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增韧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3218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增韧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陶瓷原料混合后,进行压制成型,得到陶瓷素坯;(2)将所述陶瓷素坯依次进行一次烧结、一次加压、二次烧结、二次加压和三次烧结的步骤后,得到所述增强增韧陶瓷。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热压烧结陶瓷素坯时,通过调控烧结参数与加压参数以及特定的烧结加压顺序,能够有效提升陶瓷材料的韧性、强度和致密度,从而能够使得陶瓷材料的抗多发打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增韧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材料
,涉及一种增强增韧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硼基陶瓷材料凭借其独特的菱面体结构具有高强、低密和耐腐等优异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单兵防护制品领域。但碳化硼基陶瓷材料的韧性相对较差,一直是研究人员关心且致力于提升的指标。
[0003]现有提升碳化硼基陶瓷材料韧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入低熔点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等烧结二相的手段,如CN112079642A,公开了一种碳化硼喷雾造粒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碳化硼喷雾造粒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料预磨的步骤,其中,所述粉料包括碳化硼粉体和增韧相;所述增韧相选自Al2O3、Y2O3、氧化铈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碳化硼粉体和所述增韧相的质量比为90

95:3

10。该方法通过向碳化硼粉体中添加增韧相氧化铝、氧化钇和氧化铈,以提升韧性。
[0004]还有通过原位合成等方式生成的增韧相,如CN111018530A,公开了一种高硬超轻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硬超轻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碳化硼粉体、覆钛碳纳米管和覆硅碳纳米管;S2,将碳化硼粉体和分散介质混合砂磨至浆料粒径D50≤1μm,得到碳化硼浆料;S3,将碳化硼浆料、覆钛碳纳米管及覆硅碳纳米管一起球磨,得到均匀的混合浆料;S4,将混合浆料喷雾造粒,再粉碎过筛,得到混合粉体;S5,将混合粉体转移至石墨模具中,混合粉体与石墨模具、压头之间用石墨纸隔开,热压烧结制得高硬超轻陶瓷复合材料。该专利以碳化硼、覆钛碳纳米管和覆硅碳纳米管为原料,通过原位反应生成增韧相硼化钛和碳化硅,以提升韧性。
[0005]上述增韧方法虽一定程度提高碳化硼材料的韧性,但提升效果不足,断裂韧性较低。
[0006]因此,亟需一种方法,以提升碳化硼基陶瓷材料的韧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增韧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在热压烧结陶瓷素坯时,通过调控烧结参数与加压参数以及特定的烧结加压顺序,能够有效提升陶瓷材料的韧性、强度和致密度,从而能够使得陶瓷材料的抗多发打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0008]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增韧陶瓷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10](1)将陶瓷原料混合后,进行压制成型,得到陶瓷素坯;
[0011](2)将所述陶瓷素坯依次进行一次烧结、一次加压、二次烧结、二次加压和三次烧结的步骤后,得到所述增强增韧陶瓷。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增韧陶瓷的制备方法,在热压烧结陶瓷素坯时,通过调控
烧结参数与加压参数以及特定的烧结加压顺序,能够有效提升陶瓷材料的韧性、强度和致密度,从而能够使得陶瓷材料的抗多发打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0013]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中,将所述陶瓷素坯放入模具中,再进行一次烧结等步骤。“一次加压”和“二次加压”是对置于模具中的陶瓷素坯进行施压。
[0014]优选地,所述模具包括石墨模具。
[0015]可选地,步骤(2)在热压炉中进行。
[0016]优选地,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陶瓷原料包括:
[0017][0018]所述陶瓷原料中各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为100%;其中,所述碳化硼的选择范围为50

90%,例如可以是50%、60%、70%、80%或90%等,碳化钛的选择范围为2

15%,例如可以是2%、3%、5%、7%、9%、11%、13%或15%等,硅的选择范围为2

15%,例如可以是2%、3%、5%、7%、9%、11%、13%或15%等,碳化硅的选择范围为5

20%,例如可以是5%、6%、7%、8%、10%、12%、15%、17%或20%等。
[0019]优选地,所述硅的D50粒径为0.2

0.8μm,例如可以是0.2μm、0.3μm、0.4μm、0.5μm、0.6μm、0.7μm或0.8μm等。
[0020]优选地,所述碳化硅的D50粒径为0.2

0.8μm,例如可以是0.2μm、0.3μm、0.4μm、0.5μm、0.6μm、0.7μm或0.8μm等。
[0021]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的方式包括球磨。
[0022]优选地,所述球磨为湿式球磨。
[0023]优选地,步骤(1)中,在所述混合和所述压制成型之间,进行喷雾造粒的步骤。
[0024]优选地,所述压制成型的方式包括冷等静压成型。
[0025]本专利技术中,在进行步骤(2)之前,对喷雾造粒得到的粉末进行冷等静压成型,能够提高素坯的致密度及素坯密度均匀性,进而提高陶瓷的物理性能及陶瓷性能的一致性。
[0026]优选地,所述冷等静压成型为干袋冷等静压成型。
[0027]优选地,步骤(2)中,在对所述陶瓷素坯进行一次烧结之前,进行抽真空的步骤。
[0028]本专利技术中,对陶瓷素坯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所述真空热压烧结具体包括:先进行抽真空的步骤,再将陶瓷素坯放入模具中,然后对陶瓷素坯依次进行一次烧结、一次加压、二次烧结、二次加压和三次烧结的步骤。在真空下进行烧结,能够降低陶瓷晶粒尺寸,提高陶瓷致密度,进而提高陶瓷防弹性能。
[0029]可选地,步骤(2)在真空热压炉中进行。
[0030]优选地,步骤(2)所述一次烧结的温度为1200

1500℃,例如可以是1200℃、1250℃、1300℃、1350℃、1400℃、1450℃或1500℃等。
[0031]优选地,步骤(2)所述一次烧结的保温时间为1

2h,例如可以是1h、1.1h、1.2h、
1.3h、1.4h、1.5h、1.6h、1.7h、1.8h、1.9h或2h等。
[0032]优选地,升温至所述一次烧结的温度的步骤包括:先升温至中间温度,再升温至所述一次烧结的温度,所述中间温度为800

1000℃,例如可以是800℃、820℃、850℃、870℃、900℃、920℃、950℃、970℃或1000℃等。
[0033]优选地,经过步骤(2)所述一次加压后,陶瓷素坯承受的压力为5

10MPa/cm2,例如可以是5MPa/cm2、5.5MPa/cm2、6MPa/cm2、6.5MPa/cm2、7MPa/cm2、7.5MPa/cm2、8MPa/cm2、8.5MPa/cm2、9MPa/cm2、9.5MPa/cm2或10MPa/cm2等。
[0034]优选地,步骤(2)所述二次烧结的温度为2100

2200℃,例如可以是2100℃、2110℃、2120℃、2130℃、2140℃、2150℃、21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增韧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陶瓷原料混合后,进行压制成型,得到陶瓷素坯;(2)将所述陶瓷素坯依次进行一次烧结、一次加压、二次烧结、二次加压和三次烧结的步骤后,得到所述增强增韧陶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陶瓷原料包括:所述陶瓷原料中各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为100%;优选地,所述硅的D50粒径为0.2

0.8μm;优选地,所述碳化硅的D50粒径为0.2

0.8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的方式包括球磨;优选地,所述球磨为湿式球磨;优选地,步骤(1)中,在所述混合和所述压制成型之间,进行喷雾造粒的步骤;优选地,所述压制成型的方式包括冷等静压成型;优选地,所述冷等静压成型为干袋冷等静压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对所述陶瓷素坯进行一次烧结之前,进行抽真空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一次烧结的温度为1200

1500℃;优选地,步骤(2)所述一次烧结的保温时间为1

2h;优选地,升温至所述一次烧结的温度的步骤包括:先升温至中间温度,再升温至所述一次烧结的温度,所述中间温度为800

1000℃;优选地,经过步骤(2)所述一次加压后,陶瓷素坯承受的压力为5

10MPa/cm2。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二次烧结的温度为2100

2200℃;优选地,所述二次烧结的保温时间为1

3h;优选地,经过步骤(2)所述二次加压后,陶瓷素坯承受的压力为25

35MPa/cm2。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王巨宝王学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戎创铠迅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