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182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室内机包括内置换热器和辐射散热外壳,辐射散热外壳既作为室内机的保护外壳,又作为辐射散热器使用。辐射散热外壳与内置换热器并联布置。在用户需要快速调节室内温度时,可同时开启辐射散热外壳和内置换热器,辐射散热外壳配合内置换热器一起换热,以快速调节室内的温度。用户也可选择单独使用内置换热器来调节室内温度,以满足不同的用户、工况的需求。在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用户可选择关闭内置换热器,而保持开启辐射散热外壳,仅通过辐射散热外壳来辐射散热,以向室内缓慢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冷风或热风持续吹向用户,也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空调领域,柜式机为常用的室内空调内机,其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换热器和风扇。室内机与室外机组成空调系统,室内机用于向室内供冷和供热。
[0003]但是现有的室内机都是通过风扇将冷风或热风吹向室内,如室内温度达到用户的所需温度后,如继续通过风扇吹风,则容易引起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如冷风或热风在吹向用户的身体,用户会感到过冷或过热,用户的使用体验差。现有技术中,一种方式是采用变频空调来实现自动控制,但是,其完全靠风扇来实现。当温度达到用户预设的温度后,风扇关闭或变慢,在温度超出预设范围时,风扇再开启或加速,如此操作还是会造成室内温度变化过快,有冷风或热风不断吹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在风扇开关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噪音,影响用户的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室内机的外壳为辐射散热器,其可配合内置换热器一起换热,以快速调节室内的温度,在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可关闭内置换热器而仅通过辐射散热外壳来辐射散热,以向室内缓慢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冷风或热风持续吹向用户,也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室外机、介质循环管道和控制单元;
[0006]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通过所述介质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室外机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0007]所述室内机包括具有介质流道的辐射散热外壳及安装在所述辐射散热外壳内的内置换热器和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0008]所述辐射散热外壳包括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0009]所述辐射散热外壳及所述内置换热器分别与所述介质循环管道连接,所述辐射散热外壳与所述内置换热器并联布置;
[0010]所述室内机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其中,所述辐射散热外壳和所述内置换热器都处于换热工作状态;
[0011]所述室内机具有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内置换热器处于换热工作状态,所述辐射散热外壳处于停止工作状态;
[0012]所述室内机具有第三工作模式,其中,所述辐射散热外壳处于换热工作状态,所述内置换热器处于停止工作状态。
[0013]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辐射散热外壳中包括有多条所述介质流道。
[0014]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介质循环管道包括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主管道、连接在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内置换热器之间的第一支管道和连接在所述主管道与所述辐射散热外壳之间的第二支管道;
[0015]所述第一支管道和所述第二支管道分别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0016]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有用于监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0017]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中预设有温度阈值,所述温度阈值包括供冷温度阈值和供热温度阈值;
[0018]所述温度供冷阈值包括T1和T2,其中,T1<T2;
[0019]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温度T0≥T2时,所述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0020]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温度T1≤T0<T2时,所述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0021]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温度T0<T1时,所述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三工作模式;
[0022]所述温度供热阈值包括T3和T4,其中,T3<T4;
[0023]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温度T0≤T3时,所述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0024]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温度T3≤T0<T4时,所述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0025]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温度T0≥T4时,所述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三工作模式。
[0026]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辐射散热外壳由多个壳体模块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壳体模块的外表面具有散热翅片。
[0027]每个所述壳体模块中都具有至少一条所述介质流道。
[0028]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模块的一端具有卡扣,所述壳体模块的另一端具有卡槽;
[0029]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壳体模块中,其中一个所述壳体模块的所述卡扣与另一个所述壳体模块的所述卡槽卡接。
[0030]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模块呈弧形,多个所述壳体模块依次连接形成圆形结构;或者,
[0031]所述壳体模块呈矩形,多个所述壳体模块依次连接形成方形结构,其中,所述壳体模块的内表面的两端也分别设有所述卡槽,两个垂直布置的所述壳体模块中,其中一个所述壳体模块的所述卡扣卡入另一个所述壳体模块的内表面的所述卡槽中。
[003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介质流道的外侧包覆有导热消音介质。
[003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同时开启所述内置换热器和所述辐射散热外壳的步骤,包括所述辐射散热外壳和
所述内置换热器都处于换热工作状态;
[0035]单独开启所述内置换热器的步骤,包括所述内置换热器处于换热工作状态,所述辐射散热外壳处于停止工作状态;
[0036]单独开启所述辐射散热外壳的步骤,包括所述辐射散热外壳处于换热工作状态,所述内置换热器处于停止工作状态。
[003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室内机包括内置换热器和辐射散热外壳,辐射散热外壳既作为室内机的保护外壳,又作为辐射散热器使用。辐射散热外壳与内置换热器并联布置。在用户需要快速调节室内温度时,可同时开启辐射散热外壳和内置换热器,辐射散热外壳配合内置换热器一起换热,以快速调节室内的温度。用户也可选择单独使用内置换热器来调节室内温度,以满足不同的用户、工况的需求。在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用户可选择关闭内置换热器,而保持开启辐射散热外壳,仅通过辐射散热外壳来辐射散热,以向室内缓慢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冷风或热风持续吹向用户,也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39]参见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0041]图2为室内机的主视图;
[0042]图3为室内机的后视图;
[0043]图4为一种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辐射散热外壳呈方形结构;
[0044]图5为三个矩形的壳体模块拼接的示意图;
[0045]图6为矩形的壳体模块沿着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100)、室外机(200)、介质循环管道(300)和控制单元(400);所述室内机(100)和所述室外机(200)通过所述介质循环管道(300)连接,所述室外机(200)与所述控制单元(400)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100)包括具有介质流道(13)的辐射散热外壳(1)及安装在所述辐射散热外壳(1)内的内置换热器(2)和风扇(3),所述风扇(3)与所述控制单元(400)信号连接;所述辐射散热外壳(1)包括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辐射散热外壳(1)及所述内置换热器(2)分别与所述介质循环管道(300)连接,所述辐射散热外壳(1)与所述内置换热器(2)并联布置;所述室内机(100)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其中,所述辐射散热外壳(1)和所述内置换热器(2)都处于换热工作状态;所述室内机(100)具有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内置换热器(2)处于换热工作状态,所述辐射散热外壳(1)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室内机(100)具有第三工作模式,其中,所述辐射散热外壳(1)处于换热工作状态,所述内置换热器(2)处于停止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散热外壳(1)中包括有多条所述介质流道(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循环管道(300)包括与所述室外机(200)连接的主管道(301)、连接在所述主管道(301)与所述内置换热器(2)之间的第一支管道(302)和连接在所述主管道(301)与所述辐射散热外壳(1)之间的第二支管道(303);所述第一支管道(302)和所述第二支管道(303)分别设有控制阀(304),所述控制阀(304)与所述控制单元(400)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有用于监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控制单元(400)信号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00)中预设有温度阈值,所述温度阈值包括供冷温度阈值和供热温度阈值;所述温度供冷阈值包括T1和T2,其中,T1<T2;当所述温度传感器(4)监测到的室内温度T0≥T2时,所述室内机(1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当所述温度传感器(4)监测到的室内温度T1≤T0<T2时,所述室内机(1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当所述温度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潇杨阳秦辉斌江永高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沣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