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23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基于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若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下降,则获取第二系统输出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系统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本技术通过实现对第一系统输出参数的获取与分析,准确判断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是否出现下降。并进一步获取第二系统输出参数进行冷媒泄露的判断。这种方法可以在早期阶段有效识别出冷媒泄露问题,避免了因冷媒泄露导致的空调性能下降和设备损坏,大大提升了空调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空调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空调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空调的使用,其冷媒可能会出现泄露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其制冷效果,造成空调效能下降甚至失效。但是,冷媒泄露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可观察的物理变化。
[0003]在现有技术中,空调用户通常很难确定制冷效果下降的具体原因是冷媒泄露,还是其他问题,如电源问题、空气过滤器堵塞、制冷系统的老化等。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冷媒泄露检测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提供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媒泄露不易检测发现的问题。
[0006]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基于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若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下降,则获取第二系统输出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系统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
[0007]作为以上方案的替代或补充,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包括:第一盘管温度以及初始盘管温度,“获取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包括:获取初始盘管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当所述空调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时,获取所述空调系统中室内蒸发器的第一盘管温度;“基于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盘管温度、初始盘管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温度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
[0008]作为以上方案的替代或补充,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方法中,“基于所述第一盘管温度、初始盘管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温度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盘管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得到两者的第一差值;基于第一差值以及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
[0009]作为以上方案的替代或补充,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方法中,其中所述第二系统输出参数包括: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或空调系统功率,“基于所述第二系统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包括:基于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或空调系统功率,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
[0010]作为以上方案的替代或补充,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方法中,“基于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或空调系统功率,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包括:获取预设的第一排气温度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其中第一排气温度基于当前室内温度以及当前室外温度确定;基于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以及第一排气温度,得到两者的第二差值;基于第二差值以及
第二温度阈值,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和/或,获取预设的空调预设功率以及第三阈值,其中空调预设功率基于当前室内温度以及当前室外温度确定;基于所述空调预设功率以及第三阈值,得到两者的第三差值;基于第三差值以及第三阈值,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
[0011]作为以上方案的替代或补充,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一系统输出参数还包括:当前室内温度,“基于所述第一盘管温度、初始盘管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温度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盘管温度、初始盘管温度、当前室内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温度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
[0012]作为以上方案的替代或补充,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方法中,“基于所述第一盘管温度、初始盘管温度、当前室内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温度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包括:获取第四温度阈值以及第五阈值;基于所述第一盘管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得到两者的第四差值;比较第四差值和第四温度温度阈值,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比较当前室内温度和第五阈值,得到第二比较结果;比较第一差值以及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得到第三比较结果;基于第一比较结果、第二比较结果以及第三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
[0013]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适于存储多条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
[0014]在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上述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
[0015]在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中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运行以执行上述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
[0017]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实现对第一系统输出参数的获取与分析,准确判断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是否出现下降。当系统检测到制冷效果下降时,进一步获取第二系统输出参数,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冷媒泄露的判断。这种方法可以在早期阶段有效识别出冷媒泄露问题,避免了因冷媒泄露导致的空调性能下降和设备损坏,大大提升了空调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本技术方案使得冷媒泄露的检测过程更加精确和便捷,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自我诊断能力,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
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的次要步骤流程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的次要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模块”、“处理器”可以包括硬件、软件或者两者的组合。一个模块可以包括硬件电路,各种合适的感应器,通信端口,存储器,也可以包括软件部分,比如计算机程序,也可以是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其他任何合适的处理器。处理器具有数据和/或信号处理功能。处理器可以以软件方式实现、硬件方式实现或者二者结合方式实现。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任何合适的可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比如磁碟、硬盘、光碟、闪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术语“A和/或B”表示所有可能的A与B的组合,比如只是A、只是B或者A和B。术语“至少一个A或B”或者“A和B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基于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若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下降,则获取第二系统输出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系统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包括:第一盘管温度以及初始盘管温度,“获取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包括:获取初始盘管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当所述空调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时,获取所述空调系统中室内蒸发器的第一盘管温度;“基于第一系统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盘管温度、初始盘管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温度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盘管温度、初始盘管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温度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盘管温度以及第一温度阈值,得到两者的第一差值;基于第一差值以及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判断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是否下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系统输出参数包括: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或空调系统功率,“基于所述第二系统输出参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包括:基于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或空调系统功率,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冷媒泄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或空调系统功率,判断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是否泄露”,包括:获取预设的第一排气温度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其中第一排气温度基于当前室内温度以及当前室外温度确定;基于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以及第一排气温度,得到两者的第二差值;基于第二差值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飞杨伟杨红英邹娜张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