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激光破岩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129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激光破岩试验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器、光路转换组件以及试验台;激光发射器水平放置,光路转换组件设置在激光发射器的光路上,光路转换组件用于将激光发射器的出射光由水平方向转换为竖直向下;试验台上设有水槽及与水槽连通的清洁循环系统,清洁循环系统用于对水槽内激光破岩所产生的岩石碎屑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水重新输送至水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光路转换组件将激光发射器的出射光由水平方向转换为竖直向下,从而降低激光直接照射在试验操作人员身上的几率,从而提高试验的安全性,也便于破岩试验的操作。并且通过清洁循环系统将水槽内激光破岩所产生的岩石碎屑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了岩石碎屑对激光的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破岩试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破岩试验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光破岩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激光破岩因为其成本低,直线性好和方向容易控制的优点,收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激光破岩受到亮度、照射距离等因素影响,需要对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破岩效果。
[0003]目前专门用于激光破岩的试验系统,其激光发射器放置在桌面上,这样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就平行于水平面,从而激光易直接照射在试验操作人员的身上,对试验操作人员的危险性较高;并且在激光破岩的水中工况下,破岩所产生的岩石碎屑散布在水中,对激光在水中的传播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破岩试验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器、光路转换组件以及试验台;
[0006]所述激光发射器水平放置,所述光路转换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光路上,所述光路转换组件用于将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出射光由水平方向转换为竖直向下;
[0007]所述试验台上设有水槽及与所述水槽连通的清洁循环系统,所述清洁循环系统用于对所述水槽内激光破岩所产生的岩石碎屑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水重新输送至所述水槽内。
[0008]可选地,所述水槽的一侧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水槽的另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清洁循环系统包括输水管路,所述输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输水管路上设有水泵及过滤装置。
[0009]可选地,所述光路转换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第三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出射光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镜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上方;所述第三反射镜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三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远离所述激光发射器的一侧。
[0010]可选地,所述试验台的底部还设有移动及转动组件,所述移动及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试验台沿x轴方向、y轴方向或z轴方向运动,以及绕所述x轴或所述y轴转动。
[0011]可选地,所述移动及转动组件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升降机构、x轴转动机构及y轴转动机构;
[0012]所述x轴移动机构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y轴移动机构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y轴移动机构与所述x轴移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与所述y轴移动机构传动连接,所
述升降机构的上端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x轴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x轴转动机构上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y轴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试验台安装在所述y轴转动机构上。
[0013]可选地,经由所述光路转换组件改变方向后的激光光路上还设有聚光透镜装置。
[0014]可选地,所述试验台的上表面为漫反射表面。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激光破岩试验系统,利用光路转换组件将激光发射器的出射光由水平方向转换为竖直向下,从而降低激光直接照射在试验操作人员身上的几率,从而提高试验的安全性,也便于破岩试验的操作。并且通过清洁循环系统将水槽内激光破岩所产生的岩石碎屑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了岩石碎屑对激光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7]附图中:
[0018]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激光破岩试验系统的激光发射器及光路转换组件的结构图;
[0019]图2为图1的光路图;
[0020]图3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激光破岩试验系统的光路转换组件及聚光透镜装置的结构图;
[0021]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5为激光破岩试验系统的试验台的移动及转动方向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激光破岩试验系统的水槽及清洁循环系统的结构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激光发射器,2

光路转换组件,201

第一反射镜,202

第二反射镜,203

第三反射镜,3

聚光透镜装置,4

试验台,5

水槽,501

出水口,502

进水口,6

清洁循环系统,601

输水管路,602

水泵,603

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7]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8]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
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0029]如图1及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破岩试验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器1、光路转换组件2以及试验台4;激光发射器1水平放置,光路转换组件2设置在激光发射器1的光路上,光路转换组件2用于将激光发射器1的出射光由水平方向转换为竖直向下;试验台4上设有水槽5及与水槽5连通的清洁循环系统6,清洁循环系统6用于对水槽5内激光破岩所产生的岩石碎屑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水重新输送至水槽5内。
[0030]在具体应用中,激光发射器1可直接放置在桌面上即可。水槽5可采用玻璃或塑料等透明材质制成,从而能够便于试验操作人员能够观察水槽5内的试验进程。
[0031]在利用激光破岩试验系统进行试验时,先将通过光路转换组件2将激光发射器1的出射光由水平方向转换为竖直向下,然后在水槽5内倒入水,并将岩石放置在水槽5内,以模拟水下工况,之后利用竖直向下的激光向水槽5内岩石进行照射,以实现激光破岩,然后随着破碎岩石碎屑的产生,利用清洁循环系统6对水槽5内激光破岩所产生的岩石碎屑进行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破岩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射器、光路转换组件以及试验台;所述激光发射器水平放置,所述光路转换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光路上,所述光路转换组件用于将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出射光由水平方向转换为竖直向下;所述试验台上设有水槽及与所述水槽连通的清洁循环系统,所述清洁循环系统用于对所述水槽内激光破岩所产生的岩石碎屑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水重新输送至所述水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破岩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一侧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水槽的另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清洁循环系统包括输水管路,所述输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输水管路上设有水泵及过滤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破岩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换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及第三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出射光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射镜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上方;所述第三反射镜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三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小萌段云岭谢昀琦王承亮冯金铭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