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接口装置、线圈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77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5
本公开涉及线圈接口装置、线圈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设备。该线圈接口装置包括:插头,用于连接至用于接收磁共振成像设备中经由被测对象的磁共振信号的线圈装置,并且包括第一功率耦合器和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耦合器;以及插座,用于连接至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并且包括第二功率耦合器和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耦合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耦合器被配置为将从线圈装置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感应方式发送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耦合器,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耦合器被配置为通过感应方式接收发送的磁共振信号;其中,第二功率耦合器被配置为通过感应方式将功率信号发送至第一功率耦合器,第一功率耦合器被配置为接收所发送的功率信号。器被配置为接收所发送的功率信号。器被配置为接收所发送的功率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接口装置、线圈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线圈接口装置、一种线圈装置和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成像设备通常用于医学成像,其可以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施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而导致人体内的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并通过接收人体的磁共振信号来获取人体内部的磁共振图像。
[0003]通常,人体产生的磁共振信号利用线圈装置来采集。线圈装置在工作时可以靠近人体设置,并且通过线缆和插头连接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的插座上,以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获取电力以及将所采集的磁共振信号发送给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
[0004]在此部分中描述的方法不一定是之前已经设想到或采用的方法。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不应假定此部分中描述的任何方法仅因其包括在此部分中就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此部分中提及的问题不应认为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被公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线圈接口装置,包括:插头,用于连接至用于接收磁共振成像设备中经由被测对象的磁共振信号的线圈装置,并且包括第一功率耦合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耦合器;以及插座,用于连接至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并且包括第二功率耦合器和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耦合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耦合器被配置为将从线圈装置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感应方式发送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耦合器,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耦合器被配置为通过感应方式接收发送的磁共振信号;其中,第二功率耦合器被配置为通过感应方式将功率信号发送至第一功率耦合器,第一功率耦合器被配置为接收所发送的所述功率信号。
[0006]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线圈装置,用于放置于被测对象的被测部位处或与被测对象的被测部位邻近地放置并且接收经由被测对象的磁共振信号;主体;以及至少一个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线圈接口装置,其中,线圈接口装置的插头与线圈装置相连接,线圈接口装置的插座设置于主体上。
[0007]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装置,其中,具有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非电连接式的插头,插头包括第一功率耦合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耦合器,插头被配置为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插座靠近时,与插座感应耦合,以将线圈装置接收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中经由被测对象的磁共振信号通过感应方式发送至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以及通过感应方式从主体接收功率信号。
[000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线圈接口装置、线圈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设备,可以通过感应方式实现线圈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设备主体之间电力和磁共振信号的非电连接式传输,使得线圈装置和设备主体的接口处易于清洁和保养,减少了由于接口处灰尘和液体等污染物积
累而造成的接触不良、器件损坏等问题,降低了维修成本。
[0009]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示例性地示出了实施例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的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讲解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示出的实施例仅出于例示的目的,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但不一定相同的要素。
[0011]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公开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0012]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线圈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0014]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0015]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6]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17]100:线圈接口装置
[0018]110:插头
[0019]111:第一功率耦合器
[0020]112:第一信号耦合器
[0021]118:罩壳
[0022]120:插座
[0023]121:第二功率耦合器
[0024]122:第二信号耦合器
[0025]113:功率转换模块
[0026]1131:交流

直流转换器
[0027]1132:直流

直流转换器
[0028]114:线圈控制模块
[0029]1141:接收部
[0030]1142:控制部
[0031]200:线圈装置
[0032]211:第一线圈单元
[0033]212:第二线圈单元
[0034]213:第三线圈单元
[0035]220:调谐失谐电路
[0036]300:主体
[0037]310:控制单元
[0038]320:交流功率源
[0039]330:功率放大器
[0040]340:功率分配器
[0041]115:第一双工器
[0042]116:第二双工器
[0043]117:本振信号功率分配器
[0044]350:信号组合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了对本公开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46]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004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0048]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0049]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进行成像的技术。磁共振成像设备通过射频线圈向处于静磁场中的被测对象发射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以诱导例如被测对象体内的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并利用线圈装置接收被测对象体的磁共振信号,所接收的磁共振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
[0050]磁共振成像系统通常包括用于提供静态磁场的空腔型磁体(例如超导磁体)、磁体内部的空腔型梯度线圈、梯度线圈内部的空腔型体线圈、放置被测对象的床体、以及接收来自被测对象体的磁共振信号的线圈装置。
[0051]梯度线圈在成像期间用于位置编码。梯度线圈可布置于用于提供静态磁场的磁体的内侧,通常可由三组互相正交的分别对应于X轴、Y轴及Z轴的线圈组成,梯度线圈的三组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线圈接口装置,包括:插头,用于连接至用于接收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中经由被测对象的磁共振信号的线圈装置,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功率耦合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耦合器;以及插座,用于连接至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功率耦合器和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耦合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耦合器被配置为将从所述线圈装置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感应方式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耦合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耦合器被配置为通过感应方式接收发送的所述磁共振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功率耦合器被配置为通过感应方式将功率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功率耦合器,所述第一功率耦合器被配置为接收所发送的所述功率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接口装置,其中,所述插头还包括:线圈控制模块,其被配置为通过无线方式从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接收控制信号并且生成调谐失谐信号以控制所述线圈装置调谐或失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线圈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将表征所述线圈装置的线圈标识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接口装置,其中,所述功率信号为交流功率信号,所述插头还包括功率转换模块,所述功率转换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耦合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功率耦合器从所述第二功率耦合器接收的交流功率信号转换为直流功率信号,并且将所述直流功率信号调制为所述线圈装置所需的直流电水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接口装置,其中,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包括DC

DC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直流功率信号调制为所述线圈装置所需的直流功率水平,其中,所述DC

DC转换器的参考时钟与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参考时钟相同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率耦合器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主体提供的交流功率信号和本振信号组合的组合信号,并且将所述组合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功率耦合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接口装置,其中,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一双工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功率耦合器和所述功率转换模块之间,用于将所述组合信号恢复为单独的交流功率信号和本振信号,并且将恢复的所述交流功率信号传输至所述功率转换模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接口装置,其中,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二双工器,其中,所述第二双工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双工器和所述线圈装置之间,用于接收恢复的所述本振信号和将所述本振信号发送至所述线圈装置以及接收所述线圈装置发出的将磁共振信号和所述本振信号混频生成的中频信号,并且所述第二双工器还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耦合器相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所述中频信号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耦合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接口装置,其中,所述线圈装置包括多个线圈单元,并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瞳张秋艺J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