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及发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42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及发射装置,其中连续击发结构用于安装在制暴器上,包括外壳组件、金属承压管、放电电极和底火组件。外壳组件包括绝缘外壳、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分别固定于绝缘外壳的前端和后端。金属承压管固定于绝缘外壳内,用于装填防暴弹。放电电极固定于绝缘外壳内,包括电极本体和多个折弯部,折弯部包括连接段和放电段。底火组件包括底火和绝缘块,每个底火的前侧均设有一金属承压管,每个绝缘块的后侧均抵接有一放电段。绝缘块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供放电段与底火之间的放电电弧通过。各绝缘块对应的第二通孔的长度不同。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在采用电能击发底火时,实现连发功能。发功能。发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及发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警用器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及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底火是装在弹药筒底部,靠输入机械能或电能刺激发火的火工品,用于输出火焰引燃发射药。当采用电能击发底火时,通常一次击发只能发射一个子弹,而无法实现连发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及发射装置,用于在采用电能击发底火时,实现连发功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用于安装在制暴器上,包括:
[0006]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绝缘外壳、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盖为金属材质,用于和所述制暴器的一个放电极相连;
[0007]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金属承压管,所述金属承压管用于装填防暴弹;所述前盖上设有与所述金属承压管的前端位置正对的第一通孔,所述前盖与所述金属承压管电连接;
[0008]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和多个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连接段和放电段;所述连接段的前端与所述放电段垂直固连,所述连接段的后端与所述电极本体垂直固连,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所述电极本体用于和所述制暴器的另一个所述放电极相连;
[0009]滑动安装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多个底火组件,所述底火组件包括底火和位于所述底火后侧的绝缘块;每个所述底火的前侧均设有一所述金属承压管,每个所述绝缘块的后侧均抵接有一所述放电段;所述绝缘块上设有沿前后方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供所述放电段与所述底火之间的放电电弧通过;所述第二通孔长度为所述放电段与所述底火的间距,各所述绝缘块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不同;所述绝缘块用于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底火击发时向后撞断或撞弯与其对应的所述放电段,以增大所述放电电弧的放电距离,使多个所述底火连续击发。
[0010]优选地,所述电极本体为条形板状电极。
[0011]优选地,所述折弯部为四个,所述金属承压管、所述底火、所述绝缘块也均为四个。
[0012]优选地,所述放电电极还包括引出条,所述引出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极本体相连,所述引出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制暴器的其中一个所述放电极。
[0013]优选地,在前后方向上,每个所述底火与所述电极本体距离相同。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为收缩状结构,所述第一通孔的前端直径小于后端直径,以使所述防暴弹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撞击后破碎,并将所述防暴弹内部填充物经所述第一通孔向外释放。
[0015]优选地,所述折弯部为厚度小于0.5mm的铜钣金件。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射装置,包括上述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和所述制暴器,所述前盖和所述电极本体分别用于和所述制暴器的两极电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8]放电电极与底火之间放电时,电流会自动选择经过长度最短的第二通孔。当长度最短的第二通孔对应的底火击发后,该第二通孔所在的绝缘块在底火产生的后坐力作用下向后滑动,并撞断或撞弯与该绝缘块对应的放电段,使该放电段的放电路径增大至大于任一第二通孔的长度。此时,放电电弧选择经过另一绝缘块上的第二通孔,使与该第二通孔对应的底火被击发,并将对应的防暴弹射出。依此类推,直至所有底火均被击发,所有防暴弹均射出,至此防暴弹连发过程结束。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防暴弹的连发功能,避免选择单发模式时因防暴弹击空带来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施例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放电电极的示意图;
[0022]图3为绝缘块撞断放电段前的示意图;
[0023]图4为绝缘块撞断放电段后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

绝缘外壳;2

前盖;3

金属承压管;4

放电电极;5

底火;6

绝缘块;21

第一通孔;41

电极本体;42

放电段;43

连接段;44

引出条;61

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及发射装置,用于在采用电能击发底火时,实现连发功能。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中,制暴器是指电击枪。
[0028]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用于安装在制暴器上,包括外壳组件、金属承压管3、放电电极4和底火组件。
[0029]其中,外壳组件包括绝缘外壳1、前盖2和后盖(图中未画出),前盖2和后盖分别固
定于绝缘外壳1的前端和后端;前盖2为金属材质,用于和制暴器的一个放电极相连;金属承压管3固定于绝缘外壳1内,金属承压管3用于装填防暴弹;前盖2上设有与金属承压管3的前端位置正对的第一通孔21,前盖2与金属承压管3电连接;放电电极4固定于绝缘外壳1内,放电电极4包括电极本体41和多个折弯部,折弯部包括连接段43和放电段42;连接段43的前端与放电段42垂直且固定相连,连接段43的后端与电极本体41垂直且固定相连,连接段4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电极本体41用于和制暴器的另一个放电极相连;多个底火组件滑动安装于绝缘外壳1内,底火组件包括底火5和位于底火5后侧的绝缘块6;每个底火5的前侧均设有一金属承压管3,每个绝缘块6的后侧均抵接有一放电段42;绝缘块6上设有沿前后方向的第二通孔61,第二通孔61供放电段42与底火5之间的放电电弧通过;第二通孔61长度为放电段42与底火5的间距,各绝缘块6对应的第二通孔61的长度不同;绝缘块6用于在与其对应的底火5击发时向后撞断或撞弯与其对应的放电段42,以增大放电电弧的放电距离,使多个底火5连续击发。
[0030]该连续击发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1]前盖2和电极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绝缘块控制的连续击发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在制暴器上,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绝缘外壳、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盖为金属材质,用于和所述制暴器的一个放电极相连;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金属承压管,所述金属承压管用于装填防暴弹;所述前盖上设有与所述金属承压管的前端位置正对的第一通孔,所述前盖与所述金属承压管电连接;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和多个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连接段和放电段;所述连接段的前端与所述放电段垂直固连,所述连接段的后端与所述电极本体垂直固连,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前后方向;所述电极本体用于和所述制暴器的另一个所述放电极相连;滑动安装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多个底火组件,所述底火组件包括底火和位于所述底火后侧的绝缘块;每个所述底火的前侧均设有一所述金属承压管,每个所述绝缘块的后侧均抵接有一所述放电段;所述绝缘块上设有沿前后方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供所述放电段与所述底火之间的放电电弧通过;所述第二通孔长度为所述放电段与所述底火的间距,各所述绝缘块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不同;所述绝缘块用于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底火击发时向后撞断或撞弯与其对应的所述放电段,以增大所述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秀峰高迎轩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观典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