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330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临界萃取装置技术领域,针对萃取物由于重力的作用下会处于下挤压装置的顶部而无法进入侧出口管路,以及由于在萃取的挤压过程中无法保证超临界流体与物料的充分混合,具体是涉及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及使用方法,包括有釜体,以及上挤压模块,上挤压模块设置于釜体的内部,以及匀式布料模块,匀式布料模块设置于釜体的内部,以及导流式过滤模块,导流式过滤模块密封设置于釜体的底部,导流式过滤模块上设有出液管,以及流体引导模块,流体引导模块设置于导流式过滤模块上并处于釜体的内部;以及混合清理模块,混合清理模块设置于导流式过滤模块上并处于釜体的内部,通过本申请实现了萃取物产出流畅性和萃取物浓度保持一致的目的。浓度保持一致的目的。浓度保持一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临界萃取装置
,具体是涉及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体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状态时,此时,向该状态气体加压,气体不会液化,只是密度增大,具有类似液体的性质,同时还保留气体的性能。超临界流体兼具气体和液体的优点,其密度接近于液体,溶解能力较强,而黏度与气体相近,扩散系数远大于一般的液体,有利于传质。另外,超临界流体具有零表面张力,很容易渗透扩散到被萃取物的微孔内。因此,超临界流体具有良好的溶解和传质特性,能与萃取物很快地达到传质平衡,实现物质的有效分离。
[0003]中国专利:CN202010307608.4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及使用方法,萃取釜包括上挤压装置、釜体、控温层和下挤压装置;所述釜体上下两端开口,釜体上端与所述上挤压装置密封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挤压装置密封连接,釜体外部设置控温层,釜体内部形成釜腔;上下挤压装置均可在釜腔内自由移动;所述釜体内壁设置有过滤带,过滤带与附体侧面的过滤管路联通;所述上下挤压装置均包括推力圆台、推杆、气路和滤板;推力圆台活动设置在所述釜腔中,推杆与推力圆台连接,推力圆台上设置有滤板。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内料筒,底卸料方便,节省人力物力,可推广应用到超临界萃取领域。
[0004]该专利在设置的多个侧出口管路会导致当侧出口管路处于上挤压装置和下挤压装置之间时,萃取物由于重力的作用下会处于下挤压装置的顶部而无法进入侧出口管路,以及由于在萃取的挤压过程中其内部物料排料状态无法改变,无法保证超临界流体与物料的充分混合,从而导致萃取物浓度无法确定;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出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及使用方法对其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包括有釜体,釜体的侧壁上下分别设有输入管和排料口,釜体的顶部设有顶盖,釜体的外部设有加热层;以及上挤压模块,上挤压模块设置于釜体的内部,上挤压模块上设有气阀;以及匀式布料模块,匀式布料模块设置于釜体的内部,并且匀式布料模块处于顶盖和上挤压模块之间;以及导流式过滤模块,导流式过滤模块密封设置于釜体的底部,导流式过滤模块上设有出液管,出液管连通釜体的内外部;以及流体引导模块,流体引导模块设置于导流式过滤模块上并处于釜体的内部;以及混合清理模块,混合清理模块设置于导流式过滤模块上并处于釜体的内部,混合清理模块的输出方向朝向排料口,混合清理模块非工作状态时排料口处于封闭。
[0007]优选的,上挤压模块包括有环状压板,环状压板处于釜体的内部,并且通过外设的下压模块贯穿顶盖与环状压板顶部连接,环状压板内有隔层且设有纵向贯通孔;以及圆板,
圆板设置于环状压板的底部,并且圆板与贯通孔共轴线设置,圆板的顶面呈球面凸起;以及导柱,导柱对称设置于圆板的顶面,导柱与环状压板滑动连接,导柱上套设有弹簧,弹簧扩张状态下圆板齐平与环状压板的底面。
[0008]优选的,匀式布料模块包括有齿圈,齿圈设置于釜体的内壁并与其固定连接,齿圈位于环状压板和顶盖之间;以及滑动架,滑动架位于釜体的内部,并且滑动架与釜体的内壁滑动连接;以及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滑动架上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
[0009]优选的,导流式过滤模块包括有第一过滤层和液槽,液槽设置于釜体的底部并与其固定连接,第一过滤层设置于液槽的顶部,出液管设置于液槽上,出液管的顶端朝向第一过滤层,出液管的底端通向釜体外部;以及喷气头,喷气头分布设置于液槽的内部,并且喷气头的输出端朝向第一过滤层,喷气头与外部的气泵连接。
[0010]优选的,液槽包括有环形板,环形板设置于釜体的底部并与其固定连接,第一过滤层设置于环形板的顶部,环形板的内缘处设有导流板,出液管连通导流板的顶面与底面,导流板的顶面呈倾斜状态,出液管处于导流板顶面的最低点,并且沿导流板顶面倾斜方向的两侧高于中部呈弧形内凹状态。
[0011]优选的,流体引导模块包括有中轴筒,中轴筒设置于釜体的内部,中轴筒的顶端高于上挤压模块顶部,中轴筒的底端处于第一过滤层顶面,中轴筒为中空结构,中轴筒的外表面环绕分别有第二过滤层;以及螺旋轴,螺旋轴设置于中轴筒的内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螺旋轴上设有螺旋叶片;以及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设置于中轴筒的顶端,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轴连接。
[0012]优选的,中轴筒内部底端边缘设有连通孔且中部呈球面凸起,液槽中设有套筒,套筒贯穿第一过滤层并高于其顶面,中轴筒的底端与套筒顶部密封连接,套筒内设有引导孔,引导孔的两端分别连通连通孔和液槽。
[0013]优选的,混合清理模块包括有套环,套环套设于套筒上并与其可转动连接,套环处于第一过滤层上方,套环上环绕设有多个拨片;以及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设置于液槽的底部,并且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套环传动连接。
[0014]优选的,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杆,驱动杆设置于套筒内部并与其可转动连接;以及第一磁铁,第一磁铁设置于驱动杆顶端,套环上设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通过磁力耦合;以及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设置于液槽底部并与其固定连接,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同步轮,驱动杆的底端设有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0015]优选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的使用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输送管穿过滑动架并处于环状压板贯通孔;步骤二、第一伺服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与齿圈的配合带动滑动架环绕釜体内壁转动,滑动架带动输送管随其进行转动,在输送管环绕釜体内壁转动时将物料输入至环状压板和第一过滤层之间;步骤三、当物料装满后工作人员将顶盖关闭;步骤四、将超临界二氧化碳通过输入管注入至釜体的内部;步骤五、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的过程中流体引导模块对物料进行低速翻动,使
得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充分的与物料进行均匀的混合;步骤六、加热层开始对釜体内部的物料加热,使物料升温至

摄氏度之间并维持温度;步骤七、下压模块驱动环状压板进行下压,处于环状压板和第一过滤层之间的物料在受压后萃取物流出;步骤八、底层物料的萃取物通过第一过滤层流入液槽中,其它每个堆层物料的萃取物通过第二过滤层流入中轴筒的内部,萃取物直接流至中轴筒内部底端并依次通过连通孔和引导孔进入液槽内部,萃取物在通过与液槽连通的出液管流出;步骤九、通过多次泄压排气和挤压后完成萃取;步骤十、排料口打开,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带动套环转动,套环通过拨片将第一过滤层顶面的物料不断拨至排料口处排出;步骤十一、在混合清理模块将萃取完成后的物料排出接近结束时,气泵将高压气体通过喷气头向第一过滤层喷射使堵塞和残留于的物料残渣脱离第一过滤层表面,物料残渣再通过拨片从排料口排出。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通过釜体、上挤压模块、匀式布料模块、导流式过滤模块、出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釜体(1),釜体(1)的侧壁上下分别设有输入管(1a)和排料口(1b),釜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1c),釜体(1)的外部设有加热层;以及上挤压模块(2),上挤压模块(2)设置于釜体(1)的内部,上挤压模块(2)上设有气阀(2a);以及匀式布料模块(3),匀式布料模块(3)设置于釜体(1)的内部,并且匀式布料模块(3)处于顶盖(1c)和上挤压模块(2)之间;以及导流式过滤模块(4),导流式过滤模块(4)密封设置于釜体(1)的底部,导流式过滤模块(4)上设有出液管(5),出液管(5)连通釜体(1)的内外部;以及流体引导模块(6),流体引导模块(6)设置于导流式过滤模块(4)上并处于釜体(1)的内部;以及混合清理模块(7),混合清理模块(7)设置于导流式过滤模块(4)上并处于釜体(1)的内部,混合清理模块(7)的输出方向朝向排料口(1b),混合清理模块(7)非工作状态时排料口(1b)处于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上挤压模块(2)包括有环状压板(2b),环状压板(2b)处于釜体(1)的内部,并且通过外设的下压模块贯穿顶盖(1c)与环状压板(2b)顶部连接,环状压板(2b)内有隔层且设有纵向贯通孔;以及圆板(2c),圆板(2c)设置于环状压板(2b)的底部,并且圆板(2c)与贯通孔共轴线设置,圆板(2c)的顶面呈球面凸起;以及导柱(2d),导柱(2d)对称设置于圆板(2c)的顶面,导柱(2d)与环状压板(2b)滑动连接,导柱(2d)上套设有弹簧(2d1),弹簧(2d1)扩张状态下圆板(2c)齐平与环状压板(2b)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匀式布料模块(3)包括有齿圈(3a),齿圈(3a)设置于釜体(1)的内壁并与其固定连接,齿圈(3a)位于环状压板(2b)和顶盖(1c)之间;以及滑动架(3b),滑动架(3b)位于釜体(1)的内部,并且滑动架(3b)与釜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以及第一伺服电机(3c),第一伺服电机(3c)设置于滑动架(3b)上第一伺服电机(3c)的输出端设有齿轮(3d),齿轮(3d)与齿圈(3a)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导流式过滤模块(4)包括有第一过滤层(4a)和液槽(4b),液槽(4b)设置于釜体(1)的底部并与其固定连接,第一过滤层(4a)设置于液槽(4b)的顶部,出液管(5)设置于液槽(4b)上,出液管(5)的顶端朝向第一过滤层(4a),出液管(5)的底端通向釜体(1)外部;以及喷气头(4c),喷气头(4c)分布设置于液槽(4b)的内部,并且喷气头(4c)的输出端朝向第一过滤层(4a),喷气头(4c)与外部的气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液槽(4b)包括有环形板(4b1),环形板(4b1)设置于釜体(1)的底部并与其固定连接,第一过滤层(4a)设置于环形板(4b1)的顶部,环形板(4b1)的内缘处设有导流板(4b2),出液管(5)连通导流板(4b2)的顶面与底面,导流板(4b2)的顶面呈倾斜状态,出液管(5)处于导流板(4b2)顶面的最低点,并且沿导流板(4b2)顶面倾斜方向的两侧高于中部呈弧形内凹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流体引导模块(6)包括有中轴筒(6a),中轴筒(6a)设置于釜体(1)的内部,中轴筒(6a)的顶端高于上挤压模块
(2)顶部,中轴筒(6a)的底端处于第一过滤层(4a)顶面,中轴筒(6a)为中空结构,中轴筒(6a)的外表面环绕分别有第二过滤层(6a1);以及螺旋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晓玲高洁湘姚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飞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