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41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用于提供心脏支持和/或肺部支持,包括:氧合器,氧合器的周向设置有四个外壳,氧合器内部设置有血液通道,血液通道将血液引入进血口,进血口上设置有鲁尔接头,进血口与前端盖固定连接,血液进入氧合器内部,顺序经过前分流板、变温氧合层、网格板、氧合层、后分流板、后端盖、转接头、出血口,前端盖和后端盖通过分隔支架固定连接,外壳顺序连接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侧面,氧合器密封无泄漏,血液通道涂敷有肝素抗凝涂层;离心泵头,离心泵头由上蜗壳、下蜗壳、出口管、叶轮组件、磁铁组件和保护帽组成,离心泵头内腔表面涂敷有肝素抗凝涂层;血液循环管路、氧气管路、预充管路及配件。预充管路及配件。预充管路及配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领域中,当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重症呼吸功能衰竭以及心脏骤停等状况时,常采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外膜肺氧合(简称ECMO)是常见的体外生命支持手段之一,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心肺支持。体外膜肺氧合系统可以用于6小时以上的体外循环方式进行血液的氧合及二氧化碳的排除,以支持呼吸和/或循环功能,最长可提供14天的体外循环支持。气体交换能力是体外膜肺氧合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指标,一般通过加大氧合膜的面积来提高气体交换能力,然而加大氧合膜面积的同时会增加血液预充量、增加血液与各部件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血栓生成的风险,对患者术后恢复也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以解决现有体外膜肺循环系统中,氧合膜面积过大,造成预充血液体积大,氧合效率低,容易产生血栓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用于提供心脏支持和/或肺部支持,包括:
[0005]氧合器,氧合器的周向设置有四个外壳,氧合器内部设置有血液通道,血液通道将血液引入进血口,进血口上设置有鲁尔接头,进血口与前端盖固定连接,血液进入氧合器内部,顺序经过前分流板、变温氧合层、网格板、氧合层、后分流板、后端盖、转接头、出血口,前端盖和后端盖通过分隔支架固定连接,外壳顺序连接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侧面,氧合器密封无泄漏,血液通道涂敷有肝素抗凝涂层,涂层能完全均匀覆盖与血液通道接触的所有表面;变温氧合层与所述氧合层的膜丝总表面积范围为2.1~2.5m2;
[0006]离心泵头,离心泵头由上蜗壳、下蜗壳、出口管、叶轮组件、磁铁组件和保护帽组成,离心泵头内腔表面涂敷有肝素抗凝涂层;
[0007]血液循环管路、氧气管路、预充管路及配件。
[0008]其中,进血口插入至血液循环管路中,直至血液循环管路的端面推至进血口第二个倒钩点之后,连接处承受拉力不小于18N且18s不发生分离。
[0009]其中,出血口插入至所述血液循环管路中,直至血液循环管路端面推至出血口第二个倒钩点之后,连接处承受拉力不小于18N且18s不发生分离。
[0010]其中,离心泵头为离心恒流式,血液输出量保持预设的恒定值,血液波形为平流模式,所述离心泵头的转速范围为0rpm~5000rpm。
[0011]其中,鲁尔接头设置有内圆锥锁定接头的座。
[0012]其中,变温氧合层和所述氧合层均由多根相互垂直交叉堆叠的膜丝组合而成,氧气通道平行穿过变温氧合层和所述氧合层,其中,变温氧合层还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前端盖
和所述后端盖方向的水路通道,用于对进入到氧合器中的血液进行温度调节。
[0013]其中,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中血液通道的容积范围为500~650mL。
[0014]其中,氧气管路内最大气体流量为15L/min且无泄露。
[0015]其中,血液循环管路内最大血流量为7L/min且无泄露。
[0016]其中,血液循环管路、氧气管路和预充管路的材质为聚氯乙烯、硅胶、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聚酰胺。
[0017]其中,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为无菌环境下使用的产品。
[0018]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申请体外膜肺氧合组件中的氧合器,离心血泵,血液循环管路,氧气管路,预充管路及配件,其中氧合器采用的变温氧合层与氧合层的膜丝总表面积范围为2.1~2.5m2,优选的总表面积为2.3m2。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氧合器的氧合能力,并且集成氧合和变温功能,同时,减少了血液与非自身系统的接触面积,减少对血液的破坏,降低了血栓生成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1]图1是本申请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申请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中氧合器前端盖视角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申请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中氧合器各组成部件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申请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中离心泵头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1、氧合器,111、进血口,1111、鲁尔接头,1112、排气孔,1113、阻液透气膜,12、前端盖,13、前分流板,14、变温氧合层,15、网格板,16、分隔支架,17、氧合层,18、后分流板,19、后端盖,20、转接头,112、出血口,200、外壳;2、离心泵头,21、上蜗壳,22、下蜗壳,23、出口管,24保护帽;3、血液循环管路;4、氧气管路;5、预充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进行详细描述。
[0029]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能够配合驱动装置和控制
装置使用,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氧合器氧合后再通过离心血泵将血液灌注回体内,用于提供心脏支持、肺部支持或心脏肺部同步支持,氧合器能够在保证较小的氧合面积的同时提高了气体交换能力,并且避免产生血栓。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包括:氧合器1,离心泵头2,血液循环管路3、氧气管路4、预充管路5及配件(图上未示意出)。
[0030]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氧合器1的周向设置有四个外壳200,氧合器1内部设置有血液通道,血流方向如图2所示出,血液通道将血液引入进血口111,进血口111上设置有鲁尔接头1111,即带鲁尔的直通接头,用于对进血口111中的血液进行初始血气测试,评价溶血指数,方便测试参数对比。进血口111与前端盖12固定连接,可选用螺纹连接,粘接等方式。当血液进入氧合器1内部时,顺序经过前分流板13、变温氧合层14、网格板15、氧合层17、后分流板18、后端盖19、转接头20、出血口112,前端盖12和后端盖19通过分隔支架16固定连接,构成容纳前分流板13、变温氧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用于提供心脏支持和/或肺部支持,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合器,所述氧合器的周向设置有四个外壳,所述氧合器内部设置有血液通道,所述血液通道将血液引入进血口,所述进血口上设置有鲁尔接头,所述进血口与前端盖固定连接,血液进入所述氧合器内部,顺序经过前分流板、变温氧合层、网格板、氧合层、后分流板、后端盖、转接头、出血口,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通过分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外壳顺序连接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侧面,所述氧合器密封无泄漏,所述血液通道涂敷有肝素抗凝涂层;所述变温氧合层与所述氧合层的膜丝总表面积范围为2.1~2.5m2;离心泵头,所述离心泵头由上蜗壳、下蜗壳、出口管、叶轮组件、磁铁组件和保护帽组成,所述离心泵头内腔表面涂敷有肝素抗凝涂层;血液循环管路、氧气管路、预充管路及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血口插入至所述血液循环管路中,直至所述血液循环管路的端面推至进血口第二个倒钩点之后,连接处承受拉力不小于18N且18s不发生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血口插入至所述血液循环管路中,直至所述血液循环管路端面推至出血口第二个倒钩点之后,连接处承受拉力不小于18N且18s不发生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明卢安东潘晨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瑞宏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