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节水的河道生态补水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1311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节水的河道生态补水优化方法,其包括将生态补水河流划分为若干河段;获取各区域各行业基于定额下降的区域节水指标,并基于区域节水指标计算河段i相应区域可置换至受水河流的节水量;根据每个河段的槽蓄水量、蒸发量、入渗量,计算在计算时段内河段i生态需水量;计算各河段所需生态补水量;根据各河段所需生态补水量,计算受水河流总补水量。本方案将区域节水置换的水量优先用于本区域河段的生态水量的消耗,以此减少外调水对本区域的补水量。区域的补水量。区域的补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节水的河道生态补水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补水
,具体涉及一种促进节水的河道生态补水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修复因缺水而受损的河流生态系统,国家及缺水地区相继组织实施了生态补水工作。通过工程措施及调度管理措施实现节水增效,从上游向下游、从水多流域向水少流域进行生态补水,有效遏制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与功能的丧失,逐步恢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本功能。受水区河湖水量明显增加,河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地下水水位明显回升,有效恢复了天然河道、美化了人居环境、修复了河湖生态系统,发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0003]目前,一般生态系统受损的河流往往由于流域自身水源涵养能力不足,自产水量难以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需水,生态补水量的相关研究一方面聚焦调水工程的可补水量,另一方面聚焦受水河流的生态需水量。依靠外调水解决受损河流的生态系统只是应急措施,同时相关受益区域也需支付较高的补水费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更应从流域自身逐步通过进一步挖潜节水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措施改善河流生态系统。
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节水的河道生态补水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生态补水河流划分为若干河段;S2、获取各区域各行业基于定额下降的区域节水指标,并基于区域节水指标计算河段i相应区域可置换至受水河流的节水量WS
i
:其中,I
现状,i,k
、ES
i,k
和I
目标,i,k
分别为河段i相应区域第k行业的现状用水定额、区域节水指标和基于定额下降的目标用水定额;K为河段i中的总行业数量;S3、根据每个河段的槽蓄水量、蒸发量、入渗量,计算在计算时段内河段i生态需水量WED
i
;S4、计算各河段所需生态补水量:若WS
i
≥WED
i
,河段i所需补水量WD
i
=0;若WS
i
<WED
i
,河段i所需补水量WD
i
=WED
i

WS
i
;S5、根据各河段所需生态补水量,计算受水河流总补水量W:其中,η
i
为补水水源传输至受水河流河段i的输水效率,0<η
i
≤1,0<i≤N,N为河段总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节水的河道生态补水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态需水量WED
i
的计算公式为:WED
i
=dW
i
+A
i
×
(E
i
+S
i

P
i
)其中,dW
i
、E
i
、S
i
和P
i
分别为计算时段内河段i的所需槽蓄水量、水面蒸发深度、河道渗漏深度和降水深度;A
i
为河段i维持的生态水面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节水的河道生态补水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时段内河段i的河道渗漏深度S
i
的获取方法包括:对于第j场生态补水,构建生态补水节点及各河段的水量平衡方程:W
out,i,j
=W
in,i,j
+WI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萍萍王立明徐鹤刘江侠崔秀平万超侯思琰王潜石维高金强徐宁顾宏霞孙玉莹徐文锦吴筱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