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用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321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构改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线缆用电连接器,属于电学技术领域。插头座上设台肩、第一螺纹栓、接插孔、第一弹性挡圈孔及第一密封圈孔,第一弹性挡圈孔内设第一弹性挡圈,第一密封圈孔内设第一密封圈;插头设置在插头座内;第一紧锁件安装在第一密封圈上;第一螺帽套与第一螺纹栓旋配;插套座上设接插头、第二螺纹栓、插套孔、第二弹性挡圈孔、第二密封圈孔及环状凸起部,第二弹性挡圈孔内设有第二弹性挡圈,第二密封圈孔内设第二密封圈,环状凸起部上设凸爪;插套设置在插套座内,插套内设连接插孔,连接插孔内设内鼓形簧;第二紧锁件安装在第二密封圈上;第二螺帽与第二螺纹栓旋配;锁套套设在插头座上。优点:提高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方便解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引线如电缆或 类似电线的电连接,是对现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用电连接器结构的改进,属于电学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组件中采用电连接器来实现电池引线的快速连接。但是,已有技 术中的电连接器结构复杂、装配费工、成本高,并且由于结构复杂,又导致连接器的体积 过大,不适合在太阳能光伏组件中安装。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中国技术授权公告号 CN201113053Y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电连接器”,它具有结构简单,连接速度 快,装配迅速,成本低,体积小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下列不足首先,插头与 插套之间的配合不需要专用工具皆可分离,容易误操作,使电气接触与连接不安全;其次, 连接器的散热性能差,致产品的使用寿命短;又,在解开电连接器时,由于插头座与插套座 外壁比较光滑,操作不便,难于解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接插连接简单方便、使电气接触与连接更加 紧密、且使用更安全可靠的结构改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线缆用电连接器。本技术的另一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能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的结构改 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线缆用电连接器。本技术的再一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方便解锁的结构改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 线缆用电连接器。为完成首要任务,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改进的太阳能光伏 组件线缆用电连接器,其特点是它包括插头、插头座、插套、插套座、第一螺帽、锁套、第一 紧锁件、第二锁紧件和第二螺帽,所述的插头座的一端端部扩设有台肩、另一端端部形成有 第一螺纹栓、轴向中间开设有相互贯通的接插孔和第一弹性挡圈孔以及第一密封圈孔,在 所述的台肩上开设有通孔,在所述的第一弹性挡圈孔内放置有第一弹性挡圈,在所述的第 一密封圈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的一端;所述的插头设置在插头座的轴向中间,其中插头 的前端探入所述的接插孔中且与接插孔的内壁之间构成有间隙,插头的后端探入所述的第 一弹性挡圈孔内且与第一弹性挡圈固定;所述的第一紧锁件安装在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 上;所述的第一螺帽套设在第一紧锁件上且与插头座上的第一螺纹栓旋配;所述的插套座 的一端端部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的接插孔相插配的接插头、另一端端部形成有第二螺纹栓、 轴向中间开设有相互贯通的插套孔和第二弹性挡圈孔以及第二密封圈孔、中部外缘上设置 有环状凸起部,在所述的接插头外壁上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在所述的 第二弹性挡圈孔内放置有第二弹性挡圈,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圈孔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的一 端,在所述的环状凸起部的前端面上延设有用于与通孔相插配的凸爪;所述的插套设置在 插套座的轴向中间,其中插套的前端探入所述的插套孔中且与插套孔的内壁之间构成为紧配合,插套的后端探入所述的第二弹性挡圈孔内且与第二弹性挡圈固定,在插套的轴向中 间开设有用于与插头的前端插配的连接插孔,在连接插孔内设置有一内鼓形簧,所述的内 鼓形簧与插头的前端之间构成为紧配合;所述的第二紧锁件安装在第二密封圈的另一端 上;所述的第二螺帽套设在第二紧锁件上且与插套座上的第二螺纹栓旋配;所述的锁套套 设在插头座上,当插套座上的凸爪与插头座的通孔插配后,由锁套将插套座的凸爪封锁。为完成另一任务,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插头座的壁体上开设 有第一散热孔,在所述插套座的壁体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为完成再一任务,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插头座的壁体外侧形 成有第一防滑指弧,在所述插套座的壁体外侧形成有第二防滑指弧。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的前端设置有绝缘帽,所述插头的 后端靠中间部位的外壁上形成有用于与第一弹性挡圈配合的第一裙边、后端部的轴向中间 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引线的压线孔。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套的后端靠中间部位的外壁上形成 有用于与第二弹性挡圈配合的第二裙边、后端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引线的压线槽。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凸爪上设置止退凸起。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锁套的内壁上设置有锁舌,与此相对 应地,在所述台肩的一侧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的锁舌配合的锁合面。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螺帽、第二螺帽的纵截面形 状为多边形。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边形为六边形。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帽的一侧端面上扩设有第 一加强边,所述第二螺帽的一侧端面上扩设有第二加强边。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优点之一、由于增设了锁套,将插头座与 插套座的连接处保护起来,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优点之二、插头前端增设有绝缘帽,人体 的手指没有与电直接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了连接端口的安全性;优点之三、由于在插头座 与插套座的壁体上开设有散热孔,使连接器内部的热量能得到及时的散发,有利于延长连 接器的使用寿命;优点之四、从人性化考虑,将插头座与插套座的壁体外侧设置了防滑指 弧,有助于解开连接器;优点之五、将第一、第二螺帽的截面形状设计成多边形,同时设有第 一、第二加强边,能有效防止螺帽的开裂,使用更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插头座的平面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插套座的平面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剖视图。图中1.插头、11.绝缘帽、12.第一裙边、13.压线孔;2.插头座、21.台肩、211.通 孔、212.锁合面、22.接插孔、23.第一散热孔、24.第一防滑指弧、25.第一螺纹栓、26.第一 弹性挡圈孔、261.第一弹性挡圈、27.第一密封圈孔;3.插套、31.连接插孔、32.第二裙边、 33压线槽、34.内鼓形簧;4.插套座、41.接插头、411.插套孔、412.密封槽、42.凸爪、421.止退凸起、43.第三密封圈、44.第二防滑指弧、45第二散热孔、46.环状凸起部、47.第二螺 纹栓、48.第二弹性挡圈孔、481.第二弹性挡圈、49.第二密封圈孔;5.第一螺帽、51.第一 加强边;6.锁套、61.锁舌;7.第一紧锁件、71.第一密封圈;8.第二紧锁件、81.第二密封 圈;9.第二螺帽、91.第二加强边;10.第一引线;20.第二引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 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 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 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图3和图4,一种结构改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用电连接器, 包括插头1、插头座2、插套3、插套座4、第一螺帽5、锁套6、第一紧锁件7、第二锁紧件8和 第二螺帽9。所述的插头座2采用塑料模制成形,其上的台肩21、通孔211、接插孔22、第一 散热孔23、第一防滑指弧24、第一螺纹栓25、第一弹性挡圈孔26、第一密封圈孔27随插头 座2注塑成形时一体形成,其中所述的台肩21位于插头座2的一端端部,通孔211开设在 台肩21上,其数目不限,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两个通孔211分别开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线缆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插头(1)、插头座(2)、插套(3)、插套座(4)、第一螺帽(5)、锁套(6)、第一紧锁件(7)、第二锁紧件(8)和第二螺帽(9),所述的插头座(2)的一端端部扩设有台肩(21)、另一端端部形成有第一螺纹栓(25)、轴向中间开设有相互贯通的接插孔(22)和第一弹性挡圈孔(26)以及第一密封圈孔(27),在所述的台肩(21)上开设有通孔(211),在所述的第一弹性挡圈孔(26)内放置有第一弹性挡圈(261),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孔(27)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1)的一端;所述的插头(1)设置在插头座(2)的轴向中间,其中插头(1)的前端探入所述的接插孔(22)中且与接插孔(22)的内壁之间构成有间隙,插头(1)的后端探入所述的第一弹性挡圈孔(26)内且与第一弹性挡圈(261)固定;所述的第一紧锁件(7)安装在第一密封圈(71)的另一端上;所述的第一螺帽(5)套设在第一紧锁件(7)上且与插头座(2)上的第一螺纹栓(25)旋配;所述的插套座(4)的一端端部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的接插孔(22)相插配的接插头(41)、另一端端部形成有第二螺纹栓(47)、轴向中间开设有相互贯通的插套孔(411)和第二弹性挡圈孔(48)以及第二密封圈孔(49)、中部外缘上设置有环状凸起部(46),在所述的接插头(41)外壁上开有密封槽(412),密封槽(412)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43),在所述的第二弹性挡圈孔(48)内放置有第二弹性挡圈(481),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圈孔(49)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1)的一端,在所述的环状凸起部(46)的前端面上延设有用于与通孔(211)相插配的凸爪(42);所述的插套(3)设置在插套座(4)的轴向中间,其中插套(3)的前端探入所述的插套孔(411)中且与插套孔(411)的内壁之间构成为紧配合,插套(3)的后端探入所述的第二弹性挡圈孔(48)内且与第二弹性挡圈(481)固定,在插套(3)的轴向中间开设有用于与插头(1)的前端插配的连接插孔(31),在连接插孔(31)内设置有一内鼓形簧(34),所述的内鼓形簧(34)与插头(1)的前端之间构成为紧配合;所述的第二紧锁件(8)安装在第二密封圈(81)的另一端上;所述的第二螺帽(9)套设在第二紧锁件(8)上且与插套座(4)上的第二螺纹栓(47)旋配;所述的锁套(6)套设在插头座(2)上,当插套座(4)上的凸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名巍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冠日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