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末端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620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末端及空调系统。一种空调末端包括壳体;辐射结构,所述辐射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辐射结构的换热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辐射结构的一侧,且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流经所述换热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末端及空调系统,利用出风口的气流流经换热面,从而扰动换热面接触的空气,有效加强辐射结构的换热效率,当辐射结构的换热量无法满足换热需求或存在除湿需求时,控制出风口向换热面出风,经过空调末端内部处理后的低湿的气流流经换热面,该气流能够补充辐射结构的符合需求同时满足除湿需求,同时还能够避免换热面上凝露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末端及空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空调末端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室内环境舒适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室内空调末端的功能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降低或升高室内空气温度,传统对流末端通过吹冷风(热风)的方式调节室内空气状态,室内温度分布十分不均匀,风直吹的地方空气温度过低或过高,且吹风感会让人不适。同时由于传统对流空调处理整个空间的空气,风机作用尤其重要,这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噪音问题,影响人们休息、工作。辐射末端近几年因高舒适性、无噪音等优势发展起来,但其存在无法除湿、单位面积供冷量小等问题。
[0003]将强制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方式相结合,能够使空调器兼具辐射换热的舒适性以及对流换热的高效性,目前该种结合式空调应用较少。该空调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辐射面板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热惰性,温度会变得很高或很低,从而导致空调制热或制冷量不足。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辐射制热、热风制热和冷风制冷模式的空调器。该空调器将辐射面板的辐射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并联设置。当转换为热风制热运转模式时,换热媒介不流向辐射面板的热交换器,而仅流向室内热交换器,从而解决辐射热交换器表面温度不降低的问题。但该空调器的可选模式较少,无辐射制冷模式,当室内温度降至设定温度后,仍需采用冷风制冷模式维持室内,吹风感较强,且能耗较高,不利于提高空调器使用舒适度及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末端的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出风口的气流来提高辐射结构的换热效率以提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及空调系统。
[0006]一种空调末端,包括:
[0007]壳体;
[0008]辐射结构,所述辐射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辐射结构的换热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外部;
[0009]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辐射结构的一侧,且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流经所述换热面。
[0010]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辐射结构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由所述换热面的上部向所述换热面的下部流动;
[0011]和/或,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辐射结构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流由所述换热面的下部向所述换热面的上部流动。
[0012]所述空调末端还包括换热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0013]所述换热器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0014]当所述换热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0015]当所述换热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0016]所述空调末端还包括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出风结构具有通风状态和收回状态:
[0017]当所述出风结构处于所述通风状态时,所述出风结构突出所述壳体以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
[0018]当所述出风结构处于所述收回状态时,所述出风结构处于所述壳体内。
[0019]所述出风结构包括第一出风结构,所述第一出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辐射结构的上方,且当所述第一出风结构处于所述通风状态时,所述第一出风结构上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
[0020]和/或,所述出风结构包括第二出风结构,所述第一出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辐射结构的上方,且当所述第二出风结构处于所述通风状态时,所述第一出风结构上形成所述第二出风口。
[0021]所述空调末端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出风结构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上。
[0022]所述空调末端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所述风机与所述驱动结构电连接。
[0023]所述辐射结构包括辐射板和换热管,所述辐射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辐射板远离所述壳体的侧面构成所述换热面,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所述辐射板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
[0024]所述辐射结构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设置有保温结构。
[0025]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空调末端。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末端及空调系统,利用出风口的气流流经换热面,从而扰动换热面接触的空气,有效加强辐射结构的换热效率,当辐射结构的换热量满足换热需求时优先使用辐射结构进行辐射换热,充分利用辐射结构的无噪音的优势来提升空调末端的舒适度,而当辐射结构的换热量无法满足换热需求或存在除湿需求时,控制出风口向换热面出风,经过空调末端内部处理后的低湿的气流流经换热面,该气流能够补充辐射结构的符合需求同时满足除湿需求,同时还能够避免换热面上凝露的问题,而且该气流能够扰动换热面所接触的空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辐射面板自身存在的热惰性,进一步的提高辐射结构的换热效率,而且由于出风口的气流是流经换热面,气流能够被换热面进行扰流而减慢气流流速,能够保证室内无吹风感,进一步提高空调末端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A处局部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末端的爆炸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末端处于制冷模式时的气流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末端处于制热模式时的气流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末端的控制流程图;
[0033]图中:
[0034]1、壳体;2、辐射结构;21、换热面;31、第一出风口;32、第二出风口;41、第一出风结构;42、第二出风结构;51、齿条;52、驱动齿轮;6、风机;71、第一表冷器;72、第二表冷器;22、辐射板;23、换热管;8、保温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辐射结构(2),所述辐射结构(2)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辐射结构(2)的换热面(21)朝向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辐射结构(2)的一侧,且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流经所述换热面(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31),所述第一出风口(31)设置于所述辐射结构(2)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出风口(31)的气流由所述换热面(21)的上部向所述换热面(21)的下部流动;和/或,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32),所述第二出风口(32)设置于所述辐射结构(2)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出风口(32)的气流由所述换热面(21)的下部向所述换热面(21)的上部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末端还包括换热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第一出风口(31)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32)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当所述换热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二出风口(32)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当所述换热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出风口(31)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末端还包括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出风结构具有通风状态和收回状态:当所述出风结构处于所述通风状态时,所述出风结构突出所述壳体(1)以形成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敏王志伟兰刚鄢学艳周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