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香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管道的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456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的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底板,所述辅助支撑板上端可通过辅助支撑组件与下环形安装板内壁为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下环形安装板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在安装柱上表面升降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通过辅助支撑板上端可通过辅助支撑组件与下环形安装板内部为平行设置的设计,转动连接转杆,连接转杆可以带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可以利用倾斜的一面对辅助支撑板进行挤压,使得辅助支撑板在承载板上表面调整倾斜角度,就可以与下环形安装板放置管道的底部面保持平行,就可以对管道两端再进行支撑,就可以增加了管道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了可以有效的避免管道上方受到挤压的时候会出现断裂损坏的优点。断裂损坏的优点。断裂损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道的支撑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管道支撑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的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管道支架是用于地上架空敷设管道支承的一种机械组件,分为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导向支架和滚动支架等,管道支架在任何有管道敷设的地方都会用到,又被称作管道支座和管部等,它作为管道的支撑结构,根据管道的运转性能和布置要求,管道支架分成固定和活动两种,设置固定点的称为固定支架,设置活动点的称为活动支架。公开号:CN202812480U,公开了一种管道支撑固定组件,将空心圆柱管道与矩形截面的四边体进行结合固定,其中利用一个十字形扣锁的固定设计定位圆柱管道在约中央部分,十字形扣锁下方利用沟槽截面设计与四面体进行凹凸槽的对接固定从而获得本技术,将提高了该组件的实用性和可加工性,降低了其组件的重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扩大了使用范围。
[0003]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常用对管道进行支撑固定的时候,支撑固定机构本身都是宽窄较高的支撑,支撑面积交较窄的,这就会出现管道长期裸露在外面时上方一旦受压的时候,底部的受力面积就会分散在支撑固定组件上,从而导致管道很容易出现两边断裂损坏的情况,同时现有大多数的管道支撑机构不方便根据管道调节自身的高度状态,从而导致在地面凹凸起伏的地区安装管道的时候需要用到不同高度的管道支撑机构,从而导致不方便快速对管道进行支撑,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管道的支撑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的支撑组件,具备可以增加对管道的底部的支撑面积,避免上方受压的时候,管道发生受力不均匀而导致损坏,同时还可以根据安装地区的需求快速调整管道支撑机构支撑面的高度,便于对其进行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常用对管道进行支撑固定的时候,支撑固定机构本身都是宽窄较高的支撑,支撑面积交较窄的,这就会出现管道长期裸露在外面时上方一旦受压的时候,底部的受力面积就会分散在支撑固定组件上,从而导致管道很容易出现两边断裂损坏的情况,同时现有大多数的管道支撑机构不方便根据管道调节自身的高度状态,从而导致在地面凹凸起伏的地区安装管道的时候需要用到不同高度的管道支撑机构,从而导致不方便快速对管道进行支撑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安装柱,上端设置有下环形安装板,所述下环形安装板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上环形安装板,所述安装柱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上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板,所述辅助支撑板上端可通过辅助支撑组件与下环形安装板内壁为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下环形安装板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在安装柱上表面升降设置。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安装柱滑
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与承载板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上表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一侧开设有与第二丝杆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调节块滑动安装于调节槽一侧,所述调节块上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表面靠近辅助支撑板的一端为倾斜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转杆,所述连接转杆贯穿承载板一端至调节槽,所述承载板一端开设有转动孔。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承载板底部滑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开设有倾斜的螺孔,所述螺孔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安装柱两侧均开设有与辅助支撑板相对应的收纳槽,所述承载板滑动安装于收纳槽内部,所述收纳槽一侧开设有与螺栓相对应的螺槽,所述螺槽为倾斜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底部开设有与第一丝杆相对应的螺纹槽,所述固定柱与下环形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上表面开设有伸缩槽,所述固定柱滑动安装于伸缩槽内部,所述丝杆与安装柱转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丝杆底部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转动安装于伸缩槽底部,所述蜗轮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伸缩槽底部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蜗杆一端转动安装于连接孔一端,所述蜗杆一端固定安装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板,所述转板对应设置于安装柱侧壁。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下环形安装板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安装柱上表面两端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杆滑动安装于导向槽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辅助支撑板上端可通过辅助支撑组件与下环形安装板内部为平行设置的设计,转动连接转杆,连接转杆可以带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第二丝杆可以通过螺纹孔带动调节块在承载板上表面移动,调节块就可以带动顶板靠近或远离辅助支撑板一侧,顶板靠近辅助支撑板一侧的时候,可以利用倾斜的一面对辅助支撑板进行挤压,使得辅助支撑板在承载板上表面调整倾斜角度,就可以与下环形安装板放置管道的底部面保持平行,就可以对管道两端再进行支撑,就可以增加了管道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了可以有效的避免管道上方受到挤压的时候会出现断裂损坏的效果,固定柱底部开设有螺纹槽的设计,第一丝杆转动的时候可以通过螺纹槽带动固定柱在伸缩槽内部上下移动,固定柱就可以带动下环形安装板和上环形安装板上下移动,就可以有效的调整对管道支撑的高度,从而达到了便于对其进行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效果。
[0014]2、本技术通过顶板上表面靠近辅助支撑板的一端为倾斜设置的设计,顶板对辅助支撑板靠近挤压的时候,倾斜的一面会与辅助支撑板进行贴合,随着顶板的靠近移动,辅助支撑板就可以随着转动不同的角度,从而达到了便于与下环形安装板放置管道的底部保持平行的效果。
[0015]3、本技术通过第二丝杆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转杆的设计,连接转杆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且第二丝杆可以通过螺纹孔带动调节块在承载板上表面移动,从而达到了连接转杆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调节块在承载板上表面移动的效果。
[0016]4、本技术通过螺槽为倾斜设置的设计,螺栓在螺槽上转动的时候,螺栓可以
带动固定板在承载板底部滑动,随着螺栓深入的转动安装进螺槽内部的时候,固定板就会带动承载板在收纳槽内部向上移动,从而达到了不仅可以对承载板进行固定限位作用还可以有效的带动辅助支撑板与管道底部进行贴合的效果。
[0017]5、本技术通过固定柱与下环形安装板固定连接的设计,固定柱在伸缩槽内部上下移动的时候,可以带动下环形安装板在安装柱上表面上下移动,且第一丝杆转动的时候可以通过螺纹槽带动固定柱在伸缩槽内上下移动,从而达到了第一丝杆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下环形安装板上下移动的效果。
[0018]6、本技术通过联动杆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板的设计,转板带动联动杆转动的时候,联动杆可以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就可以带动蜗轮进行转动,蜗轮就可以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道的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安装柱(2),上端设置有下环形安装板(3),所述下环形安装板(3)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上环形安装板(4),所述安装柱(2)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撑组件(11),所述辅助支撑组件(11)上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板(5),所述辅助支撑板(5)上端可通过辅助支撑组件(11)与下环形安装板(3)内壁为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柱(2)上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10),所述下环形安装板(3)通过高度调节组件(10)在安装柱(2)上表面升降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组件(11)包括承载板(1101),所述承载板(1101)与安装柱(2)滑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5)与承载板(1101)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1101)上表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1104),所述第二丝杆(1104)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块(1103),所述调节块(1103)一侧开设有与第二丝杆(1104)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调节块(1103)滑动安装于调节槽一侧,所述调节块(1103)上端固定安装有顶板(1105),所述顶板(1105)上表面靠近辅助支撑板(5)的一端为倾斜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1104)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转杆(1102),所述连接转杆(1102)贯穿承载板(1101)一端至调节槽,所述承载板(1101)一端开设有转动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香马莉媛候立天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