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光盖板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241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盖板及电子设备,涉及防眩光的技术领域。所述防眩光盖板包括基板和形成于所述基板防眩光侧上的多个微区单元,各所述微区单元包括多个微结构,各所述微区单元和每个所述微区单元中的各所述微结构中的一者周期性排布,另一者无序排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防眩光盖板光学显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解决了防眩光盖板光学显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解决了防眩光盖板光学显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眩光盖板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眩光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盖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避免外部光源照射到电子设备屏幕上产生较强的反射光,对用户造成干扰,导致用户无法看清屏幕,通常会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覆盖防眩光盖板,也称为AG盖板。目前的防眩光盖板一般可由以下几种方式形成:一是通过蒙砂工艺结合化学刻蚀工艺的方式;二是在盖板表面喷涂微米纳米级颗粒;三是采用相分离等工艺制备而成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以上方式制得的防眩光盖板的微结构排布是极度无序的,由此在屏幕光线经过防眩光盖板时,光线的固有路径被打破,导致虽然实现了防眩光效果,但出现了显示的清晰度下降以及闪点等显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眩光盖板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防眩光盖板光学显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0005]一种防眩光盖板,所述防眩光盖板包括基板和形成于所述基板防眩光侧上的多个微区单元,各所述微区单元包括多个微结构,各所述微区单元和每个所述微区单元中的各所述微结构中的一者周期性排布,另一者无序排布。
[0006]在所述防眩光盖板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侧上设有多个凹槽,以形成各所述微结构,各所述凹槽的各侧侧壁远离所述凹槽槽底的一端至所述槽底远离该所述侧壁的一端曲率连续,各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防眩光侧所处平面平滑过渡。
[0007]在所述防眩光盖板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大小为0

60um,各所述凹槽的尺寸大小为10um

30um,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um

2um。
[0008]在所述防眩光盖板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侧上设有多个凸起,以形成各所述微结构,各所述凸起一侧侧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至所述防眩光侧曲率连续,并与所述防眩光侧所处平面平滑过渡。
[0009]在所述防眩光盖板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凸起之间的间距大小为0

60um,各所述凸起的尺寸大小为5um

20um,各所述凸起远离所述防眩光侧的端部至所述防眩光侧的间距大小为0.5um

1.5um。
[0010]在所述防眩光盖板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微区单元无序排布于所述防眩光侧上时,各所述微区单元内的各所述微结构分别组成多个微组,各所述微组内的各所述微结构周期性排布,各所述微组内的各所述微结构尺寸大小相同,一个所述组中任意一个所述微结构与另一所述微组中任意一个所述微结构的尺寸大小之比为非自然数。
[0011]在所述防眩光盖板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微区单元周期性排布于所述防眩光侧上时,各所述微区单元的外廓形状相同,相邻两个所述微区单元之间的间距大小不大于一
个所述微区单元的尺寸大小。
[0012]在所述防眩光盖板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微区单元以密堆积方式排布于所述防眩光侧。
[00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00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眩光盖板,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防眩光盖板覆盖于所述显示屏。
[0015]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微区单元与所述显示屏上的一个或多个像素相对应。
[0016]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上述防眩光盖板应用于电子设备,使其自身及电子设备能够在具有防眩光的技术效果基础上,提高光学显示效果,具体而言,基板的防眩光侧上形成有多个微区单元,每个微区单元包括多个微结构,当各微区单元周期性排布于防眩光侧上时,各微区单元中的各微结构无序排布,而当各微区单元无序排布于防眩光侧上时,各微区单元中的各微结构周期性排布,打破现有防眩光盖板上的极度无序的AG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通过无序排布方式实现了盖板的防眩光效果,而有序的周期性排布则能够提高清晰度、降低闪点,并且无序和有序的复合设计,能够避免彩虹纹,从而解决了防眩光盖板光学显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一个实施例微区单元为周期性排布时防眩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微区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

A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微结构为周期性排布时微区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微组时的微区单元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微组时的微区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基板;11、防眩光侧;2、微区单元;3、微结构;3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目前的防眩光盖板一般可由以下几种方式形成:一是通过蒙砂工艺结合化学刻蚀工艺的方式;二是在盖板表面喷涂微米纳米级颗粒;三是采用相分离等工艺制备而成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以上方式制得的防眩光盖板的微结构排布是极度无序的,由此在屏幕光线经过防眩光盖板时,光线的固有路径被打破,导致虽然实现了防眩光效果,但出现了显示的清晰度下降以及闪点等显示问题。
[0030]如图1

4所示,在一种防眩光盖板实施例中,防眩光盖板包括基板1和形成于基板1防眩光侧11上的多个微区单元2,各微区单元2包括多个微结构3,各微区单元2和每个微区单元2中的各微结构3中的一者周期性排布,另一者无序排布。
[0031]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的防眩光侧11上形成有多个微区单元2,每个微区单元2包括多个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盖板包括基板和形成于所述基板防眩光侧上的多个微区单元,各所述微区单元包括多个微结构,各所述微区单元和每个所述微区单元中的各所述微结构中的一者周期性排布,另一者无序排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侧上设有多个凹槽,以形成各所述微结构,各所述凹槽的各侧侧壁远离所述凹槽槽底的一端至所述槽底远离该所述侧壁的一端曲率连续,各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防眩光侧所处平面平滑过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盖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大小为0

60um,各所述凹槽的尺寸大小为10um

30um,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um

2u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侧上设有多个凸起,以形成各所述微结构,各所述凸起一侧侧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至所述防眩光侧曲率连续,并与所述防眩光侧所处平面平滑过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光盖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凸起之间的间距大小为0

60um,各所述凸起的尺寸大小为5um

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光耀尚春莉徐向阳邓泽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