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71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其包括,收卷组件,包括收卷筒,收卷筒轴心处设有轴杆,传动组件,包括驱动杆,驱动杆上设有齿轮,齿轮与阻尼块相配合用于对驱动杆阻尼,驱动杆与收卷筒轴心处的轴杆相套设,支撑组件,收卷组件和传动组件固设在支撑组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如果缝线的张力超过了阻力,就会导致收卷筒上的缝线松散。这可能是由于阻力机构长时间使用导致严重磨损等原因引起的。另外,由于收卷筒本身的摩擦力不足,也可能导致缝线在收卷筒上缠绕不紧,从而导致缝线松散的问题。此外,由于施加的阻力是固定的,如果缝线的拉力太大,也会导致阻力失效,从而造成收卷筒上的缝线松散。卷筒上的缝线松散。卷筒上的缝线松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强缝线生产
,特别是一种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缝线卷绕装置,是用于对缝线卷绕的,它通常是有一个收卷筒和一个驱动收卷筒的机构组成,从而能快速对缝线在收卷筒上收纳;然而,施加适当的阻力可以让缝线缠绕更加牢固,但当收卷筒完成收卷后,如果缝线的张力超过了阻力,就会导致收卷筒上的缝线松散。这可能是由于阻力机构长时间使用导致严重磨损等原因引起的。另外,由于收卷筒本身的摩擦力不足,也可能导致缝线在收卷筒上缠绕不紧,从而导致缝线松散的问题。此外,由于施加的阻力是固定的,如果缝线的拉力太大,也会导致阻力失效,从而造成收卷筒上的缝线松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为解决缝线在收卷过程中出现松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包括,收卷组件,包括收卷筒,所述收卷筒轴心处设有轴杆;传动组件,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阻尼块相配合用于对驱动杆阻尼,所述驱动杆与收卷筒轴心处的轴杆相套设;支撑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和传动组件固设在支撑组件上。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收卷筒靠近边缘处设有收卷柱,所述收卷柱转动设置在收卷筒上,所述收卷柱的外表面设有阻尼套,以及所述收卷柱通过螺钉设置在收卷筒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轴杆的内腔设有限位柱,所述驱动杆外表面开设有条形限位凹槽,所述驱动杆上的条形限位凹槽与轴杆内腔的限位柱相配合套设,所述驱动杆的顶部与固定螺盘,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盘的顶部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底部设有螺纹与轴杆螺纹连接,所述旋转把手的中部套设有轴承连接套,所述轴承连接套转动设置在旋转把手上,所述轴承连接套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活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活动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设置在挤压固定杆的一端,所述挤压固定杆的外表面设有限位卡片,所述挤压固定杆和限位卡片配合设置在条形限位凹槽的内部,所述挤压固定杆与轴杆内腔设有限位柱配合卡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支撑柱和底部支撑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通过二夹板支撑柱与底部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杆靠近底部的表面通过支撑轴承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通过二夹板之间。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杆的底部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通过皮带与第二滑轮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马达设置在底部支撑板的上表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阻尼块上开设有轴心孔,所述轴心孔上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固定卡框的内壁,所述固定卡框的一端设有用于阻挡阻尼块旋转的挡板,所述固定卡框另一端设有用于与阻尼块撞击的计数器,所述阻尼块与齿轮上的爪形齿牙相配合,所述阻尼块与爪形齿牙接触端形状相同。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收卷筒在驱动杆驱动下收卷缝线时,通过收卷柱活动套设在收卷筒的外表面,且通过收卷柱表面的阻尼套,缝线在收卷初,在每根收卷筒上接触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从而确保在收卷初期,起到防止缝线出现松散的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当收卷筒在驱动杆驱动下收卷缝线时,通过收卷柱活动套设在收卷筒的外表面,且通过收卷柱表面的阻尼套,在收卷缝线之初,对缝线与收卷筒捆绑处,在收卷筒转动快速的拉直,从而能收卷之初避免缝线捆绑收卷筒不牢固造成缝隙在收卷后出现松散的问题。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收卷筒在驱动杆通过限位柱和条形限位凹槽卡合套接的方式保证收卷筒稳定传输,驱动杆底部的齿轮和阻尼块在接触时提供阻力,能够防止缝线在收卷时出现松散的问题;二;在收卷停止、或中途停止时,阻尼块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阻尼块在齿轮传动收卷时,起到阻尼效果,在齿轮传动收卷停止运动时,防止缝线拉力让齿轮倒转制动的效果,这样能够很好的在收卷末期进一步的防止缝线因缝线拉力过大导致阻尼失效,而导致收卷出现松散的问题。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把手,旋转把手上的轴承连接套子啊下降过程中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铰接对挤压固定杆挤压,挤压固定杆与轴杆的限位柱接触并挤压,从而对收卷筒在驱动杆固定,反之则拆卸,从而实现了快度的对收卷筒的安装工作,提高绕线更换收卷筒的效率;二;由于是通过挤压固定杆与轴杆的限位柱接触并挤压,即使轴杆上不设置限位柱,只要在挤压固定杆的表面通过使用较大摩擦力的材料,如橡胶材质、热塑材质、聚合物材料、粗糙表面材料等,即可完成对收卷筒的固定,提高收卷筒安装和拆卸效率,此外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够适应更多种的收卷筒,以满足生产需求,扩大缝线绕线领域的范围,具有更好适应实际生产的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阻尼块每次与齿轮上爪形齿牙接触阻尼后,其尾部都会分别与挡板和计数器接触,挡板是防止阻尼块进一步偏转,计数器则是起到与阻尼块尾部接触时,记录爪形齿牙接触的次数,阻尼块会在连接杆处设置复位件,如弹簧等,帮助阻尼块
快速复位,计数器则记录在一个收卷筒收卷缝线后的撞击次数,无论收卷筒怎样变化,其计数器记录的总次数是一定的,所以就能很好的在提高收卷效率的同时还能把控收卷筒的收卷量;二;若收卷筒更换时,也只要重新测试当收卷筒收卷完成缝线后计数器的次数即可完成对新的收卷筒测试,此处不仅能忽略收卷筒的大小、形状,还能忽略收卷筒的转动速率,只要测试并设定好计数器的次数即可完成,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满足不同收卷筒、驱动机构下快速使用等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收卷组件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实施例支撑组件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实施例传动组件的立体图。
[0021]图5为本实施例传动组件的立体图。
[0022]图6为本实施例图5的局部放大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卷组件(100),包括收卷筒(101),所述收卷筒(101)轴心处设有轴杆(102);传动组件(300),包括驱动杆(301),所述驱动杆(301)上设有齿轮(305),所述齿轮(305)与阻尼块(309)相配合用于对驱动杆(301)阻尼,所述驱动杆(301)与收卷筒(101)轴心处的轴杆(102)相套设;支撑组件(200),所述收卷组件(100)和传动组件(300)固设在支撑组件(200)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筒(101)靠近边缘处设有收卷柱(103),所述收卷柱(103)转动设置在收卷筒(101)上,所述收卷柱(103)的外表面设有阻尼套(103a),以及所述收卷柱(103)通过螺钉(103b)设置在收卷筒(10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施加阻力的高强缝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102)的内腔设有限位柱(102a),所述驱动杆(301)外表面开设有条形限位凹槽(301a),所述驱动杆(301)上的条形限位凹槽(301a)与轴杆(102)内腔的限位柱(102a)相配合套设,所述驱动杆(301)的顶部与固定螺盘(303),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盘(303)的顶部设有旋转把手(303a),所述旋转把手(303a)的底部设有螺纹与轴杆(102)螺纹连接,所述旋转把手(303a)的中部套设有轴承连接套(303b),所述轴承连接套(303b)转动设置在旋转把手(303a)上,所述轴承连接套(303b)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连接杆(303b

1),所述第一连接杆(303b

1)与第二连接杆(303b

2)活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03b

2)与第三连接杆(303b

3)活动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303b

3)设置在挤压固定杆(303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明周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陈桥拉链服装辅料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