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中防舌体和牙齿损伤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91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术中防舌体和牙齿损伤的保护装置,包括分别罩设在患者上牙和下牙外的上牙套和下牙套,上牙套和下牙套一体成型,连接处可弯折,上牙套的内侧设有贴合上颚的双层气囊,双层气囊连接有用于给其充放气的气管,充气后用于压迫舌体,避免术中舌体肿胀,防止气管导管脱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既能保护牙齿(尤其当有缺牙时),又能避免舌体被牙齿或者牙垫损伤;尤其是很多老人上下牙列牙齿为孤立的单颗牙齿的时候,这样既能避免插管操作损伤牙齿,也能避免咬肌神经刺激收缩导致的损伤;能有效保护了神经监测时咬肌收缩,舌体被咬伤。体被咬伤。体被咬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中防舌体和牙齿损伤的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中防舌体和牙齿损伤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麻手术常需控制患者气道,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导管固定的操作,如下:1、气管插管时借助喉镜暴露声门的操作中,因患者气道暴露难易程度,或操作者技能差异,麻醉医生暴露声门时候,喉镜难免会以患者下牙列或者上牙列做支点;若患者上牙列或下牙列存在缺损,在操作中就极易损伤;2、全麻术中气管导管固定时,固定完的气管导管,无法直视和触及牙齿以及舌体且上下牙列咬合处的牙垫较硬质;3、牙垫,牙垫主体是插管后放入患者上下门齿之间,防止牙齿咬住气管导管。主体之间有吸引孔,方便进行吸痰操作。另外,主体两侧长短不一,长侧为舌面,短侧为颚面,过长的舌面类似于挡舌板的作用,在来行气管插管患者使用时,防止舌体后坠,以方便送管操作。
[0003]临床原因分析如下:1、《米勒麻醉学》有提醒: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中,刺激电极放置在运动皮质上方的头皮表面,大约 400

>500V 的电刺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中防舌体和牙齿损伤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罩设在患者上牙和下牙外的上牙套(1)和下牙套(2),所述上牙套(1)和下牙套(2)一体成型,连接处可弯折,所述上牙套(1)的内侧设有贴合上颚的双层气囊(3),所述双层气囊(3)连接有用于给其充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芬刘玥倪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