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在氯仿、乙醚、二硫化碳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相对密度在25℃时为0.9.9

0.915。折光率在25℃时为1.466

1.470。碘值为80

88。皂化值为185

196。酸值不大于3。茶油,是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茶油倾倒于滤网上进行残渣过滤,然而,目前的茶油过滤方式常会由于滤渣堵塞滤网等原因造成茶油在滤网上积聚,影响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中目前的茶油过滤方式常会由于滤渣堵塞滤网等原因造成茶油在滤网上积聚,影响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茶油过滤装置。
[0005]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茶油过滤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机架右侧上端设置有控制架,所述控制架上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正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下端依次设置有控制按钮和急停旋钮,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机架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电缸,所述电缸上端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指示灯、所述控制按钮、所述急停旋钮、所述电机和所述电缸与外部电源及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所述控制器控制。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缸上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升降架连接处设置有伸缩头。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外端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辅助轴。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外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左端设置有从动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架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转轴前端设置有凸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凸轮前端设置有连接轮,所述连接轮外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下端设置有连接杆。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下端设置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下端设置有过滤箱。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与所述稳定架连接处设置有稳定杆,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滤孔。
[00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首先,由于本技术设置了伸缩杆、升降架、传送带、转轴、凸轮、连接架和过滤箱,使得本技术在过滤箱的摇摆和升降过程中将液体及微粒通过滤孔滤出,将滤渣留在过滤箱内,结构简单,提高了本技术的过滤效率;其次,由于本技术设置了连接杆、稳定架和稳定杆,通过形成三角形结构带动过滤箱摇摆,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申请整体第一视角结构图;
[0015]图2是本申请整体第二视角结构图;
[0016]图3是本申请附图1中A处局部视图;
[0017]图4是本申请附图1中B处局部视图;
[0018]图5是本申请附图2中C处局部视图;
[0019]附图标记:1、机架;11、控制架;12、支架;13、收集槽;14、固定架;2、控制器;21、指示灯;22、控制按钮;23、急停旋钮;3、电机;31、主动轮;32、传送带;33、从动轮;34、转轴;35、轴承座;36、凸轮;37、连接轮;38、连接架;39、连接杆;4、电缸;41、伸缩杆;42、伸缩头;43、升降架;44、连接套;45、辅助轴;5、过滤箱;51、滤孔;52、稳定杆;53、稳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如图1

图5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茶油过滤装置,茶油过滤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底部设置有支架12,机架1右侧上端设置有控制架11,控制架11上端设置有控制器2,控制器2正面设置有指示灯21,指示灯21下端依次设置有控制按钮22和急停旋钮23,机架1底部设置有收集槽13,机架1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电缸4,电缸4上端设置有升降架43,升降架43上端设置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上端设置有电机3,指示灯21、控制按钮22、急停旋钮23、电机3和电缸4与外部电源及控制器2电连接,并受控制器2控制。
[0022]电缸4上端设置有伸缩杆41,伸缩杆41与升降架43连接处设置有伸缩头42。
[0023]升降架43外端设置有连接套44,连接套44内设置有辅助轴45。
[0024]电机3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31,主动轮31外端设置有传送带32,传送带32左端设置有从动轮33。
[0025]从动轮33内设置有转轴34,转轴34与固定架14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35,转轴34前端设置有凸轮36。
[0026]凸轮36前端设置有连接轮37,连接轮37外端设置有连接架38,连接架38下端设置有连接杆39。
[0027]连接杆39下端设置有稳定架53,稳定架53下端设置有过滤箱5。
[0028]过滤箱5与稳定架53连接处设置有稳定杆52,过滤箱5底部设置有滤孔51。
[0029]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本技术时,将茶油混合物置于过滤箱5内,电机3通过主动轮31、传送带32和从动轮33带动转轴34旋转,转轴34通过凸轮36带动连接架38摇摆,连接架38通过稳定架53带动过滤箱5摇摆;电缸4带动伸缩杆41伸缩,伸缩杆41通过伸缩头
42带动升降架43升降,升降架43通过固定架14带动过滤箱5升降;在过滤箱5升降和摇摆的过程中,茶油中的液体及较小微粒通过滤孔51滤出并进入收集槽13,滤渣留在过滤箱5。
[0030]关于实施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技术设置了伸缩杆41、升降架43、传送带32、转轴34、凸轮36、连接架38和过滤箱5,使得本技术在过滤箱5的摇摆和升降过程中将液体及微粒通过滤孔51滤出,将滤渣留在过滤箱5内,结构简单,提高了本技术的过滤效率;其次,由于本技术设置了连接杆39、稳定架53和稳定杆52,通过形成三角形结构带动过滤箱5摇摆,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003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茶油过滤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设置有支架(12),所述机架(1)右侧上端设置有控制架(11),所述控制架(11)上端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正面设置有指示灯(21),所述指示灯(21)下端依次设置有控制按钮(22)和急停旋钮(23),所述机架(1)底部设置有收集槽(13),所述机架(1)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电缸(4),所述电缸(4)上端设置有伸缩杆(41),所述电缸(4)上端设置有升降架(43),所述升降架(43)上端设置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上端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31),所述主动轮(31)外端设置有传送带(32),所述传送带(32)左端设置有从动轮(33),所述从动轮(33)内设置有转轴(34),所述转轴(34)前端设置有凸轮(36),所述凸轮(36)前端设置有连接轮(37),所述连接轮(37)外端设置有连接架(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贵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金峰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