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UD畸变校正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158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UD畸变校正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开启HUD设备,并将检测用画面投影至检测屏上;采集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分析检测画面是否发生畸变,若出现畸变,则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标准姿态;继续分析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是否光线清晰,若光线不清晰,则通过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解决HUD畸变画面的基础上,还根据外部光线和HUD的投影画面调节HUD投影画面的色温和亮度,解决了传统的HUD畸变调节时容易忽略外部光线强度和画面色温的问题,避免了画面调节完毕后,容易由于亮度和色温导致画面仍然不变观察的弊端。面仍然不变观察的弊端。面仍然不变观察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UD畸变校正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HUD畸变校正
,具体为一种HUD畸变校正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hud是head

up display的缩写,是一款抬头显视设备。这是一个从军事领域起源的技术,可以把一些重要的战术信息显示在正常观察方向的视野范围内,而同时又不会影响对于环境的注意,也不用总是转移视线去专门观察仪表板上的那些指针和数据。随着国内汽车前挡技术的突破,平视显示器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汽车上。平视显示器能够对重要的行车信息进行实时显示,在看到实际路况的同时,获取HUD显示的图像信息,不需要让视线偏离路况,降低了行车的潜在风险,同时避免频繁变换视野,造成视觉疲劳,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目前现有的HUD畸变校正装置在对HUD画面进行调节时,通常只能对其画面畸变、倾斜、偏移、大小等参数进行调节,容易忽略外部光线强度和画面色温的问题,导致画面调节完毕后,由于亮度和色温导致画面仍然不变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UD畸变校正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HUD畸变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开启HUD设备,并将检测用画面投影至检测屏上;
[0006]采集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
[0007]分析检测画面是否发生畸变,若出现畸变,则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标准姿态;
[0008]继续分析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是否光线清晰,若光线不清晰,则通过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或通过变色模块改变投影的色温,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清晰画面。
[0009]优选的,所述开启HUD设备,并将检测用画面投影至检测屏上,包括:
[0010]在测试空间内开启HUD设备,调节检测屏与HUD设备间距,使检测用画面完整投影至检测屏上。
[0011]可选地,所述测试空间内光线可调,且HUD设备与检测屏的间距可调,HUD设备与检测屏的间距默认为0.3—2.5M,检测屏采用6

8寸的透明树脂玻璃。
[0012]优选的,所述采集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包括:
[0013]采集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并发送图像数据至主控器;
[0014]同时还采集HUD设备外的光线强度,并发送检测信号至主控器。
[0015]优选的,所述分析检测画面是否发生畸变,若出现畸变,则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标准姿态,包括:
[0016]分析检测画面,并通过主控器内置的SSD卷积神经网络分析是否发生畸变,若出现畸变,则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包括调节光学组件内置的透镜焦距、角度,或者对光学组件的画面数据进行旋转,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标准姿态。
[0017]优选的,所述SSD卷积神经网络以VGG16模型作为基础网络,并使用两个不同的卷积核替换VGG16的全局池化与全连接层,来完成对特征提取,输出特征图;
[0018]SSD在附加要素图层后续的网络层次中,利用不同尺度的卷积操作获取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利用回归计算default box的类别和位置的置信度,最后通过非极大值抑制获取最终结果。
[0019]优选的,所述继续分析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是否光线清晰,若光线不清晰,则通过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或通过变色模块改变投影的色温,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清晰画面,或者色温更加便于观察,包括:
[0020]继续分析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是否光线清晰;
[0021]若光线过暗,则通过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的输出亮度进行调节,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清晰明亮;
[0022]若光线色温不符合当前外部光线环境,通过变色模块改变投影的色温,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色温处于平衡状态。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HUD畸变校正装置,包括:
[0024]主控器,其用于分析检测画面是否发生畸变以及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是否光线清晰;
[0025]光学组件,其用于输出画面投影至检测屏上;
[0026]信息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和HUD设备外的光线强度;
[0027]校正模块,其用于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标准姿态;
[0028]校正模块,还用于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或通过变色模块改变投影的色温,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清晰画面;
[0029]人机交互模块,其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接收手动输入的调节指令。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HUD畸变校正设备,所述HUD畸变校正设备为实体设备,所述HUD畸变校正设备包括:
[0031]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进行通信连接;
[0032]所述存储器用于储存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的HUD畸变校正方法。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HUD畸变校正方法。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5]通过SSD卷积神经网络对获取的HUD的投影画面进行检测,查看是否发生畸变,并根据畸变类型通过校正模块依次调节,直到HUD的投影画面呈现标准姿态,还通过光敏传感器检测外部光线强度,并根据外部光线和HUD的投影画面调节HUD投影画面的色温和亮度,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清晰明亮,色温处于平衡状态,解决了传统的HUD畸变调节时容易忽略外部光线强度和画面色温的问题,避免了画面调节完毕后,容易由于亮度和色温导致
画面仍然不变观察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HUD畸变校正方法的主流程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HUD畸变校正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本实施方式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所述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笔记本或台式机等设备,当然,还可以为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设备,本实施方式不加以限制。
[0040]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HUD畸变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HUD画面畸变调节,包括:
[0041]步骤S1,开启HUD设备,并将检测用画面投影至检测屏上。
[0042]具体的,在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UD畸变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开启HUD设备,并将检测用画面投影至检测屏上;采集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分析检测画面是否发生畸变,若出现畸变,则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标准姿态;继续分析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是否光线清晰,若光线不清晰,则通过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或通过变色模块改变投影的色温,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清晰画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UD畸变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HUD设备,并将检测用画面投影至检测屏上,包括:在测试空间内开启HUD设备,调节检测屏与HUD设备间距,使检测用画面完整投影至检测屏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UD畸变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包括:采集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并发送图像数据至主控器;同时还采集HUD设备外的光线强度,并发送检测信号至主控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UD畸变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检测画面是否发生畸变,若出现畸变,则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标准姿态,包括:分析检测画面,并通过主控器内置的SSD卷积神经网络分析是否发生畸变,若出现畸变,则通过校正模块,对HUD的光学组件进行调节,包括调节光学组件内置的透镜焦距、角度,或者对光学组件的画面数据进行旋转,直到检测屏上的检测画面呈现标准姿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UD畸变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SD卷积神经网络以VGG16模型作为基础网络,并使用两个不同的卷积核替换VGG16的全局池化与全连接层,来完成对特征提取,输出特征图;SSD在附加要素图层后续的网络层次中,利用不同尺度的卷积操作获取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睿黄曙光王应君杨巧卿江文钦陈欣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