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民专利>正文

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80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属于运动装置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充气阀(1),充气阀(1)的前部设有转向装置,后部设有由橡胶轮(9)及变速装置(10)构成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11)与螺旋桨(12)相连接,充气阀(1)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车辆(2),车辆(2)前轮(3)的底部与转向装置相连接,车辆(2)后轮(4)与橡胶轮(9)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构简捷,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属于运动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水陆两用运动装置结构设计复杂,携带不便,制造成本较高,不适于 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 成本低廉,结构简捷,携带方便的水陆两用运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充气阀1,充气阀1的前部设有转向 装置,后部设有由橡胶轮9及变速装置10构成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11与螺旋 桨12相连接,充气阀1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车辆2,车辆2前轮3的底部与转向装置相连 接,车辆2后轮4与橡胶轮9相连接;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插于充气阀1内的舵轴17,舵轴17的顶部设有与前轮3相连接 的转盘13,舵轴17底部通过水封轴承19连接有舵板18 ;所述车辆2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车辆2的后部设有后备箱20 ;所述车辆2的前端安装有前轮固定架14,后端安装有后轮固定架15,前轮固定架 14与后轮固定架15的另一端与充气阀1相连接;所述充气阀1上设有用于固定变速装置10的变速固定架16。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车辆的前轮带动转向装置转动,调节在水中的运动方向,车 辆的后轮带动驱动装置运转,从而使充气阀前行,方便实用,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 本专利技术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气阀,2、车辆,3、前轮,4、后轮,5、蹬板,6、主动轮,7、链条,8、被动轮, 9、橡胶轮,10、变速装置,11、传动轴,12、螺旋桨,13、转盘,14、前轮固定架,15、后轮固定架, 16、变速固定架,17、舵轴,18、舵板,19、水封轴承,20、后备箱。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做进一步的说 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包括充气阀1,充气阀1的前部设有转向装3置,后部设有由橡胶轮9及变速装置10构成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11与螺旋桨 12相连接,充气阀1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车辆2,车辆2前轮3的底部与转向装置相连接, 车辆2后轮4与橡胶轮9相连接;转向装置包括插于充气阀1内的舵轴17,舵轴17的顶部 设有与前轮3相连接的转盘13,舵轴17底部通过水封轴承19连接有舵板18 ;车辆2为自 行车、摩托车、电动车中的任意一种;车辆2的后部设有后备箱20 ;车辆2的前端安装有前 轮固定架14,后端安装有后轮固定架15,前轮固定架14与后轮固定架15的另一端与充气 阀1相连接;充气阀1上设有用于固定变速装置10的变速固定架16。使用方法使用时,将车辆2固定于充气阀1上,连接好变速装置10和螺旋桨12, 蹬骑自行车的蹬板5,蹬板5带动车辆2的主动轮6运转,主动轮6通过其外围的链条7带 动位于后轮4上的被动轮8运转,被动轮8带动后轮4运转,后轮4带动橡胶轮9运转,橡 胶轮9带动变速装置10运转,变速装置10通过传动轴11带动螺旋桨12运转,从而使充气 阀1在水面上前行,当需要改变前行方向时,转动前轮3,前轮3带动转盘13转动,转盘13 带动舵板18转动,从而改变前行方向。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车辆的前轮带动转向装置转动,调节在水中的运动方向, 车辆的后轮带动驱动装置运转,从而使充气阀前行,方便实用,成本低廉。权利要求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阀(1),充气阀(1)的前部设有转向装置,后部设有由橡胶轮(9)及变速装置(10)构成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11)与螺旋桨(12)相连接,充气阀(1)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车辆(2),车辆(2)前轮(3)的底部与转向装置相连接,车辆(2)后轮(4)与橡胶轮(9)相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插于 充气阀⑴内的舵轴(17),舵轴(17)的顶部设有与前轮(3)相连接的转盘(13),舵轴(17) 底部通过水封轴承(19)连接有舵板(18)。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2)为自行车、 摩托车、电动车中的任意一种。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2)的后部设 有后备箱(18)。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2)的前端安 装有前轮固定架(14),后端安装有后轮固定架(15),前轮固定架(14)与后轮固定架(15) 的另一端与充气阀(1)相连接。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1)上设有 用于固定变速装置(10)的变速固定架(1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属于运动装置结构
包括充气阀(1),充气阀(1)的前部设有转向装置,后部设有由橡胶轮(9)及变速装置(10)构成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11)与螺旋桨(12)相连接,充气阀(1)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车辆(2),车辆(2)前轮(3)的底部与转向装置相连接,车辆(2)后轮(4)与橡胶轮(9)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构简捷,携带方便。文档编号B60F3/00GK101966802SQ20101050012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新民 申请人:李新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陆两用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阀(1),充气阀(1)的前部设有转向装置,后部设有由橡胶轮(9)及变速装置(10)构成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11)与螺旋桨(12)相连接,充气阀(1)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车辆(2),车辆(2)前轮(3)的底部与转向装置相连接,车辆(2)后轮(4)与橡胶轮(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