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能综合治理的电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电力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能综合治理的电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003]输电线缆作为电力输送的主要路径提供者,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存在由于自身发热而产生的电力损耗,该电力损耗是计划用电中必须考虑的环节之一,由此为了实现准确的用电计划,则必须精准的确定出电力输送过程中由于电缆发热而产生的损耗。
[0004]电缆发热所产生的损耗与电缆输送的电流、电缆电阻以及输送时间密切相关,其中电缆输送的电流和输送时间通常为一固定值,或者为一提前设定值,而电缆电阻则由于电缆所处环境温度的影响发生“热胀冷缩”效果,导致电缆电阻值发生变化,即在实际的电力输送过程中,电缆电阻值并不是一个确定值,而是随环境温度而变化的变化值,由此准确确定电缆电阻值则是准确确定电缆发热损耗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精准计划用电的关键环节。
[0005]除电缆发热所产生的损耗影响电能输送质量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能综合治理的电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一条输电线缆作为基础测试输电线缆,在电缆线前端设置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S2、将所述基础测试输电线缆置于温度为T1的环境中;S3、测量温度T1时该条输电线缆的长度L(T1)和截面积为S(T1);S4、基于步骤S3中获取的基础测试输电线缆的长度L(T1)和截面积为S(T1)计算温度T1时该条输电线缆对应的电阻R(T1);S5、调节所述环境温度T1的取值分别为T2
……
Tn,重复步骤S3
‑
S4得到n组环境温度Tn、输电线缆长度L(Tn)、截面积为S(Tn)及对应的电阻R(Tn)的数值,由此基于数值拟合的方法得到输电线缆电阻R与环境温度T、输电线缆长度L、截面积为S的关系式:R=f(T、L、S);S6、确定实际电力输送线路上输电线缆的长度L0以及所用线缆的截面积S0,并实时监测电力输送过程中输电线缆所处环境温度T0;S7、基于步骤S5获取的输电线缆电阻R与环境温度T、输电线缆长度L、截面积为S的关系式和步骤S6中获取的实际输电线缆的长度L0、所用线缆的截面积S0以及输电线缆所处环境温度T0确定实际输电线缆的电阻R0=f(T0、L0、S0);S8、基于所获取的实际输电线缆的电阻R0计算实际输电过程中输电线缆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值Q;S9、根据输电线缆输入端的电能初始输入值W和所获取的实际输电过程中输电线缆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值Q计算得到输电线缆终端实际有效的输送电能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能综合治理的电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采用的质量综合治理装置设置在测试输电线缆的前端,在电能刚输入至测试电缆时完成对电能中出现的高次谐波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电能质量问题的改善,治理后再用于电能的监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能综合治理的电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的电能损耗值Q具体计算公式为:Q=I
2 R0t,其中I为实际输电线缆中的工作电流,t为电力输送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能综合治理的电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输电线缆输入端的电能初始输入值W和所获取的实际输电过程中输电线缆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值Q计算得到输电线缆终端实际有效的输送电能E,具体计算公式为:E=W
‑
Q,所述输电线缆输入端的电能初始输入值W为预设值。5.一种基于电能综合治理的电能监测系统,包括综合治理单元、输入单元、温度监测模块、输电线缆电阻确定模块、电流传感器、时间模块、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婕,李仲,常秀宣,马娟,张永存,唐鹏程,姜东东,邢洪弟,张新宇,马文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